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命

語出:(1).上天預示帝王受命的符兆。《漢書·揚雄傳贊》:“ 莽 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後欲絶其原以神前事。”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素狐玄玉,聿彰符命。”《新唐書·王世充傳》:“上下篇與大王名協,明受符命,德被人間,為天子也。”(2).文體名稱。內容為述說瑞應以頌帝王功德。《漢書·揚雄傳贊》:“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舊唐書·后妃傳上·韋庶人》:“兵部尚書 宗楚格 又諷補闕 趙延禧 表陳符命,以為十八代之符,請頒示天下,編諸史冊。帝大悅,擢 延禧 為諫議大夫。”

詞語解釋

fú mìng ㄈㄨˊ ㄇㄧㄥˋ 符命 
(1).上天預示帝王受命的符兆。《漢書·揚雄傳贊》:“ 莽 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後欲絕其原以神前事。”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素狐玄玉,聿彰符命。”《新唐書·王世充傳》:“上下篇與大王名協,明受符命,德被人間,為天子也。” 胡韞玉 《詠古》:“符命紛紛豈自誣,假皇家世憶 黃 虞 。”
(2).文體名稱。內容為述說瑞應以頌帝王功德。《漢書·揚雄傳贊》:“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舊唐書·后妃傳上·韋庶人》:“兵部尚書 宗楚格 又諷補闕 趙延禧 表陳符命,以為十八代之符,請頒示天下,編諸史冊。帝大悅,擢 延禧 為諫議大夫。”

符命的文體淵源與《文選》“符命”模式

文體的符命是從作為憑證物的信符發展而來的。符命文是皇權政治的產物,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並且形成了特定的模式,本文試予論述,期方家有以教我。一、符與符命(一)符的起源、形制與功能作為一種用以體現憑證意識的人工製造物,符的起源很早。
《文選》有“符命”類。作為文體的符命由作為憑證物的信符而來。神化帝王的出生、視動物和文物為天賜吉祥、人造碑石以示符命,是製造符命的三種基本方式。符命的基本作用就是為易姓而王、鞏固皇權製造神學根據。封禪儀典的需要和士人依附心態是符命文的產生的兩大原因。一篇完整的符命文由序文、正文、頌文等三大版塊構成。序文一般從敘皇恩、頌帝德和述己憂三方面敘述符命文緣起。正文一般由溯源、頌聖兩大版塊構成。頌是司馬相如首創,內容是封禪的意義,大抵撮括前文大意而成,以四言為主,受李斯刻石文影響甚明。不過,揚雄班固對頌都棄而不取,可見他們都不以頌為符命文之所必須。

