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動態干擾電療法

立體動態干擾電療法,是在傳統干擾電療法和動態干擾電療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治療時將三路中頻電流交叉地輸入機體,在體內形成三維的立體干擾場。同時對三路電流進行低頻幅度調製,從而獲得多部位、不同方向、角度和形狀的動態刺激效應。

一、概述 立體動態干擾電療法是在傳統干擾電療法和動態干擾電療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治療時將三路中頻電流交叉地輸入機體,在體內形成三維的立體干擾場。同時對三路電流進行低頻幅度調製,從而獲得多部位、不同方向、角度和形狀的動態刺激效應。
二、動態干擾電流的產生原理 
(一)立體干擾的產生 傳統干擾電流,其標準的電極放置方法是十字形交叉。在三維空間內,它只有在兩個方向上發生作用:或為上下和左右,或為上下和前後,或為前後和左右。立體動態干擾電流則是有三路電流立體地交叉,同時在上下、左右和前後三個方向即三維空間內發生作用,故稱為立體干擾。 立體干擾電場的形狀有兩種模式。一是"板塊模式",是三組電流交叉干擾所產生的。另一種稱"旋面模式",是將傳統的平面干擾場繞平面上某一軸旋轉,從而產生了三維的干擾場
(二)動態干擾的產生 立體動態干擾電流的動力效應產生原理與傳統動態干擾電流的動力效應產生原理相似,亦是使中頻電流的幅度被波寬為10s的三角波所調製產生的。傳統動態干擾電流只有兩種動態方式,而立體動態干擾電流有三種以上的動態方式

在干擾場為板塊模式時,有三種動態方式: 
1.對三組電流的調製相位相同,即三組電流的強度同時增大和縮小。其圖形為立方體整體縮小後逐漸增大,再逐漸縮小,來回變化。相當於傳統動態干擾電流的動態Ⅱ。 
2.三組電流中兩組電流被調製,相位相反,另一組電流不受調製,保持不變。其圖形相似於傳統動態干擾電流的動態Ⅰ,但呈立體圖形。 
3.三組電流依次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自動變化,按順序進行。在任一時刻有一組電流由大變小,一組電流由小變大,剩下一組電流不變。 在旋面模式時,根據圍繞某一軸旋轉的方向、旋轉的範圍不同而有幾種動態方式選擇。一般分為在90°範圍內往返旋轉、在180°範圍內往返旋轉、在360°範圍內一個方向旋轉。
(三)立體動態干擾電流的特點
1. 立體的刺激效應:三組電流在三維空間交叉,能產生立體的空間刺激效應。
2. 多部位的刺激效應:在六個電極包圍的範圍內有多個刺激部位。 
3. 強度的動態變化。 
4. 刺激部位的動態變化。
三、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 立體動態干擾電流的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基本與傳統干擾電流相仿,具有鎮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引起神經肌肉興奮、調節內臟器官功能、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等作用。但因其強度和刺激部位大於傳統干擾電流,對三維空間均有作用,並且有較大的動態變化,因此推論其治療作用強於傳統干擾電流。但到目前為止,實驗資料和臨床觀察資料不多。 立體動態干擾電療法對某些疾病的療效是肯定的。但與傳統干擾電療法的療效對比資料不多。在另一些研究中,有人發現雖然立體動態干擾電流對表淺組織的鎮痛、促進血液循環方面與間動電流等相似。但對深部組織的作用,立體動態干擾電流明顯強於其他電流。
四、設備和治療方法 
(一)設備

1. 儀器:國外在70年代開始立體動態干擾電的研究,我國在1980年自主開發出第一台立體動態干擾電療機,到80年代後期,技術基本成熟,產品不斷改進。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家生產立體動態干擾電療機,有的採用微電腦控制和波形顯示系統,能看到不斷變化的干擾電場的圖形。有的儀器內藏多個固定處方(如:LDG-3型高級電腦立體動態干擾電療儀),方便治療。 立體動態乾5000Hz,有些國產儀器仍用4000Hz。動態調製周期在國產儀器多為10s或10~20s,國外產生的儀器為60s。
2. 電極 立體動態干擾電療採用星狀電極。每個星狀電極上有排列成三角形的三個小電極,每對星狀電極的左右兩對小電極的方向相反。利用兩個星狀電極即可將三路電流同時輸入人體。

(二)操作方法 1. 電極的放置:治療前將電極套上濕潤的電極套,或在電極的導電面塗上導電膠,將兩個星狀電極對置或並置放於病灶區。 (1)對置法:兩個星狀電極在治療部位的上下或兩側反向放置。立體動態干擾電流法通常採用對置法,電流作用較深。
(2)並置法:兩個星狀電極在治療部位表面同向放置。並置法作用較淺。各路電流必須交叉是干擾電療中的根本原則,在立體動態干擾電療法中,也應遵循這一原則。治療時,要儘可能在病灶部位達到立體交叉,就必須選用大小合適的電極,電極的放置方向必須正確。治療時應注意使星狀電極的各個小極均與皮膚接觸良好,以使三路電流都能充分進入人體。 
2. 差頻的選擇:為了便於套用和調節儀器,目前國外的儀器都提供了幾種固定範圍的差頻。幾種常見的差頻及其治療作用國產儀器的差頻範圍多為0~150Hz或0~200Hz任意可調。也有一些儀器提供幾擋固定範圍的差頻選擇,多為0~100、50~100、20~80、20~40、1~10Hz等。治療時可以按需要選用不同的差頻,與傳統干擾電療法相同。
五、臨床套用 
(一)適應證和治療效果
1. 軟組織損傷:干擾電療對軟組織扭挫傷、擠壓傷、慢性勞損、肌纖維織炎、腱鞘炎等傷病,有較好的止痛、消腫、加速損傷修復的作用。有人報告其療效優於超短波、間動電流等療法。
2. 骨關節疾病:用干擾電流治療關節扭傷、肩周炎、退行性骨關節病、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滑囊炎、滑膜鈣化等關節疾病,可以達到止痛、消腫、恢復關節活動度的效果。有人報導其療效顯著高於超短波、紅外線、磁療、臘療(P<0.01)。國外作者報告用干擾電流配合手法按摩、冷療(冰塊按摩)治療髖關節滑膜鈣化,效果很好,可以免除手術之苦。
3. 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炎、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枕神經痛、帶狀皰疹等。
4. 骨折:國內馬志清等對骨折延遲癒合的患者在不撤除外固定和金屬內固定的情況下進行干擾電療,加速了骨折的癒合。國外常用干擾電流治療骨折後骨不連、假性關節病(pseudarthrosis)、骨折後骨萎縮(Sudeck atrophy)等。
5. 血液循環障礙:干擾電流作用於頸、腰交感神經節及肢體,可以使雷諾氏病、早期閉塞性動脈內膜炎、及動脈硬化、靜脈曲張患者的肢體血管擴張、血流改善。還可用於治療凍傷、凍瘡等。
6. 內臟平滑肌張力低下:干擾電流治療胃下垂,可提高胃壁平滑肌張力,使下垂胃的位置上升,從而減輕疼痛、改善消化功能、增進食慾。治療術後腸麻痹、尿瀦留,可促使腸道和膀胱平滑肌收縮,收到即時的效果,一般數次治療即可達到痊癒。對弛緩性便秘也有改善排便的作用。 
7. 內臟纖維增生、粘連
8. 肌肉萎縮、肌力低下
(三)禁忌證
出血傾向,惡性腫瘤,活動性結核,植有心臟起搏器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