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第三代核武器有電磁脈衝彈、衝擊波彈、X射線鐳射武器、電漿武器、中子彈等幾種,美俄兩國都進行過相關實驗。但在中國,除了1999年7月15日首次公開宣布早已擁有中子彈外,其餘武器的研究似乎仍是機密。中子彈嚴格來說其實也算是氫彈的一種,它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的低當量小型氫彈,所以也叫加強輻射彈。
中子彈爆炸瞬間發出的高能中子輻射能夠有效殺傷敵方人員,一顆1000噸級的中子彈在120米高空爆炸,離爆心2公里範圍內的人員即使不會當場死亡,也會在幾個小時到一個月後死亡。同時中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較小,對建築物和設施破壞很小,並且其所產生的光輻射、熱輻射和放射性污染也比一般核武器小,不會造成長期的核污染。所以被軍事家稱為是戰場上的“戰神”,這是一種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戰術武器。
種類
電磁脈衝彈
武器簡介電磁脈衝武器號稱“第二核子彈”,世界軍事強國電磁脈衝武器開始走向實用化,對電子信息系統及指揮控制系統及網路等構成極大威脅。常規型的電磁脈衝炸彈已經爆響,而核電磁脈衝炸彈――“第二核子彈”正在向人類逼近。
美國《流行機械》雜誌報導說,下一次世界災難降臨之時,看不到蘑菇雲,只是一聲巨響和一道閃電,便可使計算機所有數據被烤焦,除柴油機外,所有電氣化引擎都無法發動,世界將倒退200年……這並非聳人聽聞,五角大樓相信,新一代電子炸彈爆炸後,世界將變成這般模樣。
電磁脈衝彈 - 沒有蘑菇雲的人類巨災
電磁脈衝,是短暫瞬變的電磁現象,它以空間輻射傳播形式,透過電磁波,可對電子、信息、電力、光電、微波等設施造成破壞,可使電子設備半導體絕緣層或積體電路燒毀,甚至設備失效或永久損壞。
電磁脈衝彈有“第二核子彈”的稱號
見過核子彈爆炸的人很少,但是,幾乎人人都見過“第二核子彈”爆炸。這種爆炸就是自然界的雷電和靜電現象。雷電、靜電形成的電磁輻射和太陽、星際的電磁輻射以及地球磁場和大氣中的電磁場,所產生的爆炸只是有大小區別,其原理都是一致的。此外,“第二核子彈”的爆炸還有人為現象,就是人為產生電磁輻射源的電磁輻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全社會電氣設備大量普及,如電視發射台、廣播發射台、無線電台站、航空導航系統、雷達系統、移動通信系統、高電壓送變電系統、大電流工頻設備和輕軌、幹線電氣化鐵路系統等。總之,一切以電磁能套用進行工作的工業、科學、醫療、軍用的電磁輻射設備,以及電火花點燃內燃機為動力的機器、車輛、船舶、家用電器、辦公設備、電動工具等,都會產生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電磁輻射。其中,大部分是電磁脈衝輻射。
現代戰場的電磁環境是各種電磁能量共同作用的複合環境,既有自然電磁干擾源,如雷電、靜電等,又有強烈的人為干擾源,如各種功率的雷達、無線電通信、導航、計算機以及與之對抗的電子戰設備、新概念電磁武器等。因此,戰場電磁環境比平時要複雜得多,高技術條件下的戰場電磁環境效應主要由各類電磁脈衝場構成。
如此說來,沒有蘑菇雲的人類巨災――電磁脈衝災害,有自然的和人為的兩大類。和平時期,各種自然和人為的電磁脈衝危害時時發生。全球每年因雷電電磁脈衝導致信息系統癱瘓等事故頻繁發生,從衛星通信、導航、計算機網路乃至家用電器都會受到雷電災害的嚴重威脅。僅上海市1999年由於雷電所造成的損失就超過2億元。
核電磁脈衝是核爆炸產生的強電磁輻射,核電磁脈衝的破壞力十分巨大。一些國家的核試驗中,核電磁脈衝能量侵入電子、電力系統,燒斷電纜、燒壞電子設備的事例也屢見不鮮。高空核爆炸產生的電磁脈衝危害,比地面和地下核爆炸更大,核電磁脈衝強度大、覆蓋區域廣。
