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璽制度

符璽制度,歷史上各王朝,維繫其封建獨裁統治的象徵物“寶璽”,自秦始皇開始刻制後,歷朝或是傳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秦始皇創立的寶璽制度被漢高祖劉邦全部繼承下來,形成了後來所謂的“秦漢八璽制”,這一制度也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和“隋”,他們不僅繼承了秦漢的八璽制,而且連規格、名稱、紐式、文字都基本不差。直到唐朝武則天稱帝時,則獨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璽。

基本介紹

《爾雅·釋書契》云:“璽,徙也,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廢也。印,信也,所以封物為信驗也。”

周禮·掌節》也說:“璽節,古代所以持信之物也。”

可見,上古時代印章的主要功用是“以檢奸萌”,保證通訊秘密,為防偽取信而用。

符,一般用金、、竹、木等製作,中剖為二。遇有國家大事,將右符發給執行人,君主留左符,傳達命令時,以左符會合右。用時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歷代符節種類繁多,其銘文反映出當時的政治、軍事制度,所以是一宗重要的歷史文物。

進入戰國以後,各國相繼加強中央集權,推廣郡縣制,實行符璽制度,用符來控制武官,以璽來控制文官。

隨著東漢造紙術的發明以及紙張套用的迅速推廣,印章的封識作用迅速衰落,官私印章的分野日見清晰。官印是政府用於公務活動的印章,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符璽制度。由於官印代表著政府,具有對人、事、物的直接支配力,所以歷朝歷代都有相應的使用管理制度,又稱符璽制度,並且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印章的刻制、保存、使用和備案等都有嚴格的制度規範。

璽印製度

皇帝璽寶

歷史上各王朝,維繫其封建獨裁統治的象徵物“寶璽”,自秦始皇開始刻制後,歷朝或是傳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秦始皇創立的寶璽制度被漢高祖劉邦全部繼承下來,形成了後來所謂的“秦漢八璽制”,這一制度也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和“隋”,他們不僅繼承了秦漢的八璽制,而且連規格、名稱、紐式、文字都基本不差。直到唐朝武則天稱帝時,則獨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璽,而將八璽制改為九璽制,同時又將“璽”改為“寶”,從此以後各朝都稱“寶”了。北宋增至十二寶,南宋則是十七寶。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寶,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寶日常使用外,還供奉著“盛京十寶”。由此可見歷朝寶璽的數量是越來越多,而且體積也越來越大,從秦漢的方一寸二到四寸不等,唐朝的方二寸到四寸不等,直到明、清的方二寸九到五寸九不等,最大者有宋朝“定命寶”,“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天皇”的“定命寶”印面竟有九寸見方,而明朝建文帝的“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永宙永昌”,“凝命神寶”印面卻是一尺六寸九分見方,可謂是碩大無比。

中國歷史上代表其神聖權力的憑信物,就是皇帝的專用“璽印”。璽者,印也,是皇帝的印章。通常只有皇帝的印稱璽,或寶璽,皇帝的印章也有公章、私章之分,寶璽屬於公章。歷代伴隨皇帝的更替相傳承。凡是皇帝代表國家發布各種詔書及文告時,皆鈐蓋寶璽。對皇帝印章的分類、管理和使用,各個朝代都有十分嚴肅的規定。皇權更替的標誌,就是寶璽的轉移。

