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口

竦口

竦口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桂林鎮,村部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唐永徽五年(654——大曆766)年間的圵野縣。

地名來歷

竦口 竦口
竦口 竦口
竦口 竦口
竦口 竦口
竦口 竦口

竦口,安徽歙縣村名。竦口村邊有一小河名曰“雙竦河),源頭在大谷運鄉竦坑村,雙竦河經溪頭、長慶村、由竦口匯入來自績溪的揚之河,竦口村位於雙竦河與揚之河交匯處,所以取名竦口村。

歷史沿革

解放初50年代為竦口村,1957年改為竦口大隊,當時轄區範圍有新管、湄河、大呈、考坑,1985年改為竦口村。2010年由竦口、新管、湄川、永勝四村合併而成竦口村。

地理位置

竦口即竦口村,地處歙縣與績溪接壤處,慈張線、皖贛線、楊千高速、績黃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績黃高速公路就該村設有出口,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楊之河由北往南穿村而過,竦水河、湄溪河逶迤輾轉注入楊之河,形成了我村共享共用的自然水網。

村經濟

竦口村距歙縣縣城、徽州古城與績溪縣城均為15公里,距桂林鎮政府7公里。竦口村由原來的湄川村、竦口村、新管村、永勝村四個村合併而成,總面積已達2293.6公頃,林地1180.5公頃,耕地面積達4100畝,其中水田3402畝、茶園130畝、桑園446畝、果園12畝。轄16個村民小組,1086戶,農業人口4213人,農村勞動力3093人,其中外出務工勞動力931人。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453.2萬元,人均純收入10102.1元。

人文歷史

圵野縣縣址

竦口村具有悠久的歷史人文景觀,村部所在地系唐永徽五年(654——大曆766)年間的 圵野縣縣址。歷史上曾是大野鄉、竦口鎮所在地。村中有程家祠堂、汪家祠堂,元寶石及大量的徽州古民居,歷經滄桑,至今古蹟依稀可辨別,部分遺蹟現已納入歙縣文保單位。

唐代圵(音盪)野縣城遺址 位於竦口村。今尚可略窺圵野縣城遺址。城廊略呈方形,前臨揚之水,後靠花園嶺,左依又雙竦水,右居平畈。城內有三條基本平行的街道。現竦口國小(程氏祠堂)為縣衙所在,附近有“牢間室”、“錢糧櫃”、“浴馬池”“祁年堂”等遺址。該村在前街南北兩端有砦門,上鐫“ 圵野古邑”四字,至今無損。

竦口瓷窯址

竦口村北發掘的“古瓷窯址”,經有文物部門鑑定,系唐——北宋年間遺蹟,現暫定名“竦口瓷窯址”,並已納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磐石橋

座落在竦口村北的“磐石橋”建於明嘉靖二十年(1541),系雙孔石橋,至今保存完好。

商人程立監

竦口與其它徽州村莊一樣,歷史上(民國以前—)居民都以經商為主,主要活動在嚴州府(今浙江建德),主要商號有“程廣隆布店”, 程立監十八歲開始為該店經理(字維新,號起龍),為該店文化建設做了很大的貢獻,該字號秉承徽州誠信經商理念,金無二價,童叟無欺,在當地享有相當的聲譽。抗戰時期為避戰亂搬回徽州城南(現歙縣徽城鎮南門頭)繼續經營,從此一蹶不振。解放後程維新回徽州歙縣竦口務農,但仍然保持經商時的禮節禮貌待人,在竦口村德高望重,深愛村民的愛戴。新管 曹履安是金華府的“祝裕隆的”帳房先生,“祝裕隆”是海寧籍人投資由徽州人打理的老字號,店裡全面是徽州人(主要是歙縣人),沒有浙江人。在蘭溪、金華都有分店,規模很大,信譽極佳。有“進了祝裕隆,萬事不求人”之說。 祝裕隆的經營模式是典型的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的典範。

村產業

簡介

我村多種經濟齊頭並進。主要經濟作物為糧、油、蔬菜、甘蔗、瓜果等。如:新管、竦口的甘蔗、西瓜;湄川的水稻;新管、永勝的蠶桑;良乾蔬菜基地擁有150畝高標準鋼架大棚,是我村經濟的亮點。