由於大氣的衰減作用,高空核爆炸產生的熱、衝擊波、輻射等效應,對地面設施的危害範圍都不如電磁脈衝效應大,100萬噸當量的核武器在高空爆炸時,總能量中約萬分之三以電磁脈衝的形式輻射出去。隨著核技術的發展,已開發國家已研製出核電磁脈衝彈,增強了電磁脈衝效應,而削弱了衝擊波、核輻射效應,電磁脈衝的破壞力明顯增大。
電磁脈衝彈 - 美國“第二核子彈
人類研製電磁脈衝武器起始於20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90年代進入實用化階段。
1985年,美國在制定“戰略防禦倡議”計畫時,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為其空間武器的主攻項目,重點研究其殺傷機理。1987年,美國國防部提出“平衡技術倡議”計畫,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其五大關鍵技術之一。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在E-8“聯合星”飛機攜帶和使用電磁脈衝武器。美國和俄羅斯小型化電磁干擾機,可被常規兵器投擲到敵方,不僅可損傷敵方指揮控制系統,而且直接影響精確制導武器和信息化單兵的作戰效能。1992年7月,美國國會總審計局向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提交《國防基礎技術、軍用特殊技術依賴外國帶來的風險》報告,提出未來先進武器最關鍵的6項技術,其中包括高功率微波武器。美國海陸空三軍還分別制定了高功率微波武器發展計畫。
1993年,美國進行了代號為“豎琴”的電磁脈衝武器實驗,天線群向電離層發射電磁脈衝,阻斷通信和摧毀來襲飛彈。1996年,美國一國家實驗室研製出手提箱大小的高能電磁脈衝武器,以及可裝備在巡航飛彈上的電磁脈衝武器,其有效作戰半徑達10公里。
1998年,俄羅斯發明了重8公斤的小型強電流電子加速器,爆炸時發出X射線、高功率微波,可破壞電子設備。
1999年3月,美國在對南聯盟的轟炸中,使用了尚在試驗中的微波武器,造成南聯盟部分地區通信設施癱瘓3個多小時。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於2003年3月26日,用電磁脈衝彈空襲伊拉克國家電視台,造成其轉播信號中斷。
除俄羅斯和美國外,英、法、德、日等國家,也都在進行高功率微波武器的開發。有國際軍事專家分析認為,海灣戰爭中,伊拉克之所以被動挨打,重要原因是指揮控制系統和防空設施遭到破壞,喪失電磁環境控制權。
有分析認為,美軍更強大的敵人,暗指俄羅斯和中國。不過,也可能是指包括俄中在內的所有一切的潛在敵手,像當年美國最先研製出核子彈一樣,他們要威懾的是一切對手,這是美國在新世紀裡,想長期保持自己一超獨霸的另一“殺手鐧”。
電磁脈衝彈 - 沒有電磁防護等於裸露胸膛
電磁脈衝炸彈的打擊目標與傳統核子彈有很大不同。它的攻擊目標有三類:一是軍用和民用電子通信和金融中心,如指揮部、軍艦、通信大樓和政府要地等;二是防空預警系統;三是各類飛彈和飛彈防護系統。
美國和前蘇聯在研究和發展電磁脈衝武器時,都十分重視武器裝備電磁環境效應和防護加固技術的研究。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發布命令,強調核電磁脈衝的嚴重威脅,要求每開發一種武器,必須考慮電磁脈衝防護能力。為此,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科特蘭、亞利桑那州等地,建立了十餘座電磁脈衝場模擬器。台灣軍方在強化電子戰攻擊能力時,重視電磁脈衝防護研究。據台灣媒體披露,台“國防部”於2001年,投資7.8億元新台幣,用於“電子戰及資訊戰裝備”規劃,其中包括“資安計畫”與“脈護計畫”。“脈護計畫”主要針對來自對手的電磁脈衝武器“硬殺傷”,防護台軍重要軍事設施、戰略民用設施和“政府”重點建築設施等。
