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愁君

篆愁君並不是一種實物,而是古代文學中的一種文學意象,也是蝸牛的代稱。因在下雨天時,蝸牛頻出,地上便留下了蝸牛的爬行的足跡,酷肖篆書,故人每逢陰雨綿綿之時,蝸牛的足跡便勾起了詩人們的愁緒,因而蝸牛便被冠上“篆愁君”之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在古代詩文中指蝸牛,因為蝸牛下雨天時在地上爬行痕跡酷似篆書,因而得名。

詳細釋義

詞條:篆愁君
中文讀音: zhuàn chóu jūn
解釋:指蝸牛,因其爬行痕跡酷似篆書而得名。
古語解釋:步留涎水,行跡如篆,裊娜淒楚,若不勝愁,作翩翩狀。古人雅興,呼“篆愁君”。
鄉間戱兒,愛其把玩兒濕潤、頭狀似牛、觸其角令其縮伸而呼之“水牛兒”。

出處示例

錢鍾書宋詩選注.陳師道<春懷示鄰里>注》原詩:
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剩欲出門追語笑,郤嫌歸鬢著塵沙。
風翻珠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斷牆著雨蝸成字"的注釋:古人常把蝸牛行動時留下的痕跡比為篆書,所以蝸牛有"篆愁君"的稱號。(陶谷清異錄》卷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