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章質夫 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
白衣送酒舞淵明 ,急掃風軒洗破觥 。
豈意青州六從事 ,化為烏有一先生 。
空煩左手持新蟹 ,漫繞東籬嗅落英 。
南海使君今北海 ,定分百榼餉春耕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章質夫:據《宋史》,謄粢字質夫,浦城人,官至資政殿學士。紹聖初知應天府,加集賢殿修撰,知廣州。廣州治所位於今廣東省廣州市,與蘇軾所在惠州治所相距二百四十里。章質夫每月給蘇軾送酒,足見兩人交誼深厚。
②白衣送酒舞淵明:此處是借用了陶淵明的一個典故。傳說陶淵明在九月九日發現家中無酒,便坐在房子旁邊的菊花叢中,手捧酒壺。不久,一個白衣人走來給他送酒,此人是江州刺史王弘,兩人飲酒後各自歸家。晉檀道鸞《續晉陽秋》載:陶淵明在重陽節沒有酒喝,在宅邊菊叢中坐,望見江州刺史王弘派白衣人送酒來,即便暢飲而後歸寥。舞:形容喜極而舞。
③觥(gōng):古時的一種酒器。
④青州六從事:指六壺酒。
⑤烏有先生:虛擬的人名,典出司馬相如《子虛賦》。
⑥左手持新蟹:用晉畢卓的典故。《世說新語·任誕》記畢茂世說:“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⑦東籬:用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語。
⑧南海使君:指章質夫,廣東古有南海之稱。北海:指孔融,因其曾任北海相,故人稱孔北海。《後漢書·孔融傳》載:孔融“賓客日盈其門,常嘆曰:‘坐上客恆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這裡借指章質夫如孔融一樣好客。
⑧榼(kē):古代盛酒的器具。
白話譯文
聽說您像王弘那樣派來了白衣送酒人,使我像陶淵明一樣受到鼓舞,將漏風的窗門打掃乾淨,把破舊的酒器刷洗一番,準備迎接美酒來臨。
豈知您答應送來的六位“青州從事”(六瓶美酒)變成了一位“烏有先生”(美酒化為一場空)!
我徒然學畢卓左手持蟹,但右手卻無酒杯;我學陶淵明那樣東籬賞菊,卻無美酒助興。
作為南海使君的您像當年北海太守孔融那樣好客,一定不會推辭以美酒款待友人。
創作背景
宋陳師道《談叢》載:“東坡居惠,廣守月饋酒六壺,吏嘗跌而亡之。坡以詩謝。”此詩作於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秋,廣州知州章粢(字質夫)給在惠州(今屬廣東)貶所的作者送酒六壺,並附書一封。送酒人途中跌了一跤,摔破酒壺,結果作者只見到信而未喝上酒。 蘇軾遂作此詩,幽默地答謝了一番。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幽默詩。動人之處首先是以誇張手法活畫出一個嗜酒者的形象:他為著盼酒而手舞足蹈、灑掃庭除、洗好杯盞、備下新蟹。並迫不急待地繞籬嗅菊。然而頗有戲劇性的是“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這是全詩的警策處。雖然所敘述的不過是瓶破酒灑這一段小事,但卻活用了兩個典故,並巧妙地把酒和酒的化為烏有都擬人化。“六從事”化為“一先生”。仿佛是酒有神通變化;而“青”與“烏”既是主名對,又巧借為色彩對,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絕。詩在漫畫式的誇張筆法、小說般的敘事結構中,貫之以化草為螢的活法用典,舉重若輕,動轉如珠,緊扣詩題中“戲作”二字,顯示出詩人的曠達性格和超人智慧。
名家點評
南宋吳曾:“文之所以貴對偶者,謂出於自然,”非假於牽強也。王禹玉元豐間以錢二萬,酒十壺餉呂夢得。夢得作啟謝之,有‘白水真人,青州從事’。禹玉嘆賞,為其切題。至若東坡得章質夫書,遺酒六瓶,書至而酒亡,因寄詩云:‘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鳥有一先生。’二句渾然一意,絕無斧鑿痕,更覺有功。”(《復齋漫錄》)
南宋魏慶之:“天下未嘗無對。東坡以章質夫寄酒不至,作詩云:‘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鳥有一先生。’或以綠研寄楊誠齋,為人以柏木簡換去。誠齋用此意作詩謝云:‘如何綠玉含風面,化作青銅溜雨枝。’二事可為奇對,亦善用坡詩也。”(《詩人玉屑》)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青州”、“烏有”偶然拈作對偶。集中尚有以“通印子魚”對“披錦黃雀”,以“日斜庚子”對“滅在巳辰”,並為宋詩人所稱。其實軾詩卓絕不盡在此。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文壇舉足輕重的文學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歐陽修並稱“歐蘇”。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