從20世紀60年代起,一些國家開始核電磁脈衝特性研究,陸續取得一定進展。但是,對電磁防護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電磁兼容範疇內,未重視電磁脈衝防護。至今,這些國家的絕大多數軍用、民用電子設備未採取電磁脈衝防護措施,有的甚至無任何強制性出廠檢驗標準和設施,其整體水平至少落後美國和俄羅斯20年左右。
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在軍事強國的電磁脈衝武器的打擊面前,早已敞開了胸膛。一旦這些國家的政府機構、金融中心、通信網路、廣播電視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系統和軍事設施,受到強電磁脈衝打擊時,不可避免地出現大範圍癱瘓或損壞,國民經濟和社會秩序難以正常運行。
1961年10月31日,蘇聯在新地島上空35千米處進行空爆核試驗,不料氫彈不僅毀滅爆心附近的一切,還對數千千米範圍內的電子系統產生衝擊,蘇軍地面的防空雷達被燒壞,無法探測空中的飛行目標;數千千米長的通訊中斷,部隊1個多小時處於無法指揮狀態。無獨有偶,1963年7月9日,美國在太平洋的強斯頓環礁上空400千米處進行空爆核試驗後,距強斯頓環礁1400千米之遙的檀香山卻陷入一片混亂。防盜報警器響個不停,街燈熄滅,動力設備上的繼電器一個個被燒毀……
當時人們並不能解開這個謎。後來經過幾年的研究,才發現這是氫彈爆炸所產生的電磁脈衝造成的惡果。核子彈爆炸會產生衝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和放射性污染四種效應,而氫彈爆炸又增加了另一種效應,即電磁脈衝。
氫彈爆炸時,早期核輻射中的α射線會與周圍介質中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激發並產生高速運動的電子(康普頓效應),大量高速運動的電子形成很強的電場。在爆心幾千米範圍內電場強度可達到每米幾千伏到幾萬伏,並以光速向四周傳播。它的作用範圍隨著爆高的增加而擴大。當量1000噸的氫彈如在40千米高空爆炸,可影響整個歐洲。
美國軍事專家看到了這種由核爆炸產生的瞬時電磁脈衝的軍事價值,開始不遺餘力地研究如何增強核爆炸時產生的電磁脈衝效應而抑制其他幾種效應,他們把這種能產生強大電磁脈衝的武器稱為電磁脈衝彈。
電磁脈衝彈增強了電磁脈衝效應,而減少其他四種效應,是一種"乾淨"的核武器,它屬於第三代核武器。與雷達或雷電的電磁脈衝相比,核電磁脈衝有作用範圍廣、電場強度高、頻率範圍寬和作用時間短等特點。電磁脈衝彈對人員和非電子武器裝備並沒有什麼危害和破壞作用,只對電子設備、線路和電子元件進行破壞和干擾,所以是一種毀物而不傷人的非致命性武器。它產生的強大脈衝可通過天線、動力線、電訊線路和金屬管道等渠道進入電子設備,使無防護的電子元件暫時失效或完全損壞,使計算機中的存儲器喪失記憶能力,使整個網路無法繼續工作,從而使整個作戰系統陷於癱瘓,給敵方以致命的打擊。核電磁脈衝所占據的頻率範圍非常廣,從低頻到超高頻,可以覆蓋現代電子設備所使用的全部工作頻段,使通訊中斷,或引起工作紊亂,控制失靈。這種專門破壞計算機網路和電子戰設備的電磁脈衝彈,對計算機網路、通信指揮系統、雷達系統的破壞將是摧毀性的。
據有關資料報導,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製成功了一種大小如手提箱那樣的裝置,它可以產生強大的電磁脈衝。美軍構想,由突擊隊員潛入敵國,把這種裝置放在建築物內,將其遙控引爆以破壞所有電子設備,造成混亂。也可將此作為武器射至敵國,摧毀其電子戰系統,破壞通信設施,影響精確制導武器發射。