生態農業園

投資1.2億元的鵬英生態觀光園擁有1000畝農林資源,主要進行特種種養殖,和綠色無公害農業。採取“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對推動竦口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將起推動作用。

座落在新管的紫金山生態農業園,是一個高品位、高起點的生態綜合項目。將建設觀音豆腐生產研發、綠化苗木、油菜、山核桃、獼猴桃和紅豆杉等經濟林營造、土雞飼養、寫生、農家樂和生態旅遊休閒六大基地。

投入1600萬元,落戶我村新管的輝煌農業生態環境開發公司,是一個以旅遊度假為龍頭的新興產業,建成以後,將直接帶動當地的度假休閒、農家樂等第三產業的興起與發展。

農業生態觀光園的興起與建設,以科學的持續發展為理念,綠色環保,極具特色與生命力。將成為竦口村農村經濟建設、文明村創爭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大棚蔬菜基地

大棚蔬菜基地 大棚蔬菜基地

村級區劃調整前,良乾組屬桂林鎮新管村,該組民眾種植大棚蔬菜有24年之久,在高標準蔬菜大棚建設之前,民眾採用竹結構雙層大棚,這種結構具有容易破損須每年維修的缺點。2009年,爭取民生工程—高標準大棚蔬菜基地建設項目,投資220萬元,通過集中土地、統一平整、集中道路水溝建設、集中鋼結構大棚建設和統一分配,建設150畝高標準大棚,既提高了基地道路運輸能力,減少了大棚維修成本,還提高了大棚保溫性能,總體上提高了基地蔬菜生產能力,達到了增產增收的目的。

2012年,爭取了高標準大棚蔬菜基地鞏固提升項目,項目主要是建設電力設施、完善水溝道路建設、推廣農業新技術、農業新機械,通過提升項目的實施,達到提高蔬菜基地產能的目的。

電力線路已經完成,變壓器等待安裝;綁蔓槍已經推廣套用,水溝已經測量落實專人負責,馬上開始施工;蔬菜生產嫁接技術和雙層大棚加小拱棚栽培技術已經推廣套用。接下來主要是做好水溝道路維修和完善電力設施建設,下半年推廣套用粘蟲板技術。

村委班子

領導班子

孫國忠 總支書記

楊烈清 村委會主任、總支委員

曹美娟 總支副書記

李玉根 村委會副主任

方和豐 總支委員

吳輝 總支委員

李永華 村委會副主任

方亞萍 村委委員

姚永淦 村委委員

村域交通

公路

楊千高速

績黃高速

績黃高速北起績溪華陽鎮汪莊,經溪馬、孔靈、汪村、佛嶺腳至終點歙縣呈村降,接徽杭高速公路,全長24.62公里。全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路基寬26米,行車道寬2×7.5米,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全線設績溪、臨溪、呈村降三處互通立交和華陽服務區

安徽省 205省道穿村而過。

竦口方向路面 竦口方向路面

縣道 竦溪公路

2012年新建的溪頭至竦口公路,

起於溪頭鎮,經上長慶、下長慶、呈村木、下穿皖贛鐵路、跨揚之河,止於s215省道,全長7.646公里。公路設計等級為三級,設計速度為30km/h,路基寬7.5米,路面寬6.5米。

竦溪公路 竦溪公路

鐵路

皖贛鐵路自安徽省蕪湖市至江西省貴溪市,全長570千米,北邊連線寧蕪鐵路,南邊連線浙贛鐵路和鷹廈鐵路。皖贛線,溝通安徽、江西兩省的鐵路幹線,為單線鐵路。自安徽省蕪湖市經江西省景德鎮到貴溪。全長551公里。

竦口大橋

竦口大橋 竦口大橋

竦口大橋始建於1999年,純屬本村自籌資金和移民安置區公益事業可用資金。在當時鎮黨委書記吳傑斌,鎮長蔣勝苟的激勵和關懷下興建。竦口村擁有產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