其他符命信息

王莽的祥瑞和符命

在公元元年,也就是耶穌降生的那年,王莽已經由外戚而官做到大司馬,他暗示一些人貢獻了白雉,王莽將此事報告給太后,就把白雉敬獻到死去的皇帝的廟中。一幫王莽的心腹大臣就上奏說,白雉是一種祥瑞,上天寓意王莽應該加官晉爵。
因為王莽有這愛好,下面立即就有馬屁精們張羅此事,第二年,有的地方就獻犀牛;有的地方說看見了黃龍;有的地方報告說當地甘露降,靈芝生,朱草嘉禾等祥瑞同時並至。到了公元4年 ,又有人報告說,由於皇帝、太后聖明,王莽至仁,天下太平,五穀成熟,鳳凰來儀,神爵降集,有的地方禾苗長了一丈多長,有的“一粟三米”,有的地方不下種子而長出了莊稼,有的地方沒有蠶子卻生成了繭子,甘露從天而降,醴泉自地而生,差點就說畝產十幾萬斤,放衛星上天了。王莽聽了極為受用。
王莽要當皇帝取代劉氏天下,需要合法性的依據。在君權神授的時代,不可能弄出一幫人民代表,發些金元美鈔,或者在子彈上膛的軍警們的監視下讓他們投票選舉,然後說全票當選云云。那時候合法性來自上天的授權。
到了公元5年 ,王莽可能覺得祥瑞這種含糊象徵的東西似乎已經不能明確表達天意,便更加直截了當地玩弄起了所謂的“符命”。有人報告說,有人在某個地方挖井,挖出了一塊白色的石頭,上面有紅色的文字寫道:“告安漢公莽為皇帝”。大家都說天意難違,必須讓王莽當皇帝,雖然正在當家的太后是王莽的姑姑,但是她也是漢朝劉家的媳婦,因此,到底皇帝的寶座交給自己的娘家還是交給自己的婆家,她大概也猶豫難絕,甚至有些不情願讓王莽稱帝 。但是這是滿朝已經是王莽的心腹爪牙,而他們正等著王莽當了皇帝給他們封官加爵呢 ,太后只好讓他當了一個“攝皇帝”。
公元8年,又有人報告說,某地挖井挖出了石牛,王莽派人隆重地前去迎接;也有人報告說,他晚上做了一個夢,夢中說,我是天公的使者,天公讓我來告訴你,攝皇帝很快要成為真皇帝。你不相信我,明天起來亭子中會有一個新井。這人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果然有一個新井。這年的11月 ,王莽派人迎接的石牛等被運到皇帝的宮殿前面,大臣們前去瞻仰,一陣大風之後,石頭前出現銅符帛圖,上面寫著:“天告帝符,獻者封侯”。大臣們又把這些情況給太后和王莽進行了匯報。於是大臣們紛紛請求給王莽再上封號,以後不再稱為攝皇帝,而是稱假皇帝,等等等等。
王莽需要符命,野心家需要藉此給自己謀取光陰。有個名叫哀章的惡搞家就做了銅匱,一個上面寫道:天帝行璽金匱圖,另一個寫到:赤帝璽劉邦傳予皇帝金策書,意思是上天的天意要劉邦把天下傳給王莽。這個惡搞家還胡亂編了王莽11個大臣的名單,比如王興,王盛什麼的。他乘著夜色,神秘地交給王莽的官員。
王莽得到這些東西當然是大喜過望,在皇宮前舉行了隆重的拜受金匱神禪的儀式,說了許多言不由衷的昏話,就當上了真皇帝,改國號為“新”。然後拿著符命去見太后,讓太后把漢朝的傳國玉璽交給他,卻被太后罵了個狗血噴頭。他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官爵,而分封百官遵照的就是這個金匱符命。他按照符命所說的名單,找到了與名單上名字一樣的11個人,封官加爵。一個叫做王興的看守城門的小官吏被有關部門按圖索驥找去當上了衛將軍,封為奉新公;另一個正在賣大餅的名叫王盛 的人,稀里糊塗被找去封了公,莫名其妙官袍加身。
王莽需要符命,熱愛符命,因為這是上天授權於他,要他取代漢家天下的證據;於是大家紛紛製造符命,敬獻王莽,進符命的人都封了侯,榮光至極。但這種做法顯然已經演變成為一件娛樂事件。這時候王莽已經正式地當上了皇帝,已經無需什麼來自上天的合法性的依據了,於是有人建議說,應該嚴厲打擊這種作奸犯科的行為,於是王莽就把一些人打入監獄予以治罪。這時候,符命之類作為一種工具,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王莽不再需要符命的時候,其他人卻需要符命了,南陽的劉秀,這時候正利用符命準備要王莽的命,當然更重要的是他的皇位。

清代“三靈達”《中宮符命符秘大全》

少見的清代“三靈達”符書寫本《中宮符命符秘大全》規格:23*12.7厘米,49頁,98面,100多道符法秘術,版心有“三靈達”字樣,無窮玄機盡在其中,頗具欣賞和研究價值,

太上靈寶開壇符命

一塊明清時期與道教文化有關的木刻板,一面刻有“太上靈寶開壇符命”等文字。
品相:八品
作者:不詳
出版社:不詳
出版時間: 不詳
詳細描述:刻板長約30cm 寬約23cm
刻板其中一面內容如下:
太上靈寶開壇符命
右符告下
靈寶官屬 守衛神祇 今日欣慶 歷觀諸天
請滅三惡 斬絕地根 飛度五戶 名列太玄
魔王保舉 無拘天門 萬神朝禮 三界侍軒
魔王束首 鬼精自亡 琳琅振響 十方肅清
一如誥命 風火驛傳

