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衛生革命

第一次衛生革命

第一次衛生革命是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展開的,是19世紀後半葉從歐洲開始的,通過控制傳染源、預防接種、改善環境等措施,以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基本

第一次衛生革命是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展開的,是19世紀後半葉從歐洲開始的,通過控制傳染源、預防接種、改善環境等措施,以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情況

目標:以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以及營養不良症為主要防治對象。

結果:疫苗、抗菌素、殺蟲劑、消毒劑相繼發明;改善了生活環境。

在人類種族繁衍和社會發展史上,曾經受到了鼠疫、霍亂、天花等烈性傳染病的困擾,開始一直處於束手無策、坐以待斃的境地,顯得十分無能為力。其中讓人類飽受死亡折磨的當屬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死亡總數近一億人;第二次大流行歐洲死亡2500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第三次大流行全球死亡達千萬人以上。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

面對鼠疫等烈性傳染病的肆虐,人類掀起了第一次衛生革命浪潮。藉助於生物醫學的迅猛發展,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制定國家衛生措施和環境衛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和生物製品製備,推行廣泛的免疫接種計畫,以及消毒、殺蟲及滅鼠計畫,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成效。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50年代,僅僅半個世紀,人類就在地球上消滅和基本控制了天花、麻風、鼠疫、霍亂等烈性傳染病,在與這些瘟疫的鬥爭中大獲全勝。隨著長期籠罩歐洲的一個傳染病圈的消失,人類第一次衛生革命首先在已開發國家完成,繼而把勝利成果推向廣大的第三世界。

歷史

鼠疫大流行

描寫歐洲中世紀電影《黑死病》 描寫歐洲中世紀電影《黑死病》

第一次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幾乎殃及當時所有著名國家。這次流行持續了五六十年,流行最盛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一億人。這次大流行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其起源眾說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續近三百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兩千五百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義大利和英國死者達其人口的半數。據記載,當時倫敦的人行道上到處是腐爛發臭的死貓死狗,人們把它們當作傳播瘟疫的禍首打死了。然而,沒有了貓,鼠疫的真正的罪魁禍首——老鼠,就越發橫行無忌了。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兩千人,一個月後竟達八千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歷史上稱“倫敦大火災”),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歷史上稱為“黑死病”的那一次。

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這次流行的特點是疫區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家養動物中也有流行。

當鼠疫在歐洲各地蔓延時,依文化不同人們想出了各種方法企圖治癒或緩和這種令人恐懼的症狀,使用通便劑、催吐劑、放血療法、煙燻房間、燒灼淋巴腫塊甚至把乾蛤蟆放在上面,或者用尿洗澡。當時法國的一位醫生曾經誇口自己的醫術如何高明,通過17次放血療法終於治好了一位律師朋友的病。“倘若要是他落入什麼江湖醫生之手,恐怕早就一命嗚呼了。”他對一位朋友誇口道。而法國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外科醫生古依-喬亞克則建議,醫生可以通過凝視受害者的簡單方法來捉住疾病。而宗教則把瘟疫發生的原因歸結為是由於人類自身的罪孽引來了上帝的憤怒。在德國一些狂熱的基督徒認為是人類集體的墮落引來了憤怒神明的懲罰,他們穿過歐洲的大小城鎮遊行,用鑲有鐵尖的鞭子彼此鞭打,不斷地哼唱著“我最有罪”。而在德國的梅因茲,有1.2萬猶太人被活活燒死。在斯特拉斯堡則有1.6萬猶太人被殺。

面對瘟疫,米蘭大主教無意中找到了一種阻擋瘟疫蔓延的有效辦法:隔離。當瘟疫快要蔓延到米蘭時,大主教下令,對最先發現瘟疫的三所房屋進行隔離,在它們周圍建起圍牆,所有人不許邁出半步,結果瘟疫沒有蔓延到米蘭。在隨後的幾百年中,地中海沿岸,“隔離”已經成為了人們司空見慣的事情。

霍亂流行

第一次始於1817年,當時霍亂起於印度,傳到阿拉伯地區,然後到了非洲和地中海沿岸歐洲邊境;

第二次在1826-1837年,從阿富汗分三路穿過俄羅斯到達德國,又從德國帶到英國東北的森德堡。至少有14萬人死亡,一些小村莊幾乎全村覆滅。1832年被愛爾蘭僑民傳到加拿大,在同一時候又達到美國;

