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cèjiè策戒
天子策書上的警戒之言。《漢書·梁孝王劉武傳》:“哀帝建平中,立復殺人,天子遣廷尉賞、大鴻臚由持節即訊,至,移書傅、相、中尉曰:‘王背策戒,誖暴妄行,連犯大辟,毒流吏民。’”顏師古註:“初封時,策書有戒勅之言。”《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上遵策戒,下免悔咎。”
語出:《漢書·梁孝王劉武傳》:“哀帝建平中,立復殺人,天子遣廷尉賞、大鴻臚由持節即訊,至,移書傅、相、中尉曰:‘王背策戒,誖暴妄行,連犯大辟,毒流吏民。’”顏師古註:“初封時,策書有戒勅之言。”《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上遵策戒,下免悔咎。”
三壇大戒為漢傳佛教出家僧人受戒儀式;依初壇、二壇與三壇正授,分別得到沙彌(尼)戒、具足戒、菩薩戒的戒體。
儀式簡介 相關內容燒戒疤,又稱燃頂。受戒時在頭頂上燃上九個或十二個香疤,因為是在受戒時燃的,故稱戒疤,是漢僧受戒的一種標記。燃頂燒香疤的作法,有大乘經論作為依據。關於其起...
簡介 引述 歷史起源 規定 誤解日王(梵S/I^la^ditya,589—647年),印度戒日朝國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乃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為...
人物簡介 社會評價出處: 唐白居易《題道宗上人十韻》:“精潔霑戒體,閒澹藏禪味。” 明汪廷訥《獅吼記·住錫》:“常將戒體薰,看我袈裟不動,蒲團安穩。” 清龔自珍《寒夜讀歸...
基本簡介 參考資料 文獻記載策(cè ),通常指計謀、計策等。在中國古代科舉中,策指的是“策問”、“對策”。它是殿試考試的主要內容,“策問”與“對策”就成為出題與應試的兩個部分,“...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 策的歷史講了曹操與其忘年交蔡邕之女的跨越多年的情感糾葛,很多地方屬於作者虛構。
情節線索 內容簡介 人員簡介 分集介紹 幕後花絮戒日王(589—647年),印度戒日朝國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為中國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遊的緣故,而...
人物簡介 社會評價《詔策》是《文心雕龍》的第十九篇,主要是論述帝王的詔令文告。這類文體的名目很多,後代統稱為詔令。魏晉以前,這種文體還多用古樸的散文,隋唐以後,就常用辭采...
內容提要 原文+譯註基本信息和尚的光頭上,用香火燒灼出幾個疤痕,這叫燒戒。凡願遁入空門者,剃度之後,便是燒戒,燒戒結束,即為正式的佛門弟子。詳細釋義凡願遁入空門者,剃度之後,便是燒戒,燒戒結束,即為正式的佛門弟子。奇怪的是,佛教發源地...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