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義詞是辭彙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如果辭彙意義相同,色彩意義必有差異。
無論是等義詞還是近義詞,語法意義必需相同,即詞性必需一致,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形成同義詞的前提條件。有些看似詞性不同的同義詞,其實是其中的一方屬於兼類詞,兼屬的詞性有一種與同義的另一方是同性的。
等義詞是同義詞中意義完全相同的詞
是指包括理性意義和非理性意義(附加色彩)在內的詞義完全相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
語言中的等義詞有些是借用外語詞或方言詞的結果。
以漢語為例:
借用外語的詞如“維他命--維生素”,“米--公尺”,“麥克風--擴音器”等
借用方言的詞如“曉得--知道”,“馬鈴薯--土豆”等
等義詞由於理性意義和非理性意義都完全相同,他們在語言表達上都沒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而語言作為社會的交際工具又要求經濟
等義詞的存在只會徒然增加人們的記憶負擔
因此,一般來說
等義詞在語言中大多不能長期存在
他們要么逐漸分化,產生出細微的差別,由等義詞轉變為近義詞
要么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淘汰其他的,最終只保留一個
比如“批評”和“批判”原來的意義是相同的,而現在他們在意義上已經有了語意輕重的差別了
“德律風”和“電話”,“布拉吉”和“連衣裙”,原來是兩對等義詞,借自外語的“德律風”和“布拉吉”已經退出了社會的日常交際活動。
“行動電話”這一現代通訊工具剛在我國出現時,被稱做“大哥大”
後來又逐漸產生了“手機”的說法,“大哥大”和“手機”便又構成一對等義詞
現在人們一般只說“手機”,而不說“大哥大”了,“大哥大”正在逐漸被淘汰
至於“行動電話”和“手機”這兩個名稱,由於他們在語體色彩上存在差別
前者比較正式,一般用於書面,後者比較隨便,常用於口語
因而二者不能構成等義詞,他們有可能會長期並存下去。
相關詞條
-
對義詞
如“金”、“銀”、“銅”、“鐵”、“錫”是一組對義詞,它們表示的概念同屬於“金屬”的下位概念,即在“金屬”的下位概念中,它們是平等並列的。 對義詞無論表...
-
下義詞
下義詞是事物的具體表現形式或更為具體的說明。
定義 下義關係 -
上義詞
上義詞是對事物的概括性、抽象性說明。
概述 個別舉例 -
豪放詞
豪放詞所屬現代詞,指的是以蘇軾和辛棄疾等愛國詞人為代表的詞派,他們的詞擺脫了詞為"艷科"的格局,在詞的表現內容,境界方面均有所提高。
概述 辛棄疾 辛詞賞析 -
詞聖
詞聖指的的是我國宋代著名的詞人蘇軾。因其詞筆力縱橫、豪邁奔放,對後世影響巨大,所以後世尊稱他為“詞聖”。另外還有司徒小白所著的同名小說。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清詞
詞從南宋之後開始進入衰微期,直到明末,以陳子龍為核心的雲間詞派崛起,詞藝才開始接續兩宋,並形成清詞中興之局面。明末清初詞和清詞常被後代籠統稱為“清詞”。...
明末雲間詞派之流風餘韻陳子龍等 清初詞人王夫之、屈大均、王士禛等 -
曲子詞與長短句
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簡稱“詞”,又名樂府、近體樂府、樂章、琴趣,還被稱作詩餘、歌曲、長短句。歸納起來,這許多名稱主要是分別說明詞與音樂的密切關係及其...
簡介 詳述 v 詞體的格律與自由 v 詞境的有限與無限 v 詞為“小道”與“別是一家” -
納蘭詞
納蘭詞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納蘭性德的作品。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進士,官一...
人物生平 詞作目錄 評價 詞作選粹 作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