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竹橋古村始建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清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唐五代時(961年),唐代吏部尚書余褐的長子、福建人余克忠被封為敦武校尉 ,駐紮在江西上幕鎮,後來,余克忠又把家眷從福建紹武蘭田遷到了金溪。到了元代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余克中第13代孫余文隆帶著家眷四處奔波,希望可以找個安定的地方落腳。偶然經過這裡,發現此處依山傍水,是個適合居住的好地方,便在這裡安了家,後人尊余克忠為竹橋余氏始祖。
竹橋村原名月塘村,後來,余氏先祖為了期待余氏世代子孫可以安享太平、整個家族得以興旺發達就將月塘改名為“祝喬”,“祝”即祝福美好,“喬”即喬遷,也就是祝福余氏喬遷。在余氏家族定居江西幾百年後,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余氏家族人丁興旺,“祝喬”的願望已經實現。余氏後人余恆在當時主持修整家譜時,建議用“祝喬”的諧音,將村子的名字改成“竹橋”。此想法一是為了紀念村前那座幾百年歷史的“竹橋”,二是為了寄希望於余氏後人要像竹子一樣,剛正虛心。余恆的提議在當時得到村里人的認同,於是新的村名“竹橋”就沿用。幾百年來,余氏後人做官的不多,經商的卻不少,這些經商的余氏後人們,謹記祖先“做人要以德為本”的訓導,安居於這一方樂土。現如今,這個古村落還有200多戶人家,近千人,且一直維持著單一的姓氏——余姓。
建築格局
竹橋古村始俯瞰全村,形似一柄巨扇,現存109幢明清建築,清一色的青磚灰瓦,蔚為大觀:其中明代祠堂1幢,明代民居8幢,其餘為清代建築。
村有總門樓遠案崇麓嶺,近案黃婆崗,始建於元末明初,為風水師廖禹先生後人所定,總門樓前有“品”字形排列,而周圍都有石欄桿圍成的多邊形古井三口,寓意喝了這“品”字井的井水,不管是為人、為學、經商都要講究品德,門樓內房舍儼然,宅櫛鄰比,戶近兩百,從超千丁,村內有水塘七方,全由石塊砌成,中間為一月塘,形成七星伴月之象,俯瞰全村,形似一柄巨扇,誠為當代金溪一個古風猶存的保存較好的古代村落。
走進竹橋,我們仿佛走進了100多年前的過去。100餘幢明清建築保存完好,蔚為壯觀。陪同我們採訪的退休教師余運中說,竹橋村前有上、中、下三個門樓和一個總門樓,不管紅、白喜事,三個門樓是必經之路,村後有3個山門直通後山,過去是專門為防止強盜、土匪而特意設立的退路,房屋為清一色的板石牆基,一般高1.5米,最高的有2米,而且連成一體,村裡的排水溝都是用石塊砌成,成為一個封閉式的防禦系統。這裡的排水溝,自北向南流入村中的七口塘中,一條東西向直街與十來條南北或東西向小巷交接。彎彎曲曲的巷道,均用青石板鋪成。有的巷僅2尺寬,兩人相向而行得和和氣氣地相讓才能通過。
主要景點
上門樓
上門樓,位於竹橋古村中心,也叫諫草傳芳門樓,是為了紀念南宋先賢余昌言,相傳他在任時曾多次上書為民請命,並被皇帝採納,後人視為榮耀便將這四字刻在門樓上。
文隆公祠
文隆公祠位於竹橋古村西側,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現上下堂已倒塌,只有中堂尚存。村中的有識之士已成立重修小組,動員全族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文隆公祠重現昔日光彩。村東的鎮川公祠與其他祠堂不同,兩側為“培蘭”、“植桂”門,“培蘭”、“植桂”意即培植人才,裡面為竹橋人延師教子之所在。兩邊建有裙屋,三棟一排,連成一體,建築面積達600餘平方米,內有大小10個天井,其結構之複雜可見一斑。祠堂前一塊空地,面積約300餘平方米,對面一門洞開,直達花園,門楣上石刻“對雲”二字,上下落款為“乾隆丁丑年”“曹秀先書”。據《江西曆代人物》及《讀史稿》載:曹秀先(1703-1784),字恆所,號地山,江西新建人,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乾隆三十六年(1771)晉禮部尚書,任四庫全書副總裁,後為總裁。“對雲”二字寓意“對我生青雲”,希冀培育人才,青雲直上,此為曹秀先留在金溪的一處遺蹟,彌足珍貴。傳說為“對”字那一勾,費銀五十兩。1941年春,金谿縣立初級中學曾遷至此地辦學。中學搬走後,村里一直在這裡辦國小,直到上個世紀末。
