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和尚的光頭上,用香火燒灼出幾個疤痕,這叫燒戒。凡願遁入空門者,剃度之後,便是燒戒,燒戒結束,即為正式的佛門弟子。詳細釋義
凡願遁入空門者,剃度之後,便是燒戒,燒戒結束,即為正式的佛門弟子。奇怪的是,佛教發源地印度的和尚從不燒戒,他們進佛門時免受這皮肉之苦。和尚受戒時用艾火燒上去的,戒疤越多,受的戒越多,相對而言資格也比較深。戒疤最少1個,最多9個。有的和尚頭頂上有一些經香火燒灼而留下的疤痕,這是漢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誌,於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凡和尚都要燒戒疤的。在一些搬演唐宋時代故事的電影或電視片裡,出現在銀幕或螢幕上的和尚們都煞有介事地“燒”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歷史知識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其實,佛教是不興燒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在受教人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因此,除了漢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國和中國少數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國漢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也不會出現戒疤。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傳戒時,規定受戒的人部必須用香火灼燒頭頂和手指,以顯示虔誠信佛的決心。這就是中國漢地僧人受戒時燒戒疤的開始。
198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該決議中說: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從此以後,新受戒的漢族僧人,頭頂上再也不會有戒疤了。
所謂傳戒,就是佛教寺院召集志願出家為僧尼的人,設立戒壇,舉行授戒,使之成為正式僧尼。
從求戒者來說,出家為僧尼是要有許多條件的,比如個人志願、家庭同意、身無債務、五官端正等等,這在實際上未必都做得到,但佛教要求如此。有志於出家的人,先要和寺院取得聯繫,在寺院中請求一位比丘作自己的“依止師”。通過全寺僧侶了解和同意,然後寺院就可以收留此人為弟子,為他剃除鬚髮,授沙彌戒(共有十戒),這就叫做“沙彌”了。沙彌,也就是漢地一般俗稱的小和尚,其實,還算不得正式的和尚呢!沙彌在梵文里的原意是勤策、息慈,就是應當勤受師父策勵,息惡行慈。沙彌的年齡一般在七歲到二十歲之間。在這期間,他的“依止師”對他有教育和撫養的責任,年滿二十歲了,經過僧侶開會研究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長老,共同為他舉行授戒儀式,這次授戒叫比丘戒,戒條比起沙彌戒來就複雜多了,共有250 條,成為正式僧人的條件也因此算是備足了,所以又叫具足戒。從此就取得了正式僧人的資格。受比丘戒滿五年後,才可以離開依止師,自己單獨修道。除了沙彌戒和比丘戒之外,最後還有一種菩薩戒,有10重戒、48輕戒,但這不是必須受的,根據自願。沙彌戒必須單獨授受,比丘戒允許三人以下同時授受。
燒戒疤的習俗,據說起源於元代,當時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傳戒時,規定受戒者每人燃香於頭項,受沙彌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為終身之誓。這樣一個小小的發明,後來居然悄悄地流傳開來,並且世代傳襲下來。這當然是一種殘害身體的陋習,是漢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產。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漢地佛教文化圈的一點特色,簡單地說,就是佛教發展到後期,“大眾信仰”比極少數思想家(佛學家)所構成的“精英文化”擁有強大得多的能量。發明燒香疤(俗稱“燙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個佛學家,但他的這個小發明,流傳之廣和深遠卻是惠能以後任何著名高僧的學說所不能比擬的。
和尚的戒疤就好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就是等級的表示。剛剃渡的小和尚在經過幾個月的新生訓練後,會參加一個簡單的小測驗,測驗及格後,廟裡的老和尚會用線香幫他們點上僧侶生涯的第一顆戒疤,稱之為“清心”。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如果表現良好,例如看鎖碼頻道不再流口水或是默寫金剛經時不再要左顧右盼,則有資格得到第二個戒疤:“樂福”。
一般而言,如果順利的話,廟裡一些年長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擁有五、六個疤;而像少林寺、清真觀或龍發堂等重要寺廟的住持,則可能是有八或九個戒疤的[高級和尚]或是[特級和尚]。然而這第十個疤卻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擁有的,除了達摩祖師、六祖禪師以外,十個疤的[上帝級和尚]不超過五個。不光是頭上有,身有也可以有,比如說:手臂。
補充:除漢族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沒有燒戒疤的規矩。這可能與《梵網經菩薩戒本》燃身供養之說有關。唐朝已有煉頂以艾燃頂的習俗,這個習俗形成普遍的制度,據說是在元代。當時異族統治者想藉以識別真假,防止抗拒法令的人民逃到僧眾裡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