歷代道書所見“九龍符命”考

“九龍符命”之頒降

“符命”是道符之一種,通常藉由天尊或天帝等高級神祇的名義予以頒降。如宋元道書中屢見的“三天符命”就系頒自“三清”,故而具有極大的權威性。編於元末明初的《道法會元》介紹該符命之赦宥功用時說:“稟奉三天符命,疾速部衛新死、故亡一切罪魂,徑離地獄,永辭長夜,睹見光明,焚除罪簿,落滅惡根,使寬債以消鎔,俾亡魂而得度,來詣法會,領諸善功,成沐殊恩,以為效信。”又如源出南北朝古本的《太上靈寶五符序》(卷下)中便記載了分別由五方天帝所書的“東方靈寶符命”(南帝書)、“南方靈寶符命”(黃帝書)、“西方靈寶符命”(北帝書)、“北方靈寶符命”(青帝書)和“中央戊己靈寶符命”(白帝書)。此外,六朝古《上清經》之首經《上清大洞真經》卷3引《青靈陽安元君道經·命門下一黃庭元王章》所載咒語中亦見有“三皇把符命”之句,如謂:“默微呪曰:下一真元王,號曰始明精。三皇把符命,金契度仙庭。上招景中炁,炁布灌我形。羽車曜雲羅,令我升上清。”然而,歷代道書中“九龍符命”則尤令人矚目。
翻檢歷代道書得知,“九龍符命”之頒降者計見有二說:一說太乙救苦天尊,一說元始天尊。

“九龍符命”之形制

宋元道書中偶見記載。如南宋王契真編纂的《上清靈寶大法》卷45《齋法符篆門·東極青玄救苦九龍符命》介紹“九龍符命”的製作過程及材料質地時說:“師曰:此文乃太一天尊之睿旨,拔罪救苦之靈章。凡告行,以黃素高九寸,朱書其符,外用可漏,封函亦黃素丹書。又法,以梓木簡,高九寸、闊三寸六分、厚三分,以頭青裝之,正面書符,背書告文,以青紙作封皮,或以碧素朱書,封題如式。”這段引文是說,“九龍符命”形制及質地計有兩種:其一是長約九寸的黃色生絹、朱筆畫符,內套“可漏”(即套裝公文的內封),外用封函,封函亦由黃絹製成、朱書文字;其二是梓木製成的簡牘狀,款式高九寸、寬三寸六分、厚三分,木牘正面書符,背面書“告文”,內套“頭青”,其外封函或用青紙或以碧色生絹、朱書文字。
然而,元末《道法會元》中所載“九龍符命”的形制與前述略有差異:“有東華青宮九龍符命金籙,亦曰救苦真符,乃元始威章,飛玄真命,勒瓊編簡,九光蘊篇,真吏典香,靈官營文。自非北帝進朝三元,啟陳報對,則寶符篇目,世莫得其傳也。作符,取黃絹長九寸、闊二寸五分,朱篆其符。符背書《虛皇九戒》戒文,作三行,印以火鈴;余空一行,署某師位。佩以青繒封密,雲錦為囊,帶佩。”這裡的“九龍符命”亦為黃絹質地,長九寸、寬二寸五分,其符系由朱書雲篆而成,符籙的背面書有《虛皇九戒》戒文。這道符命,內有青繒為封套,外配以雲錦囊。與王氏《上清靈寶大法》所記不同的是,此處“九龍符命”顯然系生人佩戴之用,故“以青繒封密、雲錦為囊”,其符背書文字系“《虛皇九戒》戒文”而非濟度亡人之告文。據此可知,道書中所見“九龍符命”既施用於地獄中救度亡人,又兼含免除生人罪業之義。
嚴格地說,頒降“九龍符命”必須配以“告文”。所謂“告文”,就是向神祇稟報、言明事由的奏辭祭文。王契真編纂的《上清靈寶大法》卷45《齋法符篆門》收錄了“東極青玄救苦九龍符命”之告文,摘錄如下:
東極青玄救苦九龍符命,告下三官九署、十二河源、五嶽四瀆、九州島八蠻、酆都六洞十宮、九幽泉曲河源、五道都府、九州島社令、冥關幽扃、諸大地獄一切主者,鹹領符命,拔度亡過某等及下元幽爽、囚苦罪魂,徑度陰翳,永離幽冥,地獄消苦,開泰泉扃,火翳滅焰,刃毒摧鋒,下明黑暗,上生朱陵,超度三塗,宿對停輪。一如告命。
南宋蔣叔輿重修《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44特別註明“九龍符命告文”系“高九寸、黃素朱書”;約出宋元之際的《靈寶玉鑒》卷22則強調“九龍符告文”須“用碧紙朱書”。除“告文”外,王契真編纂的《上清靈寶大法》還對“九龍符命”內封(“可漏”)、外函的款識也做了描述,茲引如下:
Ø 內封式面書:東極青玄救苦九龍符命 具位臣姓某奉行謹封
Ø 內封皮背書:拔度亡過某等魂
Ø 外函式:東極青玄救苦九龍符命告下/三界十方九野地司陰曹萬神 具位臣姓某奉行謹重封
《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44還專門指出:內置“九龍符命告文”的“可漏”(即內封)須“黃素丹書”。
此外,《上清靈寶大法》(王契真本)卷四五《齋法符篆門》收錄了“東華青宮救苦九龍真符”的“告文”內容:“元始符命金籙白簡救苦真符,告下十方無極世界、三官九府、百二十曹、五帝考官、九幽地獄、巨天力士、執罰神兵、司錄司命、司功司殺、牛頭獄卒、三界大魔,拔度某出離地獄,永辭長夜,睹見光明,萬罪盪除,冤仇和釋,乘此九龍符命功德,上生天堂。一如告命。”這段告文與《道法會元》收錄“元始符命救苦真符”的告文幾乎雷同。

