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2011年10月2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1次全國中國小教材印裝質量工作會議在重慶落下帷幕,在這次中國小教材印裝質量檢測工作中,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公司榮獲教材質檢第一名,新疆教育出版社、中南出版傳媒集團獲得第二名,江西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公司、河南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公司、廣東南方出版傳媒股份公司獲得第三名。至此,人教社所進行的中國小教材印裝質量檢測工作已經堅持了31年。
會議由來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殷忠民在會議上強調,企業的生命是產品,產品的生命在於質量,沒有質量的產品怎么能夠有市場和生命力?教材尤其是中國小教材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它關係到億萬中小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保障的關鍵就是教材質量。教材質量一方面指內容質量,另一方面就是印裝質量,印裝質量不達標準也會影響教育教學工作。所以,人教社從1981年就開始著手進行教材印裝質量檢測工作。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小教材開始了多樣化,教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環境條件下,靠什麼保證教材質量和人教社的主流教材的地位,靠的就是內容質量和印裝質量保持較好的水平。以質量爭主流,以創新求發展是人教社的生命力所在。他表示,為促進教材印裝質量提高,下一步將有序推進數碼印刷和綠色印刷。
會議內容
嚴格檢測,滿足社會日益增長需求在為期3天的檢測會上,為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由30個省(區、市)的代理單位選派的專門質檢人員組成的檢測小組、複審小組,全部按照迴避的原則,撕去著作權頁進行檢測。經過檢測小組初評,複審小組終審,再依據綜合係數法綜合評定,浙江榮獲教材質檢第一名,新疆、湖南並列第二名,江西、河南、廣東並列第三名。
如此嚴格地走程式,人民教育出版社市場與培訓辦主任沙曉青認為,教材與一般產品不同,後者可以選擇,而教材是中小學生離不開的產品。30餘年來,人教社長期不懈地抓中國小教材的印製質量,就是要消滅不合格產品。因為在人教社看來,一本不合格的教材到了一個學生手中,對這個學生來說就是100%的不合格。
這一認識最早可追溯到10年前。從2001年開始,面對教材市場格局的變化,人教社從不重視市場到重視市場;從沒有市場隊伍到建立市場機構;從市場初期的低谷到今天初步確立人教版教材的主流地位。10年的教材市場打拚經歷,讓人教人普遍意識到,為了人教版教材市場的穩定和提高,必須做好教材的印製質量工作。市場競爭的核心是質量的競爭。
殷忠民說,教材尤其是中國小教材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它關係到億萬中小學生的教育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保障的關鍵是教材質量。沒有質量的教材怎么能夠有市場和生命力?教材的印裝質量,是教材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於此,人教社始終將每年一次的全國人教版中國小教材印裝質量檢測工作會議列為出版社年度幾大重要會議之一。
對此,連續30年參加全國人教版中國小教材印裝質量檢測工作會議的北京市印刷協會秘書長、北京市印刷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原站長張慶連評價說,儘管每次主辦方都刻意回避名次排列,但是大家心中都有個對比,這使一些不太重視教材印裝質量的省份開始重視起來,像以前普遍存在的大面積掉版、丟字的現象,現在基本看不到了。“大家有競爭意識是好事,在帶動印刷技術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印刷業的發展。印刷業發展了,讀者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也就得到了滿足。”
人教社提出的“全面代理”理念,在要求教材代理單位進行印裝代理的同時,還要進行市場代理和服務代理,從而全面促進了代理單位提高教材印裝質量。
因與人教社結緣30年,張慶連對人教社的印裝質檢會體會頗深。張慶連告訴記者,在目前全國70多家出版中國小教材的出版社中,像人教社這樣30餘年連續不斷地堅持舉辦全國人教版中國小教材印裝質量檢測工作會的幾乎沒有。張慶連認為,人教社一年一度地召開教材印裝質量檢測工作會議的意義在於,形成了很好的交流經驗平台。大家在做比較、找差距間,推動了人教版教材印裝質量的總體提高。
這種感覺安徽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教材中心質檢部部長許遠芳感同身受。身兼被檢測者、檢測者雙重身份的許遠芳說,為爭取獲得好名次,她所在的安徽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和人教社一樣實行兩輪抽檢,即批量抽檢、進庫後抽檢或到新華書店買樣抽檢(後者占80%的比例),也組織專家檢測評定。
不僅如此,許遠芳說,還有四項監控:即軟片監控、著作權頁監控、入庫簽樣監控和售後電話反饋監控。同時,實行“雙獎”、“雙減”政策:即對於送檢產品獲得人教社優良品的印廠獎工價。對於買樣產品獲得優良品的獎工價3%。反之,對於不合格產品,一是下浮工價5%,二是扣減印刷任務。10年來,“雙獎”、“雙減”政策使安徽人教版教材印製質量走在了各省的前面。許遠芳告訴記者,最好的一次排名是第二名。2010年,安徽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十佳管理單位。
“質檢工作雖然很累、壓力大,但是很受鼓舞,有付出也有收穫。”許遠芳如是說。
沙曉青告訴記者,教材質量問題的決定因素已從技術層面轉到社會層面,這也給我們質量管理人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要關注本行業,同時還要關注相關行業,敏銳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問題,加強交流,思考解決的辦法,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意見,真正發揮人教社在質量管理方面的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人教社的全國人教版中國小教材印裝質量檢測工作會議已不僅是各省人教版教材印裝的比武擂台,也成為與會各省人教版代理單位共商如何做好人教版教材印製的建議會。這從今年的主題定為對現行檢測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對A5開本裝訂技術探討等內容可以看出。
張慶連說,過去人教版教材是定量印刷,教材發下去後出現問題,一般沒地方更換,現在不同了,有質量問題的教材很少,即使出現問題,因為在著作權頁上均登有更換的地址,這一問題已不是問題。新的問題是,目前中國小教材的裝訂問題。如個別教材產品出現散本掉樣現象,用EVA型熱熔膠是可以解決的,但是因為成本太高,這又與國家倡導的降低教材成本相矛盾,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值得期待。
而複審組成員、陝西人民出版社的王守職則建議,各省從事人教版教材印製的企業不宜太多。多,雖有競爭,但不利於管理。應該將人教版教材印製集中在少數技術先進、質量意識強的印企,扶持後者做強做大。
殷忠民認為,在生產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所有廠家在透明、公平、公開的環境中競爭,靠質量和服務取勝,質量管理工作將更受重視、企業發展的後勁也更足。
從以前每年檢測會結束後,大家打包帶回完事,到現在把優質教材產品進行展示供大家觀摩學習。張慶連對記者說,教材質量不僅是人教社的生命線,也是承印廠的生命線。張慶連認為,“教材質量上去了,因教材質量產生的不良影響就少了,不良影響少了,使用者滿意,社會也就穩定了”。“課前到書,人手一冊”是政治責任,人教社抓教材產品質量同樣是社會責任。
據記者了解,人教版教材市場占有率已超過50%以上,是我國中國小教材市場的主流產品。讓掛有“人教版”字樣的中國小教材經得起市場檢驗,讓學生滿意、教師滿意,一直是人教社出版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標。
會議意義
人教版中國小教材印裝質檢工作不僅保證了廣大學生獲得印裝合格的教材,而且有效推動了行業發展。每年的質檢不斷對教材印裝提出新的目標要求,各省印刷廠的生產設備改造工作不斷推進、管理措施也隨之完善,中國小教材生產質量標準也一度成為書刊生產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