霍亂防治常識 霍亂防治常識

第三次流行時間特別長,1846-1863年,1848年到達北美並波及整個北半球;20年不到,霍亂就成了“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紀世界病”;第四次世界性大流行是在1865-1875年,通過一艘從埃及到英國的航船流傳開來的;

第五次和第六次分別發生在1883-1896年和1910-1926年。

從1817年到1923年的百餘年間,霍亂6次大流行,造成損失難以計算,僅印度死者就超過3800萬。

1961年後霍亂又開始第7次大流行。這次起於印度尼西亞,然後傳到亞洲其他國家和歐洲;1970年進入非洲,百年不見霍亂蹤影的非洲從此深受其苦。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說,2001年非洲霍亂患者占了全球的94%;1991年霍亂襲擾拉丁美洲,一年內就造成40萬病例和4000名死者,僅秘魯經濟損失就達7.7億美元。

霍亂的滋生地是印度。在古代,由於交通限制,醫學史家形容“霍亂騎著駱駝旅行”。19世紀初期,霍亂還只局限在當地。此後,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打開了歷史性的霍亂封鎖線。對於19世紀初的人類來說,這種可怕瘟疫發生、傳播和控制都是一個謎。每天,在英國的城市和鄉村,都有靈車不斷地往墓地運死人,工廠和商店裡沒有人的活動,人們到處尋找藥物,作最後無力的掙扎。宗教領袖們把病魔的蔓延看作上天對“人類的傲慢”所作的懲罰,許多人為自己的“罪孽深重”而祈求寬恕。當患者從腸痙攣到腹瀉,到嘔吐、發燒,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後面臨死亡時,人們能夠感受到的,除了恐懼,還是恐懼。

然而,在第五次霍亂到達了埃及時。當時應埃及政府邀請德國細菌學家科勒在當地進行了研究,發現了霍亂的致病菌——“逗號”桿蓖即霍亂弧菌,1905年他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並逐漸總結出:霍亂之所以多年後捲土重來與環境惡化、衛生設施落後、居住條件惡劣、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主要在於它缺少清潔飲用水。

現有的霍亂疫苗只對部分人有效,並且由於疫苗有毒副作用,一些國家禁止使用。但霍亂不算最可怕的傳染病,目前全球每年新增大約30萬起霍亂病例,病死率僅1%。霍亂很容易防治,只要不飲污水、不吃生冷不潔食物就不會感染。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之一。自古以來,印度恆河三角洲是古典生物型霍亂的地方性流行區,有“人類霍亂的故鄉”之稱。從1817年至1923年的百餘年間,共發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曾波及我國。

1992年10月,由非O1群的一個血清型——O139霍亂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亂席捲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某些地區,至1993年4月已報告十萬餘病人,現已波及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我國,有取代埃爾托生物型的可能,有人將其稱為霍亂的第8次世界性大流行。

鼠疫、霍亂等傳染病的流行,也催生了許多優秀的文藝作品。如《屋頂上的輕騎兵》,法國作家讓·齊奧諾著作。小說描寫一個逃亡的義大利輕騎兵上校來到法國南部,正趕上一場蔓延的霍亂,也邂逅了一位高貴美麗的法國少婦,兩人開始了千里同行的旅途。途中到處碰到官兵對感染者的追殺。兩人在患難中漸生微妙的情愫,而少婦最終還是沒能逃過瘟疫的陰影。小說後來被改編成電影,由法國著名女影星朱麗葉·比諾什主演。

此外,文學史上也不乏有為了躲避瘟疫而寫出來的文學名著。眾所周知,《十日談》就是通過躲避黑死病的10個青年男女所講述出來的故事構成的。無獨有偶,1830年秋天,由於霍亂流行,普希金被困在父親的領地波爾金諾達3個月之久,得以安心寫作,結果完成了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高加索的囚徒》、《茨岡》和一系列抒情組詩,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在18世紀前後,歐洲各國積極加強基礎衛生設施的建設,如上下水道的改進,並且重視對垃圾的處理,加上普遍進行殺蟲和消毒,使鼠疫等一度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傳染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現在,鼠疫等傳染疾病在已開發國家已基本消失,只是在非洲貧困地區還時有發生,可以說第一次衛生革命已經取得了勝利。

天花

天花的流行。在人類歷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亂等瘟疫都留下了驚人的死亡數字。曾經每年奪走300萬至400萬條人命。