“九龍符命”之功用

“九龍符命”是道門超度法會中屢見施用的重要符命之一,這是因為古人相信此符可解除罪愆、赦宥宿業,從而將地獄中死魂救度出離苦海。誠如晚唐杜光庭《太上黃籙齋儀》卷1所言:“請修無上黃籙大齋……濟拔存亡生死,荷護持之力,開九龍符命,則地獄清閒。”該書卷37又云:“告下九龍符命,於太山酆都三十六獄及五嶽地司,開赦魂神,解消惡對(業?),出重冥之域,入福善之庭,陶以太和,沐以靈澤,洗滌罪惡,灌鍊形魄。”這兩段文字充分彰顯出“九龍符命”所具有的消除宿業、洗滌罪惡、濟拔亡魂的巨大威力,引文中“開九龍符命,則地獄清閒”之語對此給予了恰如其分地渲染和表達。
此外,約出唐代的《太上濟度章赦》卷中《溥度幽魂章》載:“仰承元始符命、金籙白簡、救苦真符、長生靈符、太上生天寶籙、東華青宮九龍符命,寶光羅絡,拔度幽沈,不分六道四生,鹹受黃籙冶煉,即使未度者度、未生者生、未升者升、未化者化,合符膺券,返陰還陽,超凌人天,以為效信。”又,同卷《滅度煉屍生仙章》云:“又為上請玄都金龍驛吏一十二人、東華青宮九龍符命使者、九天道功曹一人、十方飛天使者十人、官將各一百二十人,上詣三天金闕玉陸下,請降元始符命、金籙白簡、長生靈符、東華青宮九龍符命、登真度命出離生死真符、南昌上宮寶誥,告下三官九署、五帝四司,無鞅陰治,若先師緣公私罪犯,未得解釋者,願乘此仙度功德,悉為赦除。”這就是說,“九龍符命”連同其它諸真符命,將使地獄中的亡魂“未度者度、未生者生、未升者升、未化者化”,使他們免受折磨、儘早“返陰還陽”。
其實,有關“九龍符命”的救赦功能,南宋王契真編纂的《上清靈寶大法》卷45《齋法符篆門》中收錄一段“祝呪”文對此有形象地描述,茲引如後:“東宮九龍符,照開諸地獄。爐炭生青蓮,刀劍作騫樹。火池化寒池,鑊湯為春浦。救度長夜魂,往生極樂國。”這段文字不僅富含意境,而且將“九龍符命”的救贖威力誇大到了極致:“九龍符”不僅可照亮地獄之幽暗,更能將爐炭、刀劍、火池、鑊湯等酷刑化解為青蓮、騫樹、寒池、春浦,堪稱化腐朽為神奇、化災難為祥和。在這裡,“九龍符”以其獨特的神奇法力,將地獄中飽受折磨的亡魂,救度出苦海、“往生極樂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