窆石

窆石

高2.06米,底圍2.30米,上小下大,形狀象破土而出的春筍,又象一個長形秤砣,頂端有一圓孔。上面刻有文字,最早還是漢代留下的,但字跡早已漫漶不清。窆石相傳是大禹下葬時,作為大禹下葬時的工具,從其生地北川(古石泉)縣飛來的,是大禹出生之地今四川省北川縣之禹穴、石紐拓片勒石而成,其上有自東漢以來的許多文人學者留下的題刻。

基本信息

簡介

窆石, 壙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繩引棺下穴。

禹陵窆石

窆石亭 窆石亭

以前這塊窆石長期露天置在禹廟邊的小坡上,遊人來這裡總要用手摸摸,因此外表已很光滑,那時還有人朝圓孔丟錢幣,丟石子。現在早已加了玻璃罩,重建亭子,得到妥善保護。

窆石的作用

一般有兩種不同觀點,一是下葬時用的工具,一是作為生殖崇拜的對象。

從“窆石”的“窆”字看,自與“葬”有關。《說文解字》:“窆,葬下棺也。”《爾雅·廣名》:“下棺謂之窆。”可見“窆”是一個動字,“窆石”就是下葬時需用的石。《墨子》謂 :“禹葬會稽,衣裘三領,桐槨三寸。”因而禹陵的這塊窆石就是大禹下葬時所用的工具,頂端的圓孔正是用來穿繩,牽住棺木,使之緩緩地放入墓穴。

民俗

但民間風俗,特別是在紹興,下葬時並不使用這樣的工具。民間以為此石可以占卜生育,有婦女不能生孩子,到這裡向窆石的圓孔扔錢幣或石子,要是扔進圓孔,就能受孕生育。懷孕後的婦女向圓孔丟錢幣或石子,要是扔進圓孔,就能生男孩。而且不一定要婦女自己來,其丈夫也可作這樣的占卜。

1929年開明書店出版的《龍山夢痕》一書收有蔚南《永興王和大禹》一文,說到:“越州婦女每至此亭時,以石子遙投窆石上的小孔,據說中則生男,不中則生女。”雖然這么做毫無科學性,卻代代相相傳,說明其由來已久。距禹陵不遠的宛委山中有一岩石,半圓形,約三米高,中有縫隙為穴,古人曾向此穴投簡祈福,但也有認為是古人生殖崇拜的對象。

故事

清初《東南紀事》(卷七)記載了一段與“禹穴”、“窆石”有關的故事:

王善長,山陰人。少有絕力,長而豪盪,鄉里患苦之。嘗同少年游禹陵,見窆石,大言曰:「我固不學,聞大禹治水,有玉簡金書埋會稽,豈茲地乎?」則以手撼之而動,意得甚。

甲申,聞煤山之變,奮臂言曰:「京師公侯將相,豈皆婦人耶?」逾年,鄭遵謙起,善長為部將,及敗,歸里。又逾年,王翊、陳天樞起,善長亦合驍果得數百人,起會稽山,受魯王命為威武將軍,往來山海間。因曰:「吾聞古之立功者,不遇異人,必見異書。往吾撼窆石能動,意金書待我發乎?」

乃以大索貫石,與數十人轉之,莫動也。善長則攘袂獨挽索,使數人旁助,隨手摺,掘地及泉下,竟無所見。

可見窆石有可能在明末清初被會稽大力士王善長部分破壞(折)了。

辨析

禹陵窆石是打鑿而成還是天然的?有沒有經過加工?圓孔是天然形成的還是人為鑿成?如果是用於生育占卜,那為什麼偏稱為窆石?如果是下葬的工具,又怎么可能被人用作生育占卜?是歷史的記載與人們的意識互不一致所造成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