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村情
餘姚市梨洲街道三溪村地處餘姚城區南部,由2001年四月前的箬岙、向家弄、溪西、三溪口四個村合併而成,杭甬高速穿村而過,北臨餘姚經濟開發區,交通方便。全村區域面積11.5平方公里,在青山環抱的向家弄片,有向家弄水庫,它集三溪之源,蓄四季雨水,庫中水質清澄,魚蝦成群,山青如翡翠,水秀似碧玉,風景秀麗,為此,水利部門在水庫西岸,依山傍水建有釣魚台,釣魚人一變垂釣,一邊觀賞,引來不少釣魚客。
有著11.5平方公里的三溪村,一半為山區,一半為平原,村莊共有20多個自然村,三溪口屬最大的自然村,也就是中心村,為此,村民委員會駐地就設在三溪口。
歷史沿革
三溪村現屬梨洲街道,民國時期屬雁燕鄉,清代分屬雙雁、鳳亭兩鄉。上世紀50年代,這裡曾有三溪大隊,後與國勝大隊合併稱文勝大隊,80年代改稱三溪口大隊。今三溪村為“撤、擴、並”時,由箬岙、向家弄、溪西、三溪口四村合併而成,面積11.5平方公里。三溪村南部為山區,北部為平原,中部是以燕竹為主要植被的山谷口過渡地帶。
餘姚八大主幹古道之一的“南城西門外幹路”南北貫通,村內古道北起歪頭四畝,途經鏡澄頭、茶園、大竹園、茶亭、亂灘、白莊畈、太倉廟、青山頭,南止七畝畈橋頭,後進入馮村界,全長約4公里。這裡有九廟十八庵之說。李、魏、毛為村內聚居大姓。三姓均有家譜,可惜毀於“文革”,李、魏、趙三姓建有祠堂。
三溪村人類始居年月已無從考證,但從境內發現的眾多戰國、漢晉墓看,應有數千年歷史了。世時變遷,儘管古道僅剩白莊畈路段,庵廟也難覓蹤影,但三溪村特有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村落歷史,你仍可直接或間接地品味到這裡的古意、古韻和古景。
文物古蹟
古橋
古木橋,位於白石王廟西北方百餘米處古道上,南北向跨大溪。始為木橋,後有高廟山道人發起募捐建二墩三孔石樑橋。橋長15.42米、寬2米,梅園石樑板,每孔四塊並列。中孔東邊梁板外側鐫刻“震定橋”,橋名取義於《尚書·禹貢》一書中“三江既入、震澤底定”之句。西邊梁板外側鐫刻“古木橋”,有上下款,上款“古今七董興善事”,下款“道人木橋改石橋”。一橋兩名,這在中國古橋史上實屬罕見。村中出生於1893的已故張才茂老先生生前熟記著,石橋在其17歲那年建成,據此推斷,石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至今已有108年歷史。石橋建成後當地村民仍沿稱樹橋頭,亦稱大橋頭。70年代起,古木橋屢經改建,今已改名為三溪大橋,所幸鐫有“古木橋”三字的梁板,三移其位用作他橋仍完好無損,前不久由村書記蔣孝銓、副書記羅立鋒組織運回辦公地收藏。
渭龍橋,位於向家弄溪與馮村溪匯攏處稍南古道上,東西向跨向家弄溪,匯攏諧音渭龍,該橋是三溪村境內唯一載入光緒《餘姚縣誌》的古橋。志載:“渭龍橋在香家弄﹙即今向家弄﹚,舊系石步,光緒二年新建。”渭龍橋為二孔石樑橋,橋面三板並列,橋東端路北建有涼亭,供過往行人歇腳。1958年建向家弄水庫時橋被拆,橋址淹於庫區。洞橋,位於五登岙口通住箬岙、岩嶺頭的古道上,建於清代,單孔溪石拱橋,形如圓洞得名,70年代初因通行機動車之需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梁橋,今留下“洞橋頭”村名。
邵家潭溪步。溪步又稱步頭、石步,專業術語稱矴步,因形如琴鍵,文人墨客雅稱其為“琴橋”。溪步是古、近代溪流上供人畜通行的主要交通設施,其功能近似橋樑。三溪村境內古有溪步十餘處,如魏家步頭、大溪步頭等。隨著道路改造,今尚存邵家潭溪步。溪步建於清代,長4米,五步四澗,溪步用大塊溪坑石砌成,頂面平整,寬0.4~0.6米,長0.5~0.7米,步石間距0.35~0.4米,溪水在此泄出。身臨溪步,大山做伴,清溪為伍,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一洗塵世煩惱。
古池潭
