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石油危機

第三次石油危機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團結力量的瓦解以及新興產油國的出現,石油權力開始分散。石油價格持續下降,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勢力逐漸衰退,權力再度回到美國、日本和歐洲。1986年,石油價格降到10美元/桶以下,使國際石油市場出現混亂,對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猛烈衝擊,第三次石油危機爆發。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權力幾乎完全喪失,西方國家在國際權力爭奪戰中重新獲得主動權。油價暴跌也導致蘇聯財政狀況惡化,間接導致蘇聯解體。

背景

1990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也被專家形容為一場石油戰爭。當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希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儲備的控制權落入薩達姆手中,那么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生活方式都將被遭受災難。對美國而言,海灣石油是其“國家利益”。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之後,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桶的高點。美國經濟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拖累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在這次石油危機中,僅三個月的時間,石油從每桶14美元上漲到40美元。不過,由於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應急計畫,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使原油價格在一天之內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國家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這次高油價持續時間不長,與前兩次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

雖然石油危機對石油生產有一定的影響。70年代繼續上升,1979年第一次突破30億噸,達31.171億噸。此後由於石油危機石油需求緊縮,1980年世界石油產量回落到30億噸以下,1985年降到26.74億噸,1990年重新超過30億噸。

世界石油總剩餘可采儲量繼續進一步增長。1980年增至877.88億噸,1987年躍過1000億噸大關,達1210.6億噸,1997-1998年達到1411.3億噸的高峰。這就是說,世界石油工業可以生產更多的石油。

對比

與前兩次石油危機相比,第三次石油危機帶來的破壞力相對較弱,在此期間,美元持續下跌。第一次海灣戰爭導致原油價格在1990年6月至10月間上漲113%。在此期間,美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原油價格的上漲時間較短,經過初期飛漲之後,隨之而來的是連續6個月的下挫;另外一個影響因素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周期。與前兩次石油危機時期不同,當時美聯儲在油價開始上漲之前,就已經開始降息,美元原本就處於下跌趨勢之中。

影響

第三次石油危機改變了世界形勢,地緣政治影響力會出現新的秩序。科技、政治、金融市場、氣候、天然氣和煤炭勘探、銀行體系、反恐戰爭、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商品價格、企業經營策略,甚至乎社會規範都有變。

第三次石油危機下,美國失勢的現象將越見明顯。美國人過度消費、銀行業處境不妙、美元一蹶不振、財政部門無能和經常賬赤字高企等毛病,意味美國經濟模式並不值得阿拉伯國家照單全收。

嚴重依賴能源出口的蘇聯財政遭到沉重打擊,雪上加霜的經濟狀況為蘇聯解體埋下了伏筆。

印度七成石油需求依賴進口,而第三次石油危機勢削弱了其經濟成長動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