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維策略的發展
在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領域,對策略-假設的研究主要套用於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隨著國小兒童抽象邏輯思維逐步發展,兒童思維推理的策略也逐步豐富起來。從幼兒時的感知策略到逐步發展起來的分析、想像策略,思維策略的發展是兒童思維發展的代表,也推動了思維的進一步發展。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青少年時期思維進一步發展,青少年處於形式運算思維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思維特點是,在頭腦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內容分開,可以離開具體事物,根據假設來進行邏輯推理,能運用形式運算來解決諸如組合、包含、比例、排除、機率及因素分析等邏輯課題。可以看出,青少年時期的思維策略的主要特徵為可以脫離現實具象的實物,通過假設進行思維。
二、思維的策略假設
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特點在其運用假設的能力上有所體現。皮亞傑認為,在形式運算階段,“現實性”和“可能性”在個體思維中的主導地位發生了逆轉。“可能性”已不像形式運算階段之前那樣,僅僅是個體行為或經驗的延伸,它可能先於“現實性”出現(Conger,1977)。事實和實驗均表明,國中生在面臨智力問題時。並不直接去抓結論,而總是通過首先挖掘出隱含在問題材料情境中的可能性,再用邏輯分析和實驗證明的方法對每種可能性予以驗證,最後確定哪種可能性是事實。因此,對於國中生而言,他們已經認識到了現實只是包含於由事實和假定構成中的一個子集,它通常並不直接出現於我們的面前,而需要用邏輯方法去搜尋。正是由於國中生已具備這種建立假設及檢驗假設的能力,才使得他們的思想相對於童年期更具有深度、廣度、精確性和靈活性。雖然處於具體運算階段(7-11歲)的兒童在解決問題時,也能產生一些初步的、與實際經驗密切相聯繫的假設,但他們運用假設、檢驗假設的能力則具有極大的局限性。最明顯的表現是,一旦他們產生了一個對問題情境的可能性解釋,就立刻將它認定為事實。而國中生的情況恰恰相反,他們常用十分懷疑的態度認真地檢驗每個假設,甚至對那些看起來很怪異的假設也不放過,決不輕易地承認任何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