余大文堂
金谿縣是古代江西雕版印書中心,而以竹橋人開的“余大文堂”為最大最早,“養正山房”即是一個刻印古籍的地方。它位於仲和公祠右側,進門為一大庭院,上堂及後堂為印書之所,乾嘉時期書板盈架,直到解放初期保留的刻版才焚之於盡。在康乾時期竹橋就有人在全國做賣書生意,余德昭在北京開書肆,收羅古籍,兼理金溪嘉會試館中,其家譜有明確記載。後來余仰峰又回鄉里自開印書房,“刊書牌置局於里門,晝則躬耕於南畝,暮則肆力於書局。以刻書鬻書為業。”可以說,竹橋人開了金溪雕版印書的先河,“養正山房”即為其遺存之一。
步雲公祠
民國初期,村里先後有2人出國求學。餘地三畢業於日本東京士官學校炮兵科,與江西都督李烈鈞同學,回國後投奔李烈鈞,任贛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孫中山北伐時名令為先遣軍軍長,參加了湖口起義,反對袁世凱稱帝,失敗後終老家鄉。余慈舫畢業於北平陸軍學校,後出國求學,回國後加入革命團體組織――湖北“振武尊心會”,以“神州一怪”筆名為革命大造輿論,在《商務日報》、《大江日報》發表文章,後擔任辛亥革命後第一張革命報紙《大江報》編輯,被袁世凱爪牙段芝貴捕入軍獄,殺害於漢口滿春園,年僅31歲。新中國成立後,竹橋人好讀成風,先後有50多名余姓子女獲得大專以上文憑,其中7人獲得高級技術職稱,而余達禮和餘江蔭兩人並在金溪志上留名。村中,紅軍軍長周建屏當時召開擴大紅軍大會的會堂--步雲公祠仍保存完好。
文物遺存
竹橋村有明代所建民居8幢,明代祠堂1幢(文隆公祠),其餘為清代建築,均為清一色的青磚灰瓦,顯得樸實素雅。高高聳立的山字牆,既有藝術觀賞價值,又有防火防風的實用功能。民居多為上下兩堂,僅有一幢明代所建民居分上下四堂。廳堂居中,左右為臥室,中間是一方天井,上露天光,廳堂採光全賴於此。下為石砌的泄水池,天井四周檐水如四柱珠簾流入池中,隨即排出而不四溢。明代及清初住宅大門開在東側,其他宅第的大門則開在正中。門楣、屋檐、雨檐及屋內牆壁、門柱、窗欞、柱磉、坊頭、揎板、天花板等多有雕繪裝飾,令人嘆為觀止。
這座傳承了幾百年的古村,雖歷經歲月的滄桑,可整個村落的布局建築依然被完整的保存下來。古村從選址到建村,都經過了精心規劃與設計,處處彰顯先人的智慧,尊重自然、貼近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村落依靠後龍山而建,坐北朝南。村前一溪如帶,良田萬頃,村後樹竹繁茂,茶園一望無際。俯瞰全村,它像一把大扇子,整個村莊的13條巷道,如同扇骨支撐起整個村子,在這些扇骨上分布著一條古驛道、兩處雕版印刷遺址、三口古井、三個曬場、四座門樓、五座祠堂、六條街道、八方水塘。保存完好的十家弄和八家弄建築群組、六座祠堂以及養正山房、公和堂、懷仁書院、賜福廟等古建築物集合成為封建社會農商並重的人文歷史信息標本。
這些建築群中有三組建築群更有特色,一為“文林第”,一為“十家弄”,一為“八家弄”。建築群中均設有三門,即總門、巷門、大門,各有並排四棟或三棟式樣相同的房屋由耳門相通,雨天往來並不濕腳。更為稱奇的是,中門樓前的空地上,隱約可見用青石板鋪就的一個“本”字,門樓後有一個“人”字。本者,根也,這個“本”字告訴一代代的竹橋人,不管在外讀書做官,還是經商致富,你的“根”都在這裡。落葉要歸根,人不可忘本,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核心所在。因為這個“本”字,家族才有一種親和力,民族才有一種凝聚力。“人”和“本”二字聯在一起,大概竹橋先人已經意識到“以人為本”,而且諄諄教誨教育後人不要忘記這一祖訓吧。這一文化現象恐怕是別處很少見的。
當走進一戶人家,牌樓式石門,一看就是大戶。原來,這裡是清順治八年舉人、山東齊東知縣余為霖所建的“文林第”。穿過幾百年前的古老巷道向北而上,我們還見到了兩組建築群,一為“十家弄”,一為“八家弄”。在整個建築群中,間立著十餘座非住宅建築,即公益性人公共場所,如懷仁書院,大房二房三房書院,養正山房,蒼嵐山房,公和堂,錫福廟等,還有祠堂6座,上、中、下三個門樓,總門樓,後山門,古井三口,池塘。總門樓和上門樓的牆上分別嵌著道光十一年和乾隆十六年全族人立的禁碑。賜福廟中還立有一塊康熙六十年立的石碑,上面記載著當時李縣令處理該村與鄰村爭水的判詞。