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套用正在引起一場深刻的軍事革命,計算機網路和其他電子設備在給現代軍事機器注入強大生命力的同時,也使其自身成為重要的攻擊目標。在未來的信息戰中制電磁權、制網路權的爭奪將會異常激烈,對計算機網路和電子設備的防護將成為21世紀軍事對抗的焦點之一。電磁脈衝彈作為一種使用簡單、效果顯著的"硬"殺傷武器,將成為未來信息戰的利刃。
衝擊波彈:它是一種小型氫彈,採用了慢化吸收中子技術,減少了中子活化削弱輻射的作用,其爆炸後,部隊可迅速進入爆炸區投入戰鬥。衝擊波彈是以衝擊波效應為主要殺傷破壞因素的特殊性能氫彈,又稱弱剩餘輻射彈。與中子彈正相反,衝擊波彈是在核爆炸時增強其衝擊波效應,同時削弱核輻射效應。
衝擊波彈
武器簡介以衝擊波效應為主要殺傷破壞因素的特殊性能氫彈。與三相彈相比,其顯著特點是降低了剩餘放射性沉降的生成量。它的確切名稱應為減少剩餘放射性彈或簡稱RRR彈。
美國1956年便進行了旨在降低放射性沉降的氫彈試驗。1980年,宣布研製成功衝擊波彈,並稱這種核彈的放射性沉降要比同威力純裂變武器降低一個數量級以上,且光輻射效應的破壞作用也顯著減少。衝擊波彈屬於戰術核武器,其殺傷破壞作用與常規武器相近,能以地面或接近地面的核爆炸摧毀敵方堅固的軍事目標,且產生的放射性沉降較少,爆炸後不久,己方部隊即可進入爆區。因此適合在戰場上使用。
衝擊波 40%-60%
熱輻射 30%-50%
原始粒子輻射 4.9%
核電磁脈衝 0.1%
殘留放射性(放射性塵埃) 5%-10%
能量以何種形式被釋放還要仰賴武器的設計以及爆炸時的環境。放射性塵埃的能量釋放是持續的,而其他三種都是立即的短暫的爆發。
這最初三種機制釋放的能量根據炸彈的尺寸而有區別。熱輻射機制相對於距離衰減最緩慢,所以越是大當量的核彈,這種機制就越顯得重要。粒子輻射被大氣強烈吸收,所以他只在小威力的爆炸中體現出重要性。而衝擊波效應的衰減,是介於上述二者之間的。 在爆發的一瞬間,核裝藥在一微秒內達到平衡溫度。在這一時刻,大約75%的能量都以熱輻射形式,特別是以軟X射線的形式存在,而其他的殘餘能量則都表現為武器碎片的動能。接下來,這些軟X射線和碎片怎樣與周圍媒質作用就成為衝擊波和光以及粒子之間怎樣分攤能量的決定因素。總的來說,若是在爆心周圍物質很密集,那么它們將非常有效的吸收能量,衝擊波的強度將會被加強。
當爆發在接近海平面的大氣中進行時,絕大多數的軟X射線將在數英尺內被吸收。一些能量轉而形成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波段的輻射,但更多的被用來加熱空氣,形成火球。 在高空的爆發中,由於空氣密度的降低,軟X射線更趨向於行走更長的距離,在它們終究被吸收後,只有更少量的能量用來推動衝擊波(海平面的50%或更少),而剩餘的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熱輻射。
當量:核武器的爆發的主要機制(衝擊波和輻射)所造成的效果可以和傳統炸藥相比較。主要的不同是,核武器的能量釋放更迅速也更強烈。因此,人們常用同等爆炸威力的黃色炸藥(三硝基甲苯/TNT)的質量來衡量。
衝擊波彈的核心(扳機)是低當量小型核子彈,外殼採用硼或含氫的材料作為反射阻尼層,使核子彈裂變反應放出的中子減速並被硼或氫吸收而轉化成衝擊波和光輻射,而使衝擊波(超壓)成為主要殺傷破壞因素。其當量一般在千噸TNT以下。美國於1980年宣布已研製成功衝擊波彈,其當量小到10噸級,大到1000噸級。在美國核武庫中,已經裝備了一定數量的衝擊波彈。
