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隋之戰
隋開皇元年(581年)十二月至二年十二月,突厥沙缽略可汗率軍進攻隋朝的戰爭。
突厥為古代居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遊牧民族。自6世紀中葉以來勢力強盛。北周、北齊均送以厚禮,並與之和親。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大丞相楊堅廢周立隋。十二月,剛篡位的突厥沙缽略可汗(名攝圖),因隋朝對其禮薄,藉口為其妻北周千金公主的宗室復仇,與前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聯兵攻陷臨榆關(今河北撫寧東,一說今山海關),並約同各部落準備大舉攻隋。
楊堅下令於北方邊地增築亭障,修繕長城,加強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并州(治晉陽,今太原市西南)、乙弗泊(今青海樂都西)、臨洮(今甘肅岷縣)、武威(今屬甘肅)等地守備。採納奉車都尉長孫晟關於“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提議,派人結好西面的達頭可汗,東面的處羅侯及奚、契丹等部,以分化突厥,孤立沙缽略。二年二月,撤回準備進攻江南陳朝的軍隊,集中兵力抗拒突厥。
四月初,突厥大軍進犯隋邊。四月,隋上柱國李充部擊破突厥於河北山(今綏遠包頭西黃河以北)。大將軍韓僧壽部擊破突厥於雞頭山(今甘肅乾涼西)。
五月,高寶寧引突厥兵攻平州(治今河北盧龍)。突厥悉發40萬騎兵,突入長城,分路攻隋。六月,李充部再敗突厥於馬邑(今山西朔縣)。
達頭部攻蘭州,在可洛峐(今甘肅武威境)為涼州總管賀婁子乾擊敗(參見可洛峐山之戰)。
十月,楊堅因關中形勢緊急,派太子楊勇屯兵鹹陽,十二月又命大將軍虞慶則屯兵弘化(今甘肅慶陽)。
時沙缽略率軍10餘萬進到周盤(今甘肅慶陽境),隋行軍總管達奚長儒率部2000人迎戰,殺傷其萬餘人。
柱國馮昱屯兵乙弗泊、蘭州總管叱列長叉守御臨洮、上柱國李崇屯兵幽州,皆為突厥所敗。
於是,突厥縱兵自木硤、石門(今寧夏固原西南和西北)分兩路進擊,盡掠武威、金城(今蘭州)、天水、安定(今甘肅涇川北)、上郡(今陝西富縣)、弘化、延安(今延安東北)等地。沙缽略欲繼續南進,達頭不從,引兵退走。長孫晟乘勢用計,讓沙缽略之侄染乾告沙缽略:鐵勒(居突厥以北遊牧族)等反,欲襲其牙帳。沙缽略恐老營有失,遂撤兵出塞。
點評
此戰,沙缽略乘隋朝新立,實力尚不夠充實之機,依靠大騎兵集團的快速機動,全面攻掠隋北方要地,迫隋進行戰略防禦,處處抗拒,或作有限還擊,敗多勝少。隋在加強各地守御作戰的同時,施用分化突厥,削弱和孤立沙缽略的策略,終於遏制了突厥大規模攻勢的發展。
隋朝戰爭列表
隋統一戰爭 | 豐利山之戰 | 高熲攻陳之戰| 突厥攻隋之戰 | 可洛賅山之戰 | 隋反擊突厥之戰 |白道之戰 | 高越原之戰 | 隋滅陳統一戰爭 | 狼尾灘之戰 | 歧亭、延州之戰 | 白土崗之戰 | 湘州之戰 | 南定州之戰 | 隋平江南之戰 | 隋擊突厥之戰 | 隋擊達頭可汗之戰 | 楊素擊突厥之戰 | 隋平李佛子之戰 | 隋平楊諒之戰 | 隋攻林邑之戰 | 隋擊契丹之戰 | 隋擊吐谷渾之戰 | 隋末農民戰爭 | 隋煬帝第一次攻高麗之戰 | 隋煬帝第二次攻高麗之戰 | 隋平楊玄感之戰 | 隋煬帝第三次攻高麗之戰 | 雁門之戰 | 大海寺之戰 | 雀鼠谷之戰 | 李淵擊突厥之戰 | 石子河之戰 | 河間之戰 | 黑石之戰 | 洛南之戰 | 黎陽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