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磨機

管磨機

管磨機 是近代工業上一種很重要的細磨設備,是粉磨系統中最常見的重要設備之一,大型管磨機的生產能力很高。單倉管磨機和短筒球磨機不同的地方僅在於它的長度比直徑大2-7倍,物料在管磨機中經歷的時間較長,產品細度均勻,粉碎比較大。實際上多倉管磨機較單倉式套用得廣泛。在多倉管磨機中,隔倉板將磨機筒體分隔成若干倉室,在每一個倉內,根據物料細磨情況配合研磨體,這樣就使物料的細磨逐倉分階段進行,因而獲得較高的研磨效率,它的單位動力產量也較大。管磨機廣泛用於建材、冶金、選礦、電力及化工行業粉磨水泥及其它物料。 該管磨機具有破碎比大,生產能力大,對物料適應性強,磨損件易更換等特點。管磨機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筒體,給料部,卸料部,傳動部等。

介紹

眾所周知,管磨機是粉磨系統中最常見的重要設備之一 。我國對管磨機內料球運動狀態研究近30年無重大進展,傳統理論為一元運動理論,僅僅在五大假設基礎上,研究了研磨體的運動理論。對物料的運動狀態研究仍處於空白。由於物料、研磨體在物料粉磨過程中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系統,傳統理論已經無法指導現行水泥粉磨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甚至成了束縛人們在這方面創新的絆腳石。

工作原理

物料通過進料裝置進入管磨機筒體內部,落在一倉的起始研磨位置 。當筒體轉動時,研磨介質和物料在摩擦力和離心力的作用下,隨著筒體迴轉並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然後按一定的線速度拋落或瀉落下來,物料受到下落鋼球和大塊物料的撞擊,並藉助鋼球與鋼球之間、鋼球與磨機襯板之間、物料和物料之間及物料和鋼球與襯板之間的附加壓碎和磨剝作用而被粉碎。物料經過一倉的破碎研磨後粒度變小,較小的顆粒通過雙隔倉的篩選和提升作用被輸送到二倉,繼續被級配較小的研磨介質研磨,在料壓的作用下緩緩向出料端流動。在到達出料端時已經被研磨至非常細的粒度,再經過出料蓖板的篩選後,合格粒度的細粉由出料蓖板被強制排出管磨機,進入下一道工藝。

優點

①對物料物理性質(如粒度、水分、硬度等)波動的適應性較強,且生產能力較大 。

②粉碎比大(一般為300以上,進行超細粉磨時可達1000以上),產品的細度細,且顆粒級配易於調節。

③可適應不同情況的作業:可乾法作業,也可濕法作業,還可把烘乾與粉磨兩個工序合起來同時作業;可開路粉磨,也可閉路粉磨。

④密封性良好,可負壓操作,工作場地無粉塵飛揚。

⑥便於大型化,可滿足現代化企業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規格與性能

規格(直徑×長度) 轉速 (r/min) 入料粒度(mm) 生產能力(t/h) 研磨體裝載量 (t) 型號 功率(kw) 轉速(r.p.m) 型號 速比 重量 (t)
φ3×(8.5+5) 18.9 ≤25 55~53 76~80 YR1000-8/1180 1000 740 JDX800 6.3 160
φ3.2×(7+1.8)(懸臂烘乾) 18.25 ≤25 50~53 59 YR630-8 1000 740 JDX800 6.3 153
φ3.5×10(懸臂烘乾) 17.3 ≤25 75~80 87 YR1250-8/430 1250 740 JS110-A-F1 214
φ3.6×(7.5+1.5) 17.3 ≤25 90~95 98 YRkk710-8 1400 740 JDX900 7.1 220
φ3.8×1.2 16.6 ≤25 133 100~110 YR800-8 2000 740 JS130-A 295
φ4.6×(9.5+3.5) 15 ≤25 185 175~180 YRkk1000-8 3550 740 MFY355A 415

比較

球破機與管磨機的異同

從理論上講,球破機與管磨機前倉的料球截面運動規律是一樣的。球破機通常只能作為粉碎系統的預破碎設備,一般無法承擔全部的破碎粉磨工藝任務;但管磨機通常有多個倉,除了前倉以破碎為主,還有尾倉以粉磨為主,確保出磨物料符合成品要求,可以完成全部的破碎粉磨工藝任務。至於破碎粉磨系統的效率誰高誰低尚無定論。

球破機與管磨機串聯粉磨工藝

球破機具有可靠性高、結構簡單、破碎效果好、能耗低、磨損少的特點。設計合理的球破機,可以使管磨機以最合理的轉速來實現常規瀉落式運動狀態,最大限度提高粉磨效率。不必如傳統管磨機那樣受前倉破碎功能對轉速要求的牽制。同時,必須適當調整管磨機結構和研磨體的級配。使用球破機後,管磨機入磨粒度將大幅降低,為與此相適應,必須對管磨機進行適當調整,減少管磨機一倉的破碎能力,增強管磨機二倉的研磨能力。也就是
首先縮短一倉的長度,將管磨機隔倉板移動1 ~2塊襯板的距離,再根據入磨物料的粒度,重新計算管磨機研磨體的級配,調整各倉的裝載量,縮小平均球徑,才可能達到提高管磨機產量的目的。對於破碎效果較好的球破機,管磨機可以考慮採用單倉結構,這樣可大大減小管磨機通風阻力,更有利於提高系統的破碎粉磨效率。