衝擊波彈的殺傷破壞作用與常規武器相近,能以地面或接近地面的核爆炸摧毀敵方較堅固的軍事目標等,且產生的放射性沉降較少,核爆炸後部隊即可進入核爆區,因而作戰運用十分方便。它是一種戰役戰術核武器,用於攻擊戰役、戰術縱深內重要目標,例如地面裝甲車隊,集結部隊、飛機跑道、港口、交能樞紐、電子設施,也可炸成大彈坑或摧毀重要山口通道以阻止敵軍前進。
以對人員殺傷為例,衝擊波效應主要以超壓的擠壓和動壓的撞擊,使人員受擠壓、摔擲而損傷內臟或造成外傷、骨折、腦震盪等。一枚1 000噸級當量核彈頭低空(60~120米)爆炸時,人員致死和重傷立即喪失戰鬥力的範圍分別是260米和340米。
中子彈
武器簡介中子彈(neutronbomb)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的低當量小型氫彈。只殺傷敵方人員,對建築物和設施破壞很小,也不會帶來長期放射性污染,儘管從來未曾在實戰中使用過,但軍事家仍將之稱為戰場上的“戰神”──一種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戰術武器。一般氫彈(三相彈)由於加一層貧鈾(鈾-238)外殼,氫核聚變時產生的中子被這層外殼大量吸收,產生了許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彈去掉了外殼,核聚變產生的大量中子就可能毫無阻礙地大量輻射出去,同時,卻減少了光輻射、衝擊波和放射性污染等因素。中子彈,亦稱“加強輻射彈”,是一種在氫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威力為千噸級的小型氫彈。它屬於第三代核武器。
中子彈的中心是由一個超小型核子彈作起爆點火,它的周圍是中子彈的炸藥氚和氚的混合物,外面是用鈹和鈹合金做的中子反射層和彈殼,此外還帶有超小型核子彈點火起爆用的中子源、電子保險控制裝置、彈道控制制導儀以及彈翼等。
中子彈的特點是爆炸時核輻射效應大、穿透力強,釋放的能量不高,衝擊波、光輻射、熱輻射和放射性污染比一般核武器小。
核武器都具有核輻射、衝擊波和光輻射等殺傷力。中子彈主要利用爆炸瞬間發出的高能中子輻射來殺傷人員。中子彈爆炸時,核爆炸射出的中子數比同威力的裂變彈大5-6倍,高能中子的比例也大幅增加,其核輻射效應特別大。如一枚千噸級TNT(黃色炸藥)當量(核爆能量單位)的中子彈,在距離爆炸中心800公尺處的核輻射劑量,是同當量純裂變核武器的20倍左右。
中子彈的殺傷原理是利用中子的強穿透力。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其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中子從原子核里發射出來後,它不受外界電場的作用,穿透力極強。在殺傷半徑範圍內,中子可以穿透坦克的鋼甲和鋼筋水泥建築物的厚壁,殺傷其中的人員。中子穿過人體時,使人體內的分子和原子變質或變成帶電的離子,引起人體裡的碳、氫、氮原子發生核反應,破壞細胞組織,使人發生痙攣,間歇性昏迷和肌肉失調,嚴重時會在幾小時內死亡。
中子彈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較小。一枚千噸級TNT當量的中子彈,它的核輻射對人類的瞬間殺傷半徑可達800公尺,但其衝擊波對建築物的破壞半徑只有三四百公尺。
武器發展
美國美國於1958年開始由塞姆・科恩(Samuel Cohen)著手於中子彈的研發,雖然總統甘迺迪曾反對過中子彈的發展,1962年由勞倫斯・利弗莫爾核武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首先發展成功,並在內華達州引爆。當時發展的理由是為了阻止蘇軍坦克群入侵西歐,僅使作戰人員死亡或受傷,而武器、通訊等完好如初。
