簰行鋪

鄂羅田縣白廟河鄉簰行鋪村是一個自然行政村,行政屬於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白廟河鄉。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有500戶,總人口2000人。林業發展主要以退耕還林和四旁植樹為主,近幾年全村退耕還林面積達到6000畝,人均3畝,植樹30000株。

簡介

鄂羅田縣白廟河鄉行鋪村 簰行鋪村是一個自然行政村,行政屬於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白廟河鄉, 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村部位於一小組崗上垸.區域面積位於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地區,黃岡市東部山區,羅田縣東北部,白廟河鄉南部.總人口2000人.

基本概況

(一)、地理和自然條件

1、地理特點:簰行鋪村所處地理位置屬丘陵山區,海拔1876米,山大溝深、地貌複雜。位於羅田縣東北部,南與英山縣相連,距縣城鳳山鎮50公里,距英山23公里,距大別山旅遊區15公里. 2、自然條件:簰行鋪村屬季節性分明的氣候,春季雨多風小,氣溫上升緩慢,夏季涼爽,秋季風高氣爽,冬季寒冷多雪。全年降水量充沛,光照充足。 優勢:位於大別山旅遊勝地腳下,且有豐富的旅遊開發資源和土產資源. 旅遊開發資源如岩里山中大險瀑布,風播腦圓石,蜂將大王廟,王垸石門,武昌廟,火爐尖。 土產資源如蕨苗,蜂蜜,天麻.金芥,黃花,紅果,茯苓。尤其是堪稱簰行鋪村第一峰的“百路尖”。百路尖是屬簰行鋪村五組,那裡也是簰行鋪村紅果園和林場的所在地。有當地有名的神廟“武昌”,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很多很遠地方的人慕名來上香,他們都說很靈的。春天到來,漫山遍野的杜鵑花,蘭草花開,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二)、社會經濟狀況

社會狀況: 白廟河鄉簰行鋪村地處白廟河鄉南邊。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有 500 戶,總人口 2000 人,其中黨員 50名,全村土地總面積 300 公頃,其中耕地面積 3000 畝,水域面積 2000 畝。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油菜、小麥、蔬菜,種植板栗為主,現已有大型栗園一個。大批農民常年在外務工經商,有的還在國外經商,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000元,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98%。 人口狀況: 全村總戶數500戶2000人,其中男性1000人、女性1000人,18周歲以下500人,19至50周歲12000人,51至60周歲200人,61周歲以上 100 人。全村共有勞動力352人,其中男勞動力有215人、女勞動力137 人。殘疾人31人,五保戶17 人,低保戶39戶,貧困戶 64 戶,在家務農高中文化以上21人,國中文化以上187人,國中以下文化 300人。經商個體戶50人,從事汽車運輸100人,種植業大戶20戶,養殖業大戶10戶,行銷大戶10戶。

(三) 其它各項事業發展狀況:

1. 基礎設施現狀:近年來,隨著中部地區經濟的逐步發展,簰行鋪村的基礎設施條件也逐年得到了有效改善,2000年完成了整村的低壓電力線路改造;1992年,村兩委籌資新修繕了村國小,改善了教育基礎設施條件。2005年實現各種通訊信號(移動,聯通,電信)覆蓋全村,方便了民眾的生產和生活,現武昌廟旁已有大型移動訊號發射塔1個。 2. 文教衛生現狀:依託村經濟的發展,簰行鋪村文教衛生事業也得到改善。現有國小l座,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同時,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建設也開始起步,全村參加合作醫療的比例達到100%,基本上能解決民眾的問題。 3.畜牧業發展現狀:簰行鋪主要以養殖豬、牛、羊為主,2010年末,全村存欄豬800頭、牛有700頭、羊 1200隻。隨著整村推進扶貧項目的實施,畜牧業即將得到迅速發展. 4.林業發展現狀:簰行鋪林業發展主要以退耕還林和四旁植樹為主,近幾年全村退耕還林面積達到 6000畝,人均3畝,植樹30000株。

