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反擊突厥戰爭

唐朝反擊突厥戰爭

唐朝反擊突厥戰爭(620年—657年)是7世紀唐朝建立初期同東突厥和西突厥進行的一系列戰爭。戰爭期間,唐朝由開始的安撫和防禦轉為進攻,加之突厥內部的分裂和內亂,唐朝分別於640年和657年徹底擊敗東、西突厥,俘虜東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缽略可汗,導致了突厥汗國的滅亡。唐朝在原東、西突厥領地分別設立都督府和都護府。主要的戰役和事件有五隴阪之戰(624年)、涇陽之戰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戰(639年)、陰山之戰(640年)、庭州之戰(651年)、唐滅西突厥之戰(657年)等。

簡介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統一全國。突厥統治者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樣從各個割據者手中勒索財

唐朝反擊突厥戰爭唐朝反擊突厥戰爭
物了,因此趁此時唐朝國力還不十分強大,連年進擾內地,掠奪人口和財富。東突厥頡利可汗曾親率大軍15萬入攻并州,擄男女5000餘口;又曾率騎兵10餘萬大掠朔州、進襲太原;更於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之時率兵20萬直逼唐都長安城外渭水便橋之北,距長安城僅40里,京師震動。唐太宗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臣下及將士隔渭水與頡利對話。頡利既見唐軍軍容威嚴,又見太宗許以金帛財物、與之結盟,乃領兵而退。
這次緊急情況加強了太宗與突厥決一死戰的決心。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始終堅決主張反擊突厥。兩年前,由於突厥嚴重進擾,唐高祖李淵曾聽從臣下建議,打算放棄長安,另建新都,李世民堅決反對。同年突厥頡利和突利二可汗進犯幽州,李世民曾親與對陣。“便橋之盟”後,太宗進一步加緊備戰。他親自垂範練兵,每日“引諸衛騎兵統將等習射於顯德殿庭”,於是“士卒皆為精銳”。而此時國力逐漸強盛,反擊突厥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於是,貞觀三年冬,李靖的六路大軍,拉開了唐代與突厥30餘年戰爭的序幕。
李靖李靖
唐太宗的決心是剿滅突厥,徹底消除內地遭受的禍患。唐代對突厥的戰爭是分兩階段進行的。

滅東突厥

歷史背景

武德四年(621年),頡利出兵入侵汾陰(今山西萬榮縣)、石州(今山西離石縣)、雁門(今山西代縣北)、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代州(今山西代縣)、原州(今寧夏固原縣)、恆(今河北正定縣)、定(今河北定州市)、幽(今北京市)、易(今河北易縣),他州也屢遭侵擾。武德五年(622年),突厥攻打代州,殺唐朝總管定襄王李大恩,八月,頡利率兵侵廉州(今內蒙古境內),精兵數十萬,漫山遍野,綿延數百里。
唐朝由於中原沒有平定,一方面卑詞厚禮,賄賂頡利,答應和親請求;一方面派太子李建成出豳州道,秦王李世民出泰州道抵禦突厥。