1977年美軍試爆中子彈成功,在30公里以內和近距範圍,可用155毫米203毫米榴彈炮發射中子炮彈;在130公里範圍 內,可用“長矛”地地戰術飛彈攜載中子彈頭;在更遠的距離上,則可使用“潘興”Ⅱ式飛彈和“戰斧”。 卡特總統便以之為政治武器,希望逼前蘇聯裁軍,保證不侵犯西歐。但到了1978年4月,卡特在國內外各種壓力下,推遲了生產計畫,改為只生產中子彈部件。
1981年裡根時期為了加強軍備,下令生產長矛飛彈的中子彈頭和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至1983年,美國軍方共生產帶中子彈彈頭的“長矛”戰術飛彈945枚。
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稱能製造中子彈。次日巴基斯坦也表示有能力研製中子彈,
中國根據美國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公布的《考克斯報告》(Cox Report)指出,中國也應擁有中子彈的研發能力。中國的科學家王淦昌認為中國早在1970年代就有發展中子彈的能力,美國中子彈之父塞姆・科恩還拜讀過他有關於“雷射核聚變概念”的論文。
1999年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駁《考克斯報告》的記者招待會上,國務院辦公室主任趙啟正等宣布,中國在70年代和80年代先後掌握了中子彈設計技術和核武器小型化技術。
受創症狀
作為一種強輻射彈,中子彈是靠其強大的核輻射效應達到其殺傷效果的。早期核輻射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它可以穿透上千米厚的空氣層,它可以穿透人體,可以穿透相當厚的物質層。根據人們多年來對中子彈的試驗和研究,假定當量為1000噸的中子彈作用於暴露的人員身上,那么,中子彈的殺傷效應有如下標準:距爆心900米處��吸收的劑量為8000拉德,能使體力工作人員即刻永久失能;距爆心1400米處��吸收劑量為650拉德,會造成後期死亡。
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中子彈尚未在實戰中使用。理論上遭到中子輻射污染的人員,短時間內即會感到噁心,暫時(或永久)失去活動能力,相繼發生嘔吐、發燒、等症狀發生,甚至會出現休克現象,白血球明顯下降,最後導致敗血症,一周以內即行死去,慘狀難以想像。巡航飛彈攜載中子彈頭,也可用重力炸彈或滑翔炸彈攜載中子彈,由飛機投擲。
武器結構
中子彈的構造
一般氫彈由於加一層鈾-238外殼,氫核聚變時產生的中子被這層外殼大量吸收,產生了許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彈去掉了外殼,核聚變產生的大量中子就可能毫無阻礙地大量輻射出去,同時,卻減少了光輻射、衝擊波和放射性污染等因素。
中子彈的內部構造大體分四個部分:
彈體上部是一個微型核子彈、上部分的中心是一個亞臨界質量的鈽-239,周圍是高能炸藥。下部中心是核聚變的心臟部分,稱為儲氚器,內部裝有含氘氚的混合物。儲氚器外圍是聚苯乙烯,彈的外層用鈹反射層包著,引爆時,炸藥給中心鈽球以巨大壓力,使鈽的密度劇烈增加。這時受壓縮的鈽球達到超臨界而起爆,產生了強γ射線和X射線及超高壓,強射線以光速傳播,比核子彈爆炸的裂變碎片膨脹快100倍。當下部的高密度聚苯乙烯吸收了強γ射線和X射線後,便很快變成高能電漿,使儲氚器里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高溫高壓,引起氘和氚的聚變反應,放出大量高能中子。 鑒於中子彈具有的這一特性,如果廣泛使用中子武器,那么戰後城市也許將不會像使用核子彈、氫彈那樣成為一片廢墟,但人員傷亡卻會更大。