官員印信

一切官員都必須按照其官品、官銜以區別其用印的型質、輕重、大小和文字,藉以區分其地位的高低和規定職權的範圍。

自漢代開始,所有的官員都有印信,其質地以金、銀、銅為區別。至唐宋時,除王公親貴的印信使用金銀之外,其他各辦事部門都使用銅印,根據權能大小而規定印的大小。如宋制“諸王及中書門下印方二寸一分,樞密、宣徽、三司、尚書省諸司印方二寸。惟尚書省印不塗金,余皆塗金。節度使印方一寸丸分,塗金。余印並方一寸八分,惟觀察使塗金”。由於宋代以差遣任職為多,特別製造了奉使印及朱記,這種印不是正方形,“其制長一寸七分,廣一寸六分此外,還廣泛使用“私記”,並規定“諸寺觀及士庶之家所用私記,今後並方一寸,雕木為文,不得私鑄”。由於偽造印記盜取官物的事件增多,在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出現專門領用物品的圓形印記。印文皆用通篆籀體,賜給臣僚的印應該隨葬,以表示所受賜印記已隨本人身死而失去作用,“不即隨葬因而行用者,論如律”。 明代除正二品以上和正三品的順天、應天二府使用銀印以外,正三品以下均用銅印,並根據品級確定官印的方寸和厚度。未入流者和雜職用銅條記,是“闊一寸三分,長二寸五分”的長方形。初期,除官府常規印信之外,還有一些臨時使用的印信,如有事征伐時的將軍印,“其他文武大臣,有領敕而權重者,或給以銅關防,直紐,廣一寸九分五厘,長二寸九分,厚三分,九疊篆文,雖宰相行邊,與部曹無異”。一些佐雜和臨時差遣的職務則頒發鈐記,這樣便形成包括官印、條記、關防、鈐記在內的官印體系,再加以各衙門內書吏個人的戳記,用印製度更加完善。清代基本因循明制,不過印文改為滿漢合璧,理藩院印還有蒙古文字。清代的官印製度更為具體,“凡印之別有五,一日寶,二曰印,三日關防,四日圖記,五曰條記,各辨其質與其文而鑄焉,惟鈐記不鑄”。凡正式衙門都用官印。

符節制度

符是政治和軍事的憑證信物,它可以用於身份證明,作為出入國境、關卡、軍營、要塞的憑證,又可以作為傳達命令、調遣兵將的信物。節是君主派出的使節所持的憑信,用於代表君主出征、節制方面、監察、辦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國等重大事務的證明。

調動符節

調動符節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用作調兵,二是用於更換地方長官。這類符節在漢代稱為銅虎符和竹使符。銅虎符鑄作成伏虎形狀,中分為二,以榫相合,左符發給郡守或領兵將領,右符存放在中央。中央調動郡守和軍隊,派人執右符與執左符者相合,作為傳達命令的信物。竹使符用竹製作,用途與銅符相同,但情況沒有銅虎符緊急。魏晉以後基本因循此制,只是改為中央存左半而頒右半。

唐代用於調動的有銅魚符,“所以起軍旅、易守長”。還有一種木契,作為皇太子監國、王公大臣鎮守地方時調動軍隊的符信。為了慎重起見,唐代的符制是以右一枚配置左數枚,以便調動命令有所變更時遞次傳令使用。

宋代軍隊調動有“銅兵符”,發給諸路總管主將,調動300人以上軍隊和指揮軍事時用;另有“傳信木牌”,除作為傳達軍令之外,還可以調動300人以下的軍隊。此外還有“字驗”,是軍隊主將密定字號的身份證明;符牌使用時,要與“字驗”一同參驗。

銅兵符之制在元代以後取消,軍隊的調動主要憑皇帝詔敕和樞密院或兵部所發放的勘驗(紙文書押騎縫印,亦稱勘合),還有傳達命令之人的身份符節。明清在軍隊內有調發符牌,鐵制,上刻兩飛龍,下刻兩麒麟,上孔系以紅絲帶。

郵傳符節

郵傳符節是用於通過郵驛傳達命令的憑信。主要分兩類:一是普通郵傳,二是專使郵傳。普通郵傳是驛使和官員使用驛站車馬和住宿的憑證。如漢代的“木傳”,用木製而中剖為二,上面有御史大夫印信,並寫明該辦事務的緩急和使用車馬的等級,一半發給使用者,一半存御史府以備勘驗;使用者的一半有各郵傳的登記。專使郵傳除執有普通郵傳的憑證之外,還另有特殊明顯的標誌,以示重要和緊急。

身份符節

身份符節是作為身份證明和通行的憑證,在漢代有木製的“傳”,稱為“符傳”,用來證明身份和通行關卡。唐代發給五品以上的官員以隨身的“魚符”。宋代以後改為“字牌”。明代的武官身掛“金牌”,文官用“牙牌”,各衛所營兵有“字牌”、“勇號”。這些字牌除作為身份證明之外,也兼作為通行證明。魚符和字牌只在一定區域內使用,如果離開使用區域,則必須與符契、勘合等結合使用。

宋代還有一種“門符”,是用於出入皇城和禁城,以繒裹紙板為之,或方或圓,稱為“宮門號”。明清出入宮城則以“牙牌”為憑,上面註明執事、供事、朝參、入內府,這些牙牌“非徒為關防之具,亦以示等威之辨也”。

