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馬屯

站馬屯是鄭州市的城中村,位於鄭州市區南10公里的管城區十八里河鎮,全村東西長1.5公里。站馬屯東鄰107國道和十八里河村,南鄰小李莊,西鄰賈寨,北鄰黃河科技學院,西南是柴郭村。 站馬屯是管城區村莊,古時官兵曾在此屯養戰馬而得名“戰馬屯”,後逐步演變為“站馬屯”。

地理位置

站馬屯處於鄭州市三環和四環之間。北部是黃河科技學院,東部是107國道和十八里河村,南邊小李莊,西鄰賈寨,北鄰黃河科技學院,西南是柴郭村。

交通情況

捷運

站馬屯站是鄭州捷運2號線車站,2016年8月19日正式啟用。  

它位於在紫荊山南路與宇通路交叉口,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車站總長197.4m。即將啟用的有3個出入口,西南“B”口、西北“C”口、東北“D”口,在捷運開通時將一併啟用,東南角為預留站點。  

道路

戰馬屯路

北起宇通路,南至環翠路,東鄰紫荊山南路。長660米,寬30米。位於戰馬屯村,以老地名命名,留住鄉愁道路。  

站馬屯路

站馬屯路(花溪西路—河西路)位於鄭州市管城區,規劃為東西向城市次幹路,道路紅線寬度35米。 該工程西起花溪西路,東至河西路,道路全長約2723米。  

教育事業

2017年管城區投用學校站馬屯國小。  

城中村改造

十八里河鎮站馬屯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是區委、區政府站在改善民眾居住生活條件,提升十八里河鎮城市化水平的高度上引領十八里河鎮全面啟動的。截止2012年8月28日,十八里河鎮僅用4天時間就清點丈量了295戶。  

綠都站馬屯新苑

綠都站馬屯新苑是開發商鄭州綠錦置業有限公司的樓盤。  

綠都站馬屯新苑是北臨花溪東路(規劃路名),南臨站馬屯路(規劃路名),東臨紫荊山南路,用地面積42140平方米,建築面積196351.56平方米,綠地率30.01%,計有6棟,建築高度99.9米的居住生活區。  

遺址

站馬屯遺址

新石器時代——第四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站馬屯遺址位於鄭州市南郊十八里河鄉站馬屯村南古河道兩側的土崗上,平面形狀呈不規則,遺址區原為隆起的圓形土崗。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517米,總面積約為3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約為1.5~2.0米,是一處龍山文化的遺址。

1984年,國家文物局鄭州培訓中心兩次組織考古訓練班學員在此進行考古實習,發掘面積350平方米,發現房基9座、灰坑27個、井7眼、墓葬5座、瓮棺葬1座、陶窯1座、灰溝1條。其中除7眼水井和3個灰坑為東周遺蹟外,其餘均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兩次發掘出土了大批遺物,其中比較完整的各類遺物達200餘件。主要是陶器,還有骨、角、蚌、石器等。陶器,器表多磨光或素麵,紋飾有籃紋、方格紋、繩紋等。器形有鼎、罐、澄濾器、碗、缽、盤、瓮、盆等,石器有錛、打制的細小石片等。骨器有匕、簪、鑿、錐等。蚌器有錐、鐮等。

根據地層疊壓關係及出土遺物特徵,可分為3個時期。第1期為河南龍山文化早期偏晚遺存;第2期屬河南龍山文化中期偏晚遺存;第3期屬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站馬屯遺址的發現,對研究中原地區古代人類活動提供了珍貴資料。  

站馬屯西遺址

站馬屯西遺址是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站馬屯西遺址位於鄭州南部郊區的丘陵區,地勢為南高北低,遺址區地勢較為平坦。2004年8月,在配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文物點的勘探、試掘、覆核工作時,發現該遺址。

2011年5月中旬,站馬屯西遺址區域發現了仰韶晚期陶器殘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