多池、多潭是三溪村的一大特色,大者為潭、小者為池。因溪而生的有:跌宕或急彎被沖刷而成的龍潭、河底潭、蘆芒潭、鏡相潭、石牙潭等,溪堰下的壩潭,山洪引發溪流改道後形成的王家潭、大潭等。在碎礫石為主的洪積層與亞粘土、粘土為主的海積層交接處,呈東西走向長約1公里地帶,湧出多處地下泉眼並形成池潭,水溫常年在18~20度間,這裡有泉水潭、鏡缸池、新池、雙聯池、黃支潭、鑊底潭、洪水孔、葉家潭等。70年代,這裡曾是餘姚縣主要綠萍育冬基地。隨著溪道整治、道路改建和工業開發區建設,部分池潭已消失,現存著名池潭尚有龍潭,在正覺寺溪上流峽谷中,山脈直抵潭邊,山脈又稱龍脈,故名。東西兩側是懸崖絕壁,遠古崩落的巨石橫臥谷底,溪水逼迫從東側幾米高的絕壁上飛流直瀉,銀珠四濺,水聲悅耳。岩縫間滿是秀竹、雜木和藤蔓,使龍潭剛中寓柔,柔中帶剛,剛柔相濟。潭寬6米,長8米,水深0.6米,潭底是平整而光滑的岩體,岩色微黃。潭西側石壁上稱龍潭頂,山腰間是通向茶仙嶺的古道,旁有“上馬石”。龍潭上下流百餘米間,落差數十米,同龍潭形成五級瀑布,是處原生態自然景觀,吸引著不少戶外活動愛好者的光顧。
泉水潭。光緒《餘姚縣誌》山川卷引康熙志載:“泉水潭在治南稍西一十五里”;水利卷又引載:“泉水潭在鳳亭一都,不盈二畝,分流雨涇,灌田四十餘頃”。潭北為泉水畈,建有泉水廟。潭東一路之隔是泉水墳頭,又稱黃家墳頭,是餘姚竹橋黃氏始祖黃萬河公之墓。解放前,黃氏竹橋支、古路支、泉水支後人,每年都在此舉行祭祖儀式。祭日、祭文、祭品、祭田在《竹橋黃氏宗譜》卷末祭祀志上,有詳盡記載。泉水潭今供當地村民洗滌之用。
井缸池,位於泉水潭東三十餘米處,略呈圓形,直徑約5米,水深0.6米左右,池水清澈見底,泉水上涌致沙子翻滾也一目了然,是處優質直飲水。村民從不在池內洗澡、洗物,早年還不準婦女下池,周邊數里內農民勞作期間,均取井缸池水直飲。井缸池與泉水潭相距僅幾十米,但水位且高出1米之多,可見兩者來自不同水脈。井缸池今略有縮小,上加蓋,留有二圓洞,形同雙眼井,仍作飲用水源。盛夏,有人慕名遠道而來,攜桶提壺,到此取水,倒是一道難得的風景。邵家潭。因周邊居住邵姓得名,呈圓形,直徑1.5米,水深0.5米,兩邊高山,左右兩溪相夾,水從地下岩縫中溢出,大旱不乾,是過去當地山民的飲用水源。
古井
村內古井均選址於離溪、池、潭飲用水源較遠的村民聚居區,井深4~5米,圓形,用當地溪坑石頭砌築,設欄或無欄,大多水井標註在軍用地圖上,村中老人也不知古井建於何時。
溪西井。早年,村中趙姓祖上擇日到女方迎親,新娘因夫家提取飲用水困難而遲遲不願上轎,家父得悉後當即允諾,陪嫁水井一口。水井位於二房南山牆邊,村中老人稱溪西井為趙家嫁置﹙妝﹚井。長房祖居前因施姓買地建房,特在路口牆跟立碑一通,上刻“由此通往井頭路一條”,以防日後鄰里糾紛。據傳,溪西原有18口水井。不過,在觧放後的30年間,這裡先後在趙家長房祖宅後竹園內、趙家祖堂前、大潭北側燕竹園內發現了3口棄用的水井,今有親歷者為證。也許,18井之說值得讓村中愛好文史的後人去慢慢地追尋。西山腳下井。在溪西東北方300米處,村中居住諸姓人家,井深而水豐,大旱期間,供溪西東北部村民取水。
胡家井。在白石王廟東南方百餘米處,因旁住胡姓而得名。旱季,胡家井也成為三溪口國小師生的飲用水源。這裡曾留下了掛著紅領巾小朋友吊水、抬水的身影。橫埭井。在白石王廟東北方二百餘米處,旁有東西向石蛋古道得名,周邊住徐、王、吳姓人家。
魏家井。在魏家村一里外的魏家祠堂前百餘米處,屬祠產。井北側是窪地,井水位高出窪地面,水脈奇特。正覺寺井。在正覺寺遺址內,周邊已成毛竹林,水井逐年被瓦石填埋棄用,二十幾年前周邊村民經清理後,仍作飲用水井。因建設被廢的還有毛竹山頭井、高地里井、潭頭井等。
村內古樹
多山多水必多樹,村內古樹以松、香樟、楓香、楓楊、苦櫧、木荷、櫸居多,小者二人合抱,大者四五人合抱,惜大多毀於五六十年代,前幾年又有數棵古松死於線蟲病。
現存著名古樹有:葉家潭古樟。位於葉家潭東邊雜地,三樹呈“品”字形分市,樹齡210年,胸圍2.28米,高15~17米,平均樹冠11~17米,列入餘姚市古樹名錄。
邵家潭古槡。長於小溪邊,胸圍2.16米,高15米,冠幅12米,據傳樹齡達400年。
八仙堂雙柏。檜柏,位於八仙堂李公墓兩旁。胸圍分別為2.06、1.85米,高約20米,李公墓建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古柏與墓同齡,村齡一百廿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