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馬屯村

站馬屯村,鄭州市管城區的城中村,隸屬於十八里河街道。古時官兵曾在此屯養戰馬而得名“戰馬屯”,後逐步演變為“站馬屯”。

位於鄭州市城南8公里處,西鄰柴郭村。南接南四環,北連南劉莊村、佛崗村,轄9個村民組。村委會設定在大街路北,2013年底城中村改造拆除。

建制沿革

1913年(民國2年)1月1日,全國廢州置縣,鄭州直隸州遂改名鄭縣,鄭縣劃分七個區,本村屬永康區。

1934年(民國23年),鄭縣將七個區合併為四個區,本村歸永康區第二段,永康區議事會由會長荊士一,副會長盧振聲,議員13人組成,第二段段長張文德、張兆倫。

1941年(民國30年),鄭縣撤區,城裡設4個鎮,農村設14個鄉,本村歸仁愛村。

1945年初(民國37年),日軍在本村駐紮,把村西的村民趕到村東居住,村西建起馬站。

1948年(民國37年)11月20日,鄭縣劃為六個區,本村隸屬第六區(黃崗區)。

1949年5月(民國38年),鄭縣首次召開農民代表大會,本村李東有、李合新、王老全三位同志被批准為中共黨員,為本村首批黨員。

1949年,開始民主建鄉,並建立黨組織,本村與十八里河村為一個小鄉,鄉主席李東有,鄉長李合新,副鄉長連老順;辦公地點在村東大街路南李雙喜宅院。

地理位置

站馬屯村處於鄭州市三環和四環之間。北臨黃河科技學院,東部是107國道和十八里河村,西鄰賈寨,南邊小李莊,西南是柴郭村。

教育事業

1950年11月。在本村開始辦學,校址在村西陶廟院。站馬屯國小,位於站馬屯村。

交通

站馬屯站

站馬屯站是鄭州捷運2號線車站,位於在紫荊山南路與宇通路交叉口,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車站總長197.4m。2016年8月19日,站馬屯站正式啟用。

道路

•站馬屯路

站馬屯路是由鄭州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的道路。位於管城區,是一條東西向的城市次幹路。道路全長約2723米,道路紅線35米,別名“花溪西路—河西路“。

•戰馬屯路

戰馬屯路位於鄭州市管城區,北起宇通路,南至環翠路,東鄰紫荊山南路。長660米,寬30米。位於戰馬屯村,以老地名命名戰馬屯路。

遺址

站馬屯遺址

站馬屯遺址,2006年被公布為第四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代遺址。

站馬屯遺址位於鄭州市南郊十八里河鄉站馬屯村南古河道兩側的土崗上,平面形狀呈不規則,遺址區原為隆起的圓形土崗。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517米,總面積約為3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約為1.5~2.0米,是一處龍山文化的遺址。

1984年,國家文物局鄭州培訓中心兩次組織考古訓練班學員在此進行考古實習,發掘面積350平方米,發現房基9座、灰坑27個、井7眼、墓葬5座、瓮棺葬1座、陶窯1座、灰溝1條。其中除7眼水井和3個灰坑為東周遺蹟外,其餘均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兩次發掘出土了大批遺物,其中比較完整的各類遺物達200餘件。

根據地層疊壓關係及出土遺物特徵,可分為3個時期。第1期為河南龍山文化早期偏晚遺存;第2期屬河南龍山文化中期偏晚遺存;第3期屬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站馬屯遺址的發現,對研究中原地區古代人類活動提供了珍貴資料。

站馬屯西遺址

站馬屯西遺址是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仰韶文化遺址

站馬屯西遺址位於鄭州南部郊區的丘陵區,地勢為南高北低,遺址區地勢較為平坦。2004年8月,在配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文物點的勘探、試掘、覆核工作時,發現該遺址。

2011年5月中旬,站馬屯西遺址區域發現了仰韶晚期陶器殘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