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圖書品相:10成品相
圖書類別:語言、文字
圖書標籤:漢字 上海書店出版社 符號 上海書店 饒宗頤
上書時間:2009-02-23
出版時間:2000-03
開本:大32開 頁數:189頁
裝訂:平裝
內容提要:
本書多方追溯漢字演化的軌跡,並與腓尼基字母、蘇美爾線形文等古文字作比較,從全新角度探索漢字起源問題。作者指出中國歷來的“書同文”政策使語、文分離,文字不隨語言而變化,而且漢字結合書、畫藝術與文學上的形文、形聲的高度美,造成漢字這一枝大樹卓然兀立於世界文化之林。文字、文學、書法藝術的連鎖關係構成漢文化的最大特色。作者還揭示了漢字未形成初期陶器上的大量線形符號反映了古代閃族人使用字母並嘗試採擇陶上符號以代替借用契形文的雛型字母之特殊觀象,從而提出了字母出自古陶文的“字母學假說”。作者更指出不使用字母是中國古代就做出的明智選擇。本書不向香港、澳門及國外地區發行。作為“業精六學,水備九能”的國際漢學界公認的大師,饒宗頤先生被論者稱為“無愧於當今漢學界導引先路的學者”之榮冕。因其博古通今,中西融貫,既具有中國傅統文化的深厚根柢,又旁通西方治學門徑,故而在被稱為世界顯學的甲骨學、敦煌舉、簡牘學,以及中外交通史方面都有獨創性的貢獻,尤以古代文字學研前獨深。本書為其數十年研究積累之成果。
目錄:
引言上篇
前論 論陶符涵義推測的困難及研討的方案——如何以後證前
陶符、圖案與初文
關於造字的傳說:倉頡與鳥跡,兼談沮誦
陶符的空間分布與南北交流
越族遷徙藍圖與陶符出土地區之對應
文字的左、右行與古代西戎
下篇
宇宙性的符號
古陶符與閃族字母——字母學的新探索
比較古符號學? ——陶符與蘇美爾古線形文的初步比較
後論 漢字圖形化持續使用之“謎”
作者介紹:
饒宗頤,大紫荊勛賢(1917年8月9日-),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生於中國廣東省潮安縣,是蜚聲國際的國學大師、漢學家,在中國研究、東方學及藝術文化多方面成就非凡。學術界稱他為“國際矚目的漢學泰斗”、“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饒宗頤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學家、教育家和書畫家,是集學術、藝術於一身的大學者,又是傑出的翻譯家。香港大學副校長曾引用余秋雨的話說:“香港如果出了一個饒宗頤,就不會是文化沙漠了。”而他又是以“辛苦待舂鋤”來謙虛地評價自己一生成就的。饒先生和季羨林齊名,學界稱南饒北季。
歷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新加坡大學中文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藝術系教授、講座教授、系主任,美國耶魯大學、法國巴黎高等研究院教授、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及人文科學研究所等客座;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偉倫講座教授,兼中國文化研究所及香港大學中文系榮謄講座教授,國務院國家古籍整理小組顧問、國內多所大學名譽顧問教授。
1962年獲法留法蘭西學院頒發漢學儒蓮獎。19BO年被選為巴黎亞洲學會榮譽會員。1982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1993年法國索邦高等研究院授予歷史性第一個華人榮譽人文科學國家博士。同年,法國文化部頒贈高等藝術文化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