專使符節

專使符節是皇帝派出的欽使所持有的信物和標誌。凡持有專使符節,在外可以代表皇帝和國家。如蘇武出使匈奴,持漢節19年而不棄,作為派外專使,以其威武不屈的精神名垂青史。專使符節在國內,有代表皇帝出征、鎮守、督領和傳宣詔令的特權。漢代的專使符節是“以旄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節,將命持之以為信”。初期是用紅色,漢武帝時,因為戾太子發動宮廷政變,持赤節發兵,所以改為加黃旄。其形制是“節柄長三尺,毛三重,以旄牛為之”。東漢“以竹為節,柄長八尺,其毛三重”。

魏晉南北朝時期,專使符節有4個等級:(1)假節,可以在軍事行動中專殺犯軍令者。(2)持節,可以專殺無官位者,在軍事行動中則可以專殺二千石以下官。(3)使持節,可以專殺二千石以下官,在軍事行動中則可以專殺中二千石的官。(4)假黃鉞,可以專殺持節專使,凡持有此節者,必然是已掌握最重大權力的人,非領方面軍事和主持朝政者不能持有。

唐代的專使符節僅有兩級,一為旌,二為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宋代以後對臣下控制較嚴,專賞專罰大權不輕易下放,所以取消旌節之制,雖然還保留了專使之節,但所擁有權力的大小隻限於皇帝詔敕規定的範圍,節已經不能獨立表示其擁有權力的大小了。如明代的使節規制:“黃色三檐寶蓋,長二尺(後改為三尺),黃紗袋籠之。又制丹漆架一,以節置其上。使者受命,則載以行;使歸,則持以復命”。由於使者權力大小的不確定性,就給使者以很大的游移空間,如明代派遣出來採辦、監差的宦官,一出都門,“則欲快馬船隻,車輛裝載;差去人員,則欲廩給馬,軍民應付。式樣不過數紙,器用先如此其奢華;足跡猶未啟行,聲勢先如此其張揚;況在途之需索,到彼之供張,其熏天之勢,又豈待言而後顯哉”。到萬曆時,礦使、稅使橫行,更是害遍天下。歷代對符節的發放、使用、保管等,都儘可能制定一套較為完備的管理制度,以保證皇帝詔令和政府的政今文書,在承傳運轉過程中不發生偽冒和泄密,反映出當時文書工作的嚴謹。

璽印符節的管理制度

璽印符節作為重要的憑證,又是權力的象徵。因此,歷代在保管、使用、發放、製作等方面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秦漢時期有符節令(屬少府),主管符節事,凡遣使,掌授節。魏晉南北朝時期有符節台,或為御史台兼領,或為獨立部門。隋唐時期的符寶郎(隸門下省),掌皇帝八寶及國之符節,有事則請於內,事畢則奉而藏之。宋代的符寶郎分為內外,“應合用寶,外符寶郎具奏,請內符寶郎御前請寶、印迄,付外符寶朗承受”。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內外互相牽制,以防止一些可能發生的弊端。明代的尚寶司是獨立的部門,雖然僅是五品衙門,但掌管寶璽、符牌和印章,“稽出入之令,而辨其數,其職至近,其事至重也”。然而,“凡請寶、用寶、捧寶、隨寶、洗寶、繳寶,皆與內官尚寶監俱”。清代設鑄印局,歸禮部管轄,掌鑄寶璽及內外諸司印信,印成,交付儀制清吏司頒發。為嚴格寶璽的使用,在常行詔敕上還要經過輔政部門稽核駁正,加蓋輔政印信。如漢代加蓋丞相印,唐代加蓋中書門下印,金代加蓋尚書省印,元代加蓋中書省印,明清加蓋內閣印,都與詔敕御璽並施。為了防止擅權,明清甚至把輔政印信收歸“大內”保管,有套用印的文書,要向內請印,用畢即行送歸,“凡請印鑰必以金牌為質”。除有嚴格的請用制度外,輔政機構與內廷在使用璽印時都要分別登錄,御史定期監察檢核簿冊時,要將內外登錄相互對照,以防止任何私自啟用的行為。官印是官員任職的主要憑證之一,官印擁有者帶有委任文書到任,表明是承皇帝之命來接管本部門的工作,擁有欽授的許可權。如漢代的朱買臣被拜為會稽大守,“衣故衣,懷其印授,步歸郡邸”。當時郡吏們正在飲酒,對原本相識的寒士朱買臣並不給予禮遇,但當他們一見到印綬,便“相推排陳列中庭拜謁”。東漢以後,換官不換印,官員必須執有皇帝頒發的敕令以及主管部門發給的“官誥”或“告身”文書,才能赴任,到任後與舊任進行交接印信。只有經過交印、接印手續,才意味著完成了權力的交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