鈹作為反射層,可以把瞬間發生的中子反射擊回去,使它充分發揮作用。同時,一個高能中子打中鈹核後,會產生一個以上的中子,稱為鈹的中子增殖效應。這種鈹反射層能使中子彈體積大為縮小,因而可使中子彈做得很小。
區別
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為主要殺傷因素,相對減弱衝擊波和光輻射效應的一種特殊的小當量戰術核武器。由於中子彈和氫彈都是利用熱核反應的原理,所以,我們可以把中子彈看成是一種經過改進的加強輻射的小型氫彈。中子彈的結構與氫彈相似,但它不是一種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而是作為戰術核武器設計的。雖然它對建築物和軍事設施的破壞很有限,但能夠對人造成致命的傷害。一顆1000噸級的中子彈在120米高空爆炸,離爆心2公里範圍內的人員即使不會當即死亡,也會在一天到一個月後死於放射病。與核子彈和氫彈等核武器相比,中子彈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早期核輻射效應強。核子彈和氫彈會毀滅對方,但對使用者本身也沒有太多的實際利益。中子彈卻能夠有效地克服上述缺點,它爆炸時早期核輻射的能量則高達40%。這樣,同樣當量的核子彈與中子彈相比,中子彈對人員的殺傷半徑要比核子彈大得多。
二是爆炸釋放的能量低。當核武器的當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衝擊波、光輻射的破壞半徑就必定會大於核輻射的殺傷半徑。所以,中子彈的當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正是因為中子彈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較低,它只能是作為戰術核武器套用於戰場支援作戰中。也正因為如此,中子彈這個神秘的殺手才有了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才比其它核武器具有更多的實用價值。
三是放射性沾染輕,持續時間短。由於引爆中子彈的裂變當量很小,所以,中子彈爆炸造成的放射性沾染也很輕。據報導,美國研製的中子炮彈和中子彈頭,其聚變當量約占50%到74%,所以,中子彈爆炸時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沉降物。通常情況下,經過數小時到一天,中子彈爆炸中心地區的放射性就已經大量消散,武裝人員即可進入並占領遭受中子彈襲擊的地區。強輻射可穿透厚鋼板:中子彈仍具有放射性凡是擁有氫彈技術的國家都有能力製造中子彈。這主要是因為中子彈在本質上仍是一種氫彈,中子彈的爆炸原理與氫彈的爆炸原理是相同的。
爆炸原理
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因素的強輻射戰術核子武器,實際上它是一種靠微型核子彈引爆的超小型氫彈,它的彈體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上部是一個微型核子彈扳機,其中心是一個引爆中子彈用的微型核子彈(只有幾百噸的TNT當量),用鈽-239做為核原料,因為鈽比鈾原料能釋放更多的中子,可使中子彈達到小型化,下部中心是核聚變的心臟部分,稱為儲氚器,內部裝有氘氚的混合物,外圍是聚苯乙烯,中子彈的外層用鈹反射層包著,而沒有一般氫彈所有的鈾-238外殼,這樣子高能中子便可自由逸出,同時放射性污染的範圍相對也比較小。