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稱為日美“核密約”第三方有識之士委員會,成立該委員會的目的是就正在調查的默許美軍搭載核武器艦船經過日本或停靠日本港口的日美“核密約”問題,日本外務省2009年11月24日宣布將設立對此進行核查的第三方有識之士委員會,並於27日召開首次會議。委員會成員由6名熟知日美安保問題的研究者組成,東京大學教授北岡伸一任委員長。主要任務
日本外務省日前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能夠確認核密約存在的相關檔案。該委員會將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對外務省的調查結果進行核查。核查期間將召開約5次會議,並向前外務省官員聽取情況,必要時還將赴美國展開調查。該委員會於2010年1月中旬前向日本外相岡田克也提交報告書。
日本外相岡田克表示:“事實關係的調查已接近尾聲。最後將向我報告有識之士的建議和對外務省調查的核查結果。”
日本外務省計畫承認日美兩國間曾達成協定,雖然《日美安保條約》規定“攜帶核武器進入日本”是“事前協商”對象,但事實上“載核艦船、飛機經過日本領海、停靠港口、飛抵機場”則為對象外。預計日本將改變至今一貫否認存在核密約的以往政府見解。
調查結果
日本外務省第三方委員會2010年3月9日證實,日本和美國就核武器等議題存在過3份密約。外務大臣岡田克也說不排除美方先前攜帶核武器進入日本的可能。美方先前解密檔案顯示,日本1960年與美國修改日美安保條約時達成密約,默許載有核武器的美軍艦艇停靠日本港口。這份核密約違背日本奉為國策的“無核三原則”,即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遭自由民主黨執政時期歷屆日本政府否認。外務省第三方委員會9日證實存在這一密約。這是日本政府首次公開承認。
調查日美密約問題的日本外務省第三方委員會2010年3月9日向外相岡田克也提交的調查報告,認定日美兩國存在三份密約,即1960年修訂《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時達成的美國載核艦船可以進入日本港口;1972年美國向日本返還衝繩時達成的日方承擔美軍撤退相關費用;關於朝鮮半島發生緊急事態時美軍可自由出兵朝鮮半島。報告說,日美兩國有關可向沖繩運進核武器的協商記錄不具有約束力,不能認定是密約。岡田外相當天在記者會上對密約長期未被查明一事表示了“遺憾”,指出“這是歷代首相和外相等領導人的責任”。
成立背景
2009年秋季日本政權更迭後,岡田外相為實現“基於國民理解和信賴的外交”而致力於查明密約真相。日本雖然是唯一受到過核武器攻擊的國家,但戰後始終依賴於美國的“核保護傘”,歷屆政府一貫否認存在密約。此間媒體認為,此份報告的提出使“政府的謊言與不誠實”大白於天下。
外務省2009年9月成立調查小組,同年11月設立由6名大學教授組成的第三方委員會,負責調查日美密約問題。伴隨此次報告,約330種檔案被公開。第三方委員會對重要檔案的遺失表示“遺憾”,並要求重新探討檔案保管和公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