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瘡病

窩瘡病,指一種化膿性皮膚病,患病緣由較多,因其患處膿破後凹陷成窩,故而得名,多發於顏面、手臂、小腿等處,患病要及時處理。

病名。指一種化膿性皮膚病。出《外科正宗》卷四。該病可因濕熱二氣交感,直接蘊蒸皮膚而成;或因先患濕疹、痱子,復經搔癢磨擦,破傷感染所致。因其患處膿破後凹陷成窩,故而得名。多發於顏面、手臂、小腿等處。發病初起即見紅斑或小水皰,旋即變成黃豆大小水皰,漸成膿瘡。皰周紅赤,焮熱癢痛,皰壁較厚,破後凹陷成窩,乾燥結痂漸愈;亦有反覆發生且經久不愈者。甚者可伴見身熱、口渴等全身症狀。治宜清熱,利濕,解毒。可內服黃連解毒湯或升麻消毒飲。外有蛇床子散紅油膏。該病相當於深膿皰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