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毫無疑問,馬丁·吉爾伯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是迄今關於二戰的最好的單卷本,被譽為20世紀英國偉大的戰爭紀實作品,出版至今已再版9次。吉爾伯特作為邱吉爾的助手及密友,憑藉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包括私密檔案、日記、回憶錄和文獻資料,集十餘年之功才完成這部巨著。 吉爾伯特以時間為主線,完美地掌控了這場戰爭的龐大規模和軍事戰略,對歷時六年的二戰中的大小戰役均有詳實的記述。吉爾伯特憑藉其卓越的洞察力,將指揮決策、競爭與罪惡三個不同的要素,與陸海空軍的作戰經歷充分結合,展現了這場人性、勇氣與野蠻糾纏的大 戰。關於人的故事,更是他這本書里非讀不可的內容。他們的經歷撕開了冰冷統計數字背後人類的痛苦,構成了二戰中英勇絕倫、不畏犧牲的宏偉畫卷。 同時,吉爾伯特對此段歷史作冷靜、客觀的分析與思考,這場可怕的戰爭是否有其價值所在?什麼造就了蘇美冷戰、蔣介石敗走的歷史格局?在美國投下第一顆核子彈後,日本高層的心態如何?核子彈是否是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馬丁·吉爾伯特在本書中對1939—1945年間席捲世界的這場大戰進行了扣人心弦而一針見血的描述,並從獨特的角度得出了關乎歷史和未來的一系列發人深省的新結論。
作者簡介
馬丁·吉爾伯特,英國著名二戰研究專家,溫斯頓?邱吉爾的助手及密友,邱吉爾官方傳記的作者,歷任六屆英國首相的智囊團成員。著有81部作品,代表作品有《邱吉爾傳》《第一次世界大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二十世紀史》《大屠殺:猶太人的悲劇》《英國歷史地圖》《美國歷史地圖》《俄國歷史地圖》等。他是牛津大學默頓學院研究員、密西根希爾斯代爾學院榮譽研究員。1995年,由於對英國歷史和國際關係所做出的貢獻,吉爾伯特被授予爵士爵位。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德國入侵波蘭(1939年9月)
第二章 波蘭戰敗(1939年10月)
第三章 芬蘭的抗爭(1939年11月)
第四章 斯堪的納維亞戰場(1939年冬—1940年)
第五章 德國的西線攻勢(1940年5月)
第六章 敦刻爾克(1940年5月)
第七章 法國戰役(1940年6月)
第八章 英國的決心(1940年6—7月)
第九章 大不列顛戰役(1940年8—9月)
第十章 “戰爭已經贏了”——希特勒(1940年10月)
第十一章 羅斯福新政(1940年冬—1941年)
第十二章 擴大戰爭(1941年1—3月)
第十三章 德國征服南斯拉夫和希臘(1941年4月)
第十四章 克里特島的陷落與非洲戰場(1941年4—5月)
第十五章 德國入侵蘇聯(1941年6月)
第十六章 東方的恐懼(1941年7—8月)
第十七章 向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基輔挺進(1941年9月)
第十八章 陷入困境的蘇聯(1941年9—10月)
第十九章 德國征服的極限(1941年11—12月)
第二十章 日本突襲(1941年12月)
第二十一章 “我們不再是孤軍奮戰”——邱吉爾(1942年元旦)
第二十二章 打響全面戰爭(1942年春)
第二十三章 抵抗運動與恐怖行動的擴散(1942年夏)
第二十四章 軸心國的勝利(1942年7月
第二十五章 瓜達爾卡納爾島—迪耶普—阿拉曼之戰(1942年8—9月)
第二十六章 史達林格勒與“火炬”行動(1942年9—10月
第二十七章 同盟國扭轉戰局(1942年冬)
第二十八章 卡薩布蘭卡——勝利的藍圖(1943年1月)
第二十九章 德軍陷入危難(1943年2月)
第三十章 “把敵人趕到海里去”——蒙哥馬利(1943年春)
第三十一章 “軸心國的第一道裂縫”——羅斯福(1943年夏)
第三十二章 潰退中的德國和日本(1943年秋)
第三十三章 “在東線戰場流血而死”——戈培爾(1943年冬)
第三十四章 安齊奧—卡西諾—夸賈林(1944年1—2月)
第三十五章 轟炸—驅逐—大屠殺(1944年2—3月)
第三十六章 抵抗—破壞—欺騙戰(1944年春)
第三十七章 諾曼第登入日(1944年6月)
第三十八章 德國被圍(1944年7月)
第三十九章 解放波蘭與法國之戰(1944年夏)
第四十章 解放之路(1944年8月)
第四十一章 挺進德國,劍指菲律賓(1944年9月)
第四十二章 寸土必爭(1944年冬)
第四十三章 飛彈—自殺式飛行員—死亡之行(1945年1月)
第四十四章 柏林—馬尼拉—德勒斯登—東京(1945年2—3月)
第四十五章 混亂不堪的軸心國與衝突不斷的同盟國(1945年3—4月)
第四十六章 羅斯福、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之死(1945年4月)
第四十七章 歐洲戰爭結束(1945年5月)
第四十八章 德國戰敗,日本拒不投降(1945年5—7月)
第四十九章 阿拉莫戈多—波茨坦—廣島(1945年7—8月)
第五十章 日本戰敗(1945年8月)
第五十一章 懲罰與紀念(1945—1952年)
第五十二章 “未竟的事業”(1953—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