最早有紀錄的天花發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為是天花皮疹的跡象。最後有紀錄的天花感染者是1977年的一個醫院工人。198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人類成功消滅天花。這樣,天花成為最早被徹底消滅的人類傳染病,同時,人類對天花的了解也是最少的。

從最初出現到被徹底滅絕,伴隨著天花3千多年的歷程發生了太多的故事。清朝的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與天花的關係因為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而更引起大家的興趣。順治皇帝年輕有為,但早早傳位於年僅8歲的康熙,其中原因眾說紛紜。有說順治皇帝是看破紅塵,出家五台山,後來成了高僧。有說是天花使順治皇帝英年早逝。而至於當時年幼的康熙何以脫穎而出坐上了皇位,更是與天花息息相關。清朝初期,滿人入關不久,氣候的變化,加上與漢人交往增多,得天花者很多,皇室也未能倖免。有了順治早逝的前車之鑑,已經感染過天花的康熙在皇位的競爭中占有了優勢。

不管這些歷史的故事是真是假,天花曾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是可以想像的。因此,在天花已經銷聲匿跡的今天,了解天花病毒仍然必要。

天花由同名病毒——天花病毒引起。

天花之所以在歷史上造成如此之大的傷害與天花的特性密切相關。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而且是通過空氣傳播,傳播速度驚人。帶病毒者在感染後1周內最具傳染性,因其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天花病毒。但是直到病人結疤剝離後,天花還是可能透過病人傳染給他人。

感染天花病毒後的潛伏期平均約為12天(7-17天)。感染後的初期症狀包括:高燒、疲累、頭疼及背痛。2-3天后,會有典型的天花紅疹明顯地分布在臉部、手臂和腿部。在發疹的初期,還會有淡紅色的塊狀面積伴隨疹子而出現。病灶在幾天之後開始化膿,直到第2個星期開始結痂。接下來的3-4周慢慢發展成疥癬,然後慢慢剝落。

天花病毒有不同的品種,對人類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感染。大多數的天花患者會痊癒,死亡情形常發生在發病後1或2周內,約有30%的死亡率。

牛痘接種法的創始人愛德華·詹納 牛痘接種法的創始人愛德華·詹納

到目前為止,對天花還沒有確定有效的治療方法。感染天花的病人通常是以支持療法進行治療,例如靜脈注射電解質、營養品或以藥物控制高燒或疼痛,同時也會以抗生素來預防感染天花病毒後隨之而來的細菌感染問題。採用接種的方法來預防天花由來已久。中國歷史上的名醫孫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瘡中的膿液敷著在皮膚上來預防天花。到明代以後,人痘接種法盛行起來。1796年,英國鄉村醫生愛德華·詹納發現了一種危險性更小的接種方法。他成功地給一個8歲的男孩注射了牛痘。現在的天花疫苗也不是用人的天花病毒,而是用牛痘病毒做的,牛痘病毒與天花病毒的抗原絕大部分相同,而對人體不會致病。

應該引起注意的是: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已經根除了超過20年的天花可能會因為生物恐怖攻擊而捲土重來。如果任何國家發現天花,那將是國際緊急事件,他還要求獨立的專家委員會向衛生組織提供處理天花的建議。世界衛生組織已設立了一個小組,包括曾參與根除天花行動的人員,為各國提供諮詢。此外,這個小組也開始與製藥商進行接洽,以便了解多少廠商願意生產天花疫苗。

衛生革命

新中國在解放初期開展的秋季種痘、消滅了性病以及愛國衛生運動的巨大成果,是第一次衛生革命勝利的典範。我們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消滅了天花之前16年就消滅了天花;我們在解放初期就消滅了性病。剛剛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在“動員起來,講究衛生”的號召下 ,一舉粉碎了敵人細菌戰爭,有效地控制了多種烈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創造了人間奇蹟。國際知名科學家組織的調查團在《新中國保健事業和衛生運動的備忘錄》中評價說:“中國所進行的衛生教育運動,其範圍之廣泛也許是舉世無雙的”,“這個運動是受五萬萬人民全心全意支持的,這樣規模的衛生運動是人類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像這樣就能用很簡單的方法得到不可置信的結果”,“他們就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衛生宣傳工作,經驗證明這樣做是完全能解決問題的”。通過第一次衛生革命,我國的疾病譜、死因譜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因傳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數已大大減少。這就是說,我國死亡順位已接近西方已開發國家,我國目前總死亡率中約有一半是因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