處理能力平衡

管磨機粉磨系統各部分之間處理能力平衡

管磨機只有在各部分處理能力平衡的狀態下才能達到優質、高產、低消耗的目標,管磨機與水泥的質量有著很大關係,有些水泥企業水泥細度控制在3%左右,強度卻比一些細度控制1%的還要高:兩台同樣水泥磨所生產的水泥強度不一樣,有時同樣的入磨物料所生產的水泥安定性有的合格而有的卻不合格。顯然,水泥強度低的、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顆粒級配不合理,重要原因之一是管磨機粉磨系統各部分之間處理能力不平衡。
首先是選粉機和管磨機的匹配問題,一般情況下,選粉機處理能力應大於管磨機粉碎能力。不少水泥企業因選粉機處理能力不足而影響系統粉磨能力發揮。其次是管磨機磨尾收塵器的處理能力應大於管磨機粉碎能力,現實中存在較多因管磨機磨尾收塵器的處理能力不足而影響系統粉磨能力發揮的情況。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工藝設計配套沒有跟上管磨機、選粉機、收塵器單機相應技術的最新發展:另一方面是沒有準確掌握粉磨系統設計的最新理念,即合理的磨內流速決定合理的出磨細度,合理的出磨細度決定合理的循環負荷,合理的循環負荷決定合理的水泥顆粒級配,同時也就決定對應粉磨系統產量的高了氏。
管磨機粉磨系統中管磨機、選粉機、收塵器之間處理能力的不平衡就會出現管磨機內要么“飽磨”,要么“扎球”,難以有一段時間研磨體與物料充分接觸的穩定狀態,嚴重影響了管磨機粉磨系統的粉磨效率。

管磨機各倉處理能力平衡

管磨機各倉處理能力一般包括粉碎物料的能力與物料通過能力兩個方面,這主要與研磨體的級配相關。在裝載量一定的前提下,平均球徑超過一定值後,平均球徑越大粉碎物料的能力越小,但物料通過能力越強:反之亦然。研磨體級配數量超過一定值後,研磨體級配越多,粉碎物料的能力與物料通過能力越弱,反之亦然。建議依據進料的物理性質(易磨性、綜合水分、顆粒的均勻性、顆粒的平均粒徑等)、成品、回料、出磨物料的顆粒組成等因素來確定對應管磨機的最佳配球方案,它們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相關性。

空軸潤滑

在軸承管磨機中空軸安裝滾動軸承的部位將直徑加粗,中空軸被冷卻的稀油又將中空軸傳導到軸承上的溫度降至60°以下的正常範圍內。這種軸承座的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稀油潤滑優越於脂潤滑,使軸承的磨擦係數降到最低,節電效果更好。

2.軸承正常運轉的溫度,比干油潤滑的軸承溫度要低得多,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3.軸承下座設有油位觀察油標,操作工能夠隨時看到油位高低,能夠及時補充油量,防止因缺油而潤滑不良,避免了軸承損壞事故的發生。

4.軸承座的油室含油量,能安裝滾動軸承的外部直徑縮小(在保證安裝進出料裝置有足夠強度和扭矩力的前提下),中空軸與進出料螺旋筒聯接端面設一法蘭,與進出料螺旋筒法蘭進行聯接。在中空軸由粗變細的端面上,設一個壓緊軸承內套圈法蘭,防止軸承軸向竄出。

5.去掉了軸承外頂套,防止粉塵進入軸承盒內,保持了良好的油質,保證了軸承的使用壽命,運行安全可靠。

6.由於滾動軸承的直徑加大,與中空軸平均外徑形成徑差,對採用稀油潤滑室,提高稀油油位,減少稀油外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7.由於安裝了滾動軸承部位的中空軸直徑加粗,使滾動軸承與進出料螺旋筒之間的徑向距離加大,起到了一定的隔熱降溫作用。對軸承的冷卻、延長使用壽命,起到一定作用。

滾動軸承座及軸承潤滑形式中等直徑滾動軸承管磨機在水泥行業、礦山行業、電力行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滾動軸承的軸承座的設計和製造,大多數採用乾油潤滑。從近幾年的使用情況看,由於現場操作者和注油工不能及時觀察油位,不能及時補充潤滑脂,潤滑脂在軸承盒內的裝載量不能及時明確反映,而出現軸承缺油,不良的現象時有發生,輕者造成軸承使用壽命縮短,重者造成軸承損壞,需重新購買和安裝新的軸承,給軸承使用廠家帶來了諸多不便和一定的經濟損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研究出了一項採用稀油潤滑的滾動軸承座的新技術。

該軸承座的下座由兩個油室和一個循環水室組成,每個油室的稀油油麵高度可在軸承的內徑位置,油室的底平面可至油室的底板。滾動軸承的1/3體積浸泡在稀油油室中,從而保證了滾動軸承的良好潤滑。兩個油室的中間設有冷卻循環水套體,冷卻水會將油溫冷卻至軸承適合的溫度。這樣設定,能夠保證軸承潤滑的需求,不需要採用外設潤滑站等複雜設施,也不用安裝溫控裝置,即可達到安全運行。

綜上所述,這種新的中空軸與滾動軸承安裝形式和方法,是在原來安裝方法的基礎上的進步和提高。這種新的稀油潤滑軸承座,對保證軸承的良好潤滑至關重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