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城市化的理論與實踐來源
現代化、城市化從英國等西歐國家開始,先是工業革命,進而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後來向北美洲等地區擴展。到20世紀初期,西方主要國家都先後完成了現代化與城市化。東方國家現代化進程大大落後,只有日本進展較快。中國在鴉片戰爭以後現代化開始起步,但長期戰爭破壞、國家分裂、制度腐朽,致使工業長期落後,農業汪洋大海,沿海和內地少數商賈城市不成氣候。現代化、城市化的起飛是從1953年開始的,當時學習蘇聯重工業化模式,又把城鄉用戶籍制度隔開,農村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極為緩慢。20世紀70至80年代,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都出現了新的重要變化。一是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已經從工業化向非工業化轉變,工業經濟比重下降,服務經濟比重上升。二是社會發展從城市化向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轉變,城市中心地帶人口向城郊和小城鎮遷移。三是工業文明已不是人類文明的最終,社會文化從損害自然向更加符合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轉變。在這種潮流中,有的國家走在前頭,有的國家則在後邊。理論來源於實際。一時間,以“後”字、“再”字冠名的學術思潮在美歐紛紛出現,“後現代化理論”是這些思潮的集中概括。德國學者在後現代化、第二現代性方面研究最多,美國也有後現代化的著名學者。我國學者羅榮渠對中國和東亞現代化作了開創性研究。1998年,何傳啟研究員系統地提出了“第二次現代化”理論與戰略,認為中國在基本實現第一次現代化的同時,可以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第二次現代化。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從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轉變,而城市化的完成要注意多樣化、分散化、生態化。
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是正確的,是有實踐價值的。但在第二次現代化中對城市化問題並沒有全面展開。我認為存在第二次城市化,這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有意義的。第二次城市化可以是第二次現代化的姊妹篇,互為補充。但是,第二次城市化還可以有獨立的理論系統。
2、第二次城市化的動力
動力問題是城市化的基本問題。第二次城市化的動力是什麼呢?首先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推動。世界經濟正在形成非物質化的大趨勢。現在,世界工業產值(增加值)比重在持續下降,知識成為了經濟發展的資源和動力,網路成為經濟發展的平台,創新成為經濟行為,知識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這將推動城市工業經濟改造,推動農業經濟根本改造,實現報酬遞增。
第二是社會穩定和諧的推動。第一次城市化主要是農村人口大量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這在一定時期是需要的。中國農村人口太多,流動人口規模太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超負荷運轉,“城市病”特別是大城市病難以治理。而“農村病”也不能很好解決,還形成農村人口“流動病”也不能很好解決。第一次城市化要反思,要轉型,要向第二次城市化發展。
第三是資源環境均衡利用的推動。工業化和第一次城市化,造成自然資源過度使用,耕地減少,能源消耗過度,氣候條件惡化,生態環境失去平衡,迫切要第二次城市化來改善,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維護生態環境平衡。
第四是文化教育復興的推動。西歐國家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之後,形成高水平的文化教育,功利主義,開拓精神,民主意識,市民社會角色,移民文化,等等,對第一次城市化起了巨大推動。現代,人們追求高水平文化素質,生態文化和綠色文化,嚮往舒適、健康和長壽,推動著可持續的第二次城市化。
英國首相布萊爾1997年以後多次講英國要在21世紀實現現代化。這不是第一次現代化城市化。他說:“在新千年里,政府的使命是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和復興,這是第二次現代化和城市化”。他強調把各種價值觀整合起來推動實現。我國學者朱謙之在20世紀30年代初就提出:“復興中華民族,這裡便有一個先決問題,就是要一個民族復興,事實上須先喚起文化的復興。”(《文化哲學》)隨著大規模文化教育復興運動的到來,必將出現第二次城市化高潮。
3、第二次城市化的模式
模式,簡單地說,就像時裝業那樣找個標準的人做模特。西方學者認為社會問題研究的模式有兩種,即實在模式和實類模式。我看最像的是實在模式,大部分像的是實類模式。評價模式可以分非均衡模式和均衡模式。當然還有各種模式及其評價標準。我一直以為,城市化發展模式是一個由農村、小城鎮、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一級一級組成的金字塔模式。原始的狀態是底部大,即農村人口多,小中城市人口增加,大與特大城市人口少的典型金字塔。第一次城市化模式:在西方已開發國家,第一次城市化實現後城市人口比重達到60~80%,甚至還多,有的國家幾乎是城市國家,這時金字塔上部擴大,形成非均衡模式,頭重腳輕。第二次城市化模式:對第一次城市化膨脹狀態消腫,向城市郊區、小城鎮遷移,小城市增多,便城市發展金字塔形成比較均衡、穩當的形態,達到整個社會的均衡發展。
4.第二次城市化的進程與政策
第一次城市化是以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擴大為標誌的。英國工業革命並開始城市化時,城市人口比重在10%~20%之間,這可以作為城市化的起點水平。經過100、200年,西方已開發國家相繼完成了第一次城市化。工業化國家城市人口比重,1950年為62.4%,1975年為74.4%。完成第一次城市化的標誌,可達到60%~70%的城市人口比重。後來進行城市化的開發中國家並不必要達到這么高的水平。中國農村人口太多,更無這種必要。我認為,城市人口比重超過50%,就可以是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城市化。眾多預測表明,2010年中國城市人口比重可達到50%。2010年前後,中國可以完成第一次城市化。什麼是第二次城市化的完整內容呢?一是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向外擴散,城市分散化、小型化、生態化。大的是沉重的,“小的是美好的”(舒馬赫)。二是城鄉社會信息化、電腦化、網路化。一座座依靠遠程通訊的網路化城市大批湧現。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科技協作、遠程醫療、跨國辦公(即電子移民)等是第二次城市化的大潮。三是城鄉人口文化素質普遍提高,人們不必住在擁擠的城市,就能過著現代城市化的生活。中國在2010年前後以完成第一次城市化為主要目標,可繼續擴大城市人口比重;同時注意推進第二次城市化的發展,加強現代中小城市和農村知識化、網路化建設:2010年之後重點推進第二次城市化,到2050年前後完成第二次城市化,那時城市人口比重可以達到70%~80%,但已不是原來第一次城市化時的城市人口含義了。
實現第二次城市化要有科學的政策指導。首先是發展知識經濟的政策。針對農村經濟改造的知識化、信息化經營方式的發展,使農村、農民早日知識化。第二是發展能夠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的技術,一般指中介技術,處於高新技術和一般技術之間的技術。第三是發展中小城市,使中小城市星羅棋布,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大量吸收農村人口。第四是發展文化教育,特別是農村文化教育,農村義務教育的時間可以調整,比如7年基礎教育加2年網路技術和職業教育。最後是要改變整個社會的城市化觀念,使第二次城市化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