規劃內容

(一)村莊建設規劃

建設因地制宜,規劃以人為中心。通過對用地布局的調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達到科學合理的使用土地,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使村莊用地布局規劃有利於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條件,有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 1、住宅規劃。按照節約、集約用地,逐步到位的原則,結合“康居工程”建設,積極爭取完成村級建設規劃的編制。新建房實行統一規劃,要注意提高民宅設計水平,提供多種房型供農民選用,務求新穎別致、美觀大方。電視、電話安裝率達90%以上。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 2、道路規劃。竭力完成“垸垸通”水泥路工程,同時尊重道路原有脈絡,滿足區內通達性要求。繼續做好岩上垸, 寨上垸,板絲領修通水泥路面工作。爭取簰行鋪-----東安河水泥路面工程指標,落實好田畈農機公路的路基。 3、綠化規劃。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綠化為主,把村莊綠化和發展庭院經濟結合起來,綠化、美化村莊,改善農村人居生活環境。實現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把我村建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新農村。 4、環境衛生規劃,集中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動,徹底消除農村髒、亂、差現象,淨化、美化環境,使村容村貌有更大改觀。 (1)改水改廁。有計畫改造農村現有供水設施,逐步淘汰一家一戶式自供水。到2011年全村自來水受益人口達到90%以上。讓村民喝上潔淨的自來水。積極引導村民改建新型衛生廁所。完成改水改廚改廁“三改”工程,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2)垃圾箱設定。在適宜的地點設定垃圾收集點,在規劃範圍內設定垃圾箱,收集的垃圾運送到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理。 (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村民環境衛生意識,形成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共識和行動。

(二)經濟發展規劃

1、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目標,積極發展多種產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水稻種植面積保持在 畝左右。加大無公害蔬菜發展力度,在條件適宜的村民組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同時加大科技投入,不斷完善水利設施,將蔬菜產業做大做強。不斷擴大瓜蔞種植面積。 2、擴大推廣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的使用,依靠科技加快發展生豬養殖和水面養殖。同時,對畜禽糞使實行變廢為寶,推廣農村沼氣也建設,走新型節能之路。 3、成立村農業綜合開發公司。資金籌集方式為村集體、村民各籌50%,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爭取70%以上全村農副產品由村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組織統一銷售。 4、繼續啟動村舊門面房的改造,結合新農村建設,搞好土地開發。 5、最佳化勞動就業結構,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按照“減少農民,致富農民”的原則,實現農村勞動力三分之一以下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三分之一以上在域內非農產業就業,三分之一進城或輸出到域外務工。 6、培育文化市場建設。首先對村幹部、黨員進行系統培訓,逐步提高他們帶動民眾致富的能力和水平。通過舉辦培訓班,田間講座等多種形式,對農民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市場意識、致富本領、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三)公益事業規劃

1、逐步改善農村上學條件,加快公交配套工程. 2、建立一個集培訓、教育、黨員活動為一體的多功能村級標準活動室,設定信息化教育、電化教育和遠程教育室、村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村廣播室、棋牌室,桌球室等,以此為載體,加強黨員、民眾的政策理論、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學習和農村實用技術及農民就業的培訓,培養一支發展現代農業的新型農民隊伍。 3、積極推行計畫生育“少生快富”扶貧工程實施,深化人口與計畫生育改革,落實國家計生政策。 4、不斷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農村醫療合作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特困民眾社會救助制度、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四)精神文明建設,鄉風民俗的新風尚規劃

1、利用宣傳欄、廣泛開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進農家”活動,通過多渠道、多媒體傳播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 2、大力弘揚先進文化和推崇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農民崇尚科學,移風易俗,重點打擊歪風邪氣,堅決杜絕賭博、吸毒、封建迷信等醜惡現象。

(五)組織信息規劃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要求,選好配強村領導班子。 2、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礎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繼續深化以創建“五個好”村黨支部活動,紮實開展好各項民心工程。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矛盾,強化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創建平安鄉村。 3、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的素質,紮實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創星”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抓好農村黨員發展工作,注重在致富能手中培養黨員,在生產一線中培養黨員,不斷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4. 加大對規劃的宣傳工作,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在本規劃在與全鄉發展規劃相協調、相統一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的強烈願望和各項公益事業適應全村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加強宣傳使規劃的目標家喻戶曉,達到一種家家皆動員,戶戶談發展,人人謀實現的整體良好局面。

(六)民主制度建設

1、建立健全村民自治運行機制,加大民眾參與村級管理工作,發揮村理財、監督小組的作用,檢查、督促村委會落實有關事項及會議決定。 2、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抓好村務和黨務工作,促進民主管理,堅持定期向村民公開村級財務情況。 3、認真紮實開展好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力求保證方便民眾辦事,儘量讓民眾少跑路或不跑路,做到服務民眾。 4、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構建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制訂和完善村民公約,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加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和新型農民。 5. 成立民事調解委員會、治安巡邏隊、應急分隊、計生協會、村民代表大會、民主監督小組、民主理財小組、村務公開領導和監督小組。 為使村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簰行鋪村將積極回響上級政策號召,未來五年將會對簰行鋪村進行改造,使村民都能夠有房住,有飯吃,有衣穿,有活乾,有事做,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