引爆時彈體上部的高能炸藥最先引爆,給予中心鈽球巨大壓力,使鈽的密度劇烈增加,當受壓的鈽球達到超臨界狀態時就會爆炸(裂變),產生強γ射線、χ射線和超高壓,以光速傳播,彈體下部的高密度聚苯乙烯吸收了強γ射線和χ射線後,會很快的變成高能電漿,使儲氚器里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超高溫高壓,引起氘和氚的聚變反應,從而釋放出大量的高能中子,這些高能中子到達彈體外部的鈹反射層後,會立即反射回來,並產生鈹的增殖效應,即一個高能中子擊中鈹核後,會產生一個以上的中子,從而有利於氘和氚發生更完全的聚變反應,鈹的這種增殖效應,使得中子彈的體積大為縮小,一般直徑只有200毫米,彈長560毫米,中子彈的爆炸能由聚變反應產生,並主要以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釋放,在其爆炸過程中,中子流的能量占總能量的80%左右,因此核污染較小,殺傷劑量較大。
爆炸特性
爆炸釋放的能量低:當核武的當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衝擊波、光輻射的破壞半徑就必定會大於核輻射的殺傷半徑,所以中子彈的當量不可能太大,正是因為中子彈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較低,它可以作為戰術核武套用於戰場上,也正因為如此,中子彈才比其它核子武器具有更大的實用價值。
放射性污染小、持續時間短:由於引爆中子彈用的核子彈的裂變當量很小,所以中子彈爆炸後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小,據報導美國研製的中子炮彈和中子彈頭,其聚變當量約占50%到75%,因此中子彈爆炸時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沉降物,在一般的情況下,經過數小時到一天的時間,中子彈爆炸中心地區的放射性污染就已經大量消散,人員即可進入並占領該地區。
武器防護
幾厘米的水層可衰減一半輻射:從防護原理上講,如水、木材、聚乙烯塑膠等都能較好地慢化並吸收中子。例如,把鉛加入含氫的聚合材料中, 就可以增加防護能力。另外,在含氫的聚合材料中加入硼,就可以部分阻擋輻射,從而減少對人的傷害。 各種物質對核輻射都有一定的衰減作用。例如,4-6厘米厚的水就可以將中子的輻射強度衰減到一半;1米厚的土壤就能使核輻射衰減2個數量級。在一次核試驗中,有一個鋼筋混凝土工事,復土厚2.5米,混凝土厚0.3米,地面早期核輻射劑量達56000拉德,工事內的劑量僅0.29拉德。因此,只要構築一定的工事進行適當的防護,人體受到中子彈輻射的危害將會大大減少。
在一些緊急情況下,當發現中子彈的閃光後,暴露的人員應迅速進入工事,或利用地形地物如溝谷、崖壁、涵洞等進行遮蔽。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吸收的劑量。當然,一旦得了放射病,還應該及早進行治療。
裝甲車的塗層防護:人們針對中子彈的特點,在坦克內部鑲上一層特殊的襯裡,或在裝甲中間加上特殊的夾層。據報導,4厘米厚的塗層就可以使坦克的防護能力提高到原來的4倍。 當然,即使採用了上述措施,也難以將中子彈的輻射殺傷降低到核子彈的水平。
電漿武器的情況可能更原始。核爆炸形成的火球,內部物質的中子被電離,這些中子、剝離了電子的離子流和電子組成電漿,猶如恆星一樣在幾秒內火球急劇膨脹,溫度急降以至熄滅。由於火球向四周膨脹,能量損失很快,如一個100萬噸當量的核彈在大氣層爆炸,火球半徑可達1000公尺,但很快就會消失。如果把電漿的火球沿著特定方向發射,就能摧毀遠距離的目標,十分適用於外太空作戰。其難題除了把核彈能量化為電漿外,更難的是如何以特定方向射向目標,因此這是最難、最沒有把握製成的核武器。目前俄羅斯在這方面的進展較大,未聞中國以開始實質性的研究工作;但以中國在21世紀的太空發展進度而言,不能排除將來會加強發展電漿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