旅遊開發
2009年,竹橋古村成為我省歷史文化名村。
2010年,竹橋古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6年,第六屆全國生態旅遊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發布了《最美古村落》公益榜單,江西省有8個古村落入選。竹橋古村榜上有名。
2017年12月28日,竹橋古村通過國家創4A景區驗收。
2018年1月3日,竹橋古村正式跨入4A景區行列。
金谿縣委、縣政府著眼長遠、科學決策,充分遵循市場和產業發展規律,引入專業公司運營,著力打造三類主題模式:特定年代主題業態、名人名產業文化業態、配套服務功能業態。一是打造沉浸式體驗景區,以明朝萬曆年為背景,植入萬曆年間余老鐵菜刀鋪、公和堂藥鋪、油麵坊、舉人還鄉等情境元素,以村民生產、生活為主題,真實還原歷史場景,營造身臨其境穿越時空的氛圍;二是通過餘地山老屋改造、將軍堂布展、傳統博物館的主題類分、雕版印刷場景的還原,將竹橋名人和竹橋當年的產業展示供遊客感受歷史;三是引入老照相館、鄉土建築工作室、陶吧、咖啡吧、茶吧、書吧、驛站等業態,給遊客提供各種服務。
歷史文化
竹橋古村皆單一餘姓,有著淳厚質樸的民風民俗和濃郁的耕讀文化氣息。明清之際,金谿縣曾是贛版書籍印刷中心,素有“臨川才子金溪書”的美譽。而竹橋古村則是“金溪書”的發祥地和主要承印地。村內至今仍保存著古雕版印刷作坊遺址兩處,《三字經》、《百家姓》、《四書集注》等雕版數十套。在古村,現在仍可直接印刷裝訂不少線裝古籍。
與其他村不同的是,竹橋村民大多仍住在祖輩留下的老屋中,新住宅不到30棟。俗話說,“屋要人住”,這也是竹橋明清建築能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古屋中的木雕石刻,在動亂年代,村民大多用泥糊紙蓋保護起來,使之能保留,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大凡古建築較多的村子,一般都出了做官或是經商發財的人。翻閱《竹橋余氏族譜》,余氏做官的不多,官也當得不大,直到清朝才出了兩個舉人和一個貢生。但竹橋卻有重商傳統,棄農經商,棄學經商現象非常普遍,這也是竹橋傳統文化與眾不同的地方。竹橋村長期從事商業貿易的生意人不少,有幾個世代經商的大家族,經商致富後,他們大多數都向朝廷捐款,而且都熱心村中的公益事業,如修祠、建廟、修砌道路、捐資辦學等。其代表人物是清道光年間的余鍾祥。據了解,余鍾祥小時候家裡很窮,後來被一家僅有一個女兒的老闆收留,最終成了老闆的女婿並接下家業。有一年,他大量收購其他店不願收的燈芯草,並囤積起來。過了一兩年,皇上打蘸需要大量燈芯草點燈,余鍾祥將倉庫里的燈芯草銷售一空後,賺了一大筆錢。發財後,他在湖南曾市創建了一條商業街,在滸灣鎮書鋪街創辦了余大文堂刻書房,還在竹橋村建起十家弄和鎮川公祠。如今,余鍾祥的故事還在村民中廣為流傳。
千百年來,竹橋人培育出一種頑強奮進的健全心態,不論為官、為商、為學、為農都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故而出現了一些傑出人才。康熙時任山東齊東(今鄒城市)知縣的余為霖,抗旱救災給民牛種,革除弊政,治聲大振。後歸養老母,亦勤於讀書著述,著有《石松堂集》等。乾隆時期的余壁恆,幼有才名,師徒李紱(臨川文化名人),但久考不中,教書40餘年,學生多考中為官,壁恆到73歲時,猶和諸生共應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鄉試,老而志銳古今少見,後受聘於省城南昌朱氏書館授課,卒於書館。
歷史人物
翻閱新編《金谿縣志》,發現雙塘鎮有個很不平常的村莊――竹橋。說它不平常,是因為《新編縣誌》中大事記、人民政權、群團、木刻印書、著述目錄、人物等章節,都記載了與這個村莊有關的人和事。竹橋不僅是金谿縣最早成立鄉革命委員會(蘇維埃政權)的村子,而且有不少出類拔萃的人物,全縣61個立傳人物,竹橋占了3人;250個著書立說的學者,竹橋也有3人;194名革命烈士,竹橋有2名;新中國成立後至1985年的11名縣團級幹部中,竹橋又有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