唐高祖時期

武德七年(624年),唐朝平定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以後,立即布署反擊突厥的戰爭。這年七月,朝廷中有人向李淵建議遷都,躲避突厥侵略,李建成、李元吉和裴寂都贊成。
李世民表示反對,他說:“北方部族侵擾中原由來已久,大唐精兵百萬,怎么能因為突厥擾邊就遷都避敵,這樣做豈不讓後人恥笑?如果給我幾年時間,一定能俘虜頡利可汗,獻捷長安,假如做不到,再遷都也不晚。”李淵同意李世民的意見,命令李世民、李元吉率兵出豳州道抵禦突厥。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率全部兵力南下攻唐,在豳州(今陝西彬縣)與李世民交戰。突厥兵1萬餘騎突然衝到城西,唐軍嚇得面無人色,李元吉驚懼不敢出城作戰。李世民率兵到兩軍陣前,先與突利可汗交談,然後指責頡利可汗負盟背約,頡利可汗以為突利可汗與李世民合謀,才稍稍引兵後退。當時連日陰雨,突厥兵弓箭因受潮不能使用,唐軍夜間偷襲,冒雨進兵,突厥兵非常驚慌。頡利可汗準備與唐軍交戰,突利可汗反對。李世民又對突利曉以利害,突利可汗與李世民結為兄弟,拜盟而回。頡利孤軍無助,只好撤兵。
武德八年(625年),唐朝設定十二軍,準備大舉反攻突厥,派遣燕郡王李藝屯兵華亭,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軍總管任環屯兵太行山,秦王李世民屯兵蒲州(今山西永濟縣),防備突厥。八月,頡利可汗率兵10萬大掠朔州,唐將張瑾全軍覆沒。突厥兵在靈州(今寧夏靈武縣)被任城王李宗道擊敗,頡利請和回兵。武德九年(626年),突厥又進犯原州、靈州、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北)、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隴州(今陝西隴縣)、渭州(今甘肅隴西縣西南)。四月,唐將李靖與頡利可汗在靈州激戰,突厥兵退走。七月,霍公柴紹又在秦州大破突厥兵,斬特勒1人,殺士卒1000餘人,突厥遣使請和。八月,頡利、突利合兵10萬犯涇州,進兵到武功,唐京城戒嚴。唐將尉遲敬德在涇陽打敗突厥,斬首1000餘級,捉獲突厥俟斤阿史那烏沒啜。頡利可汗在渭水北面列陣,李世民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隔渭水責備頡利負盟。突厥兵見狀非常驚訝,紛紛下馬跪拜。頡利見唐軍旌旗蔽日,頗有懼色,願意講和。李世民與頡利在渭水便橋結盟,突厥兵撤歸。

唐太宗時期

公元627年,唐太宗即位,於是在殿廷教閱軍馬,獎賞士卒,為反擊突厥做戰爭準備。頡利可汗信任漢人趙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
德言,變更突厥國俗,政令煩苛,突厥各部不滿。頡利揮霍用度無限,對各部加重賦斂,部族大多叛去。由於連年征戰,財困民貧,又遇大雪,牲畜很多被凍死,連年飢謹,部眾凍餒,突厥勢力漸弱。
貞觀二年(628年),突利可汗部下奚、霫、契丹等部族投降唐朝,受到頡利可汗的責備。突利可汗征討薛延陀、回紇時兵敗,被頡利可汗囚禁。因此,兩人結怨相攻,勢力進一步衰弱。
貞觀四年(629年)正月,李靖出奇制勝,在定襄大敗突厥,頡利逃竄,李靖在白道截擊,降其部眾五萬餘人。兩將又督兵疾進,大破敵軍,頡利西逃吐谷渾,途中被俘。時值當年三月,東突厥滅亡。懾於大唐天威,“西北諸蕃,鹹請上(太宗)尊號為天可汗”。頡利俘獻京師後,太宗賜以田宅,授右衛大將軍,幾年後死於長安。

對西突厥的戰爭

唐高宗時期完成了對西突厥的戰爭。
伴隨著唐與西突厥對西域的激烈爭奪。唐初,西突厥勢力極盛,“北並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控弦數十萬,霸有西域”,對唐朝形成嚴重威脅,並阻礙著中西商業交通。
從太宗起,唐朝就開始了打通西域的鬥爭,貞觀年間降吐谷渾、平高昌、討焉耆、征龜茲,西域震駭,中西商路復通。此時西突厥首領為阿史那賀魯。他曾因突厥內爭失敗而歸附唐朝,受封左驍衛將軍,參與征龜茲之戰,太宗死,賀魯即起反心,自號沙缽羅可汗,建牙帳於千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與唐為敵,數擾西域。唐與之力戰多年,逐個擊破其聯盟或附屬各部。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平西突厥最後一戰開始。唐軍由大將蘇定方統轄,兵分南北兩路,合擊阿史那賀魯,激烈的戰鬥接連不斷,天降大雪,平地深二尺,唐軍踏雪兼程追敵,士氣高昂,阿史那賀魯戰敗跳伊犁河逃往石國(今塔什乾),被當地人擒獲,送與唐軍。西突厥自此滅亡。 中亞歷史上的突厥語各族
唐滅東突厥後,將大量突厥降眾安置在內地,保持了他們的部落和習俗,又在頡利故地設都督府和都護府管理其地。平西域及滅西突厥後,設著名的“安西四鎮”駐軍鎮守,又設安西、北庭兩個著名的都護府,以天山為界分別向西統轄西突厥故地及西域各部、各城邦。突厥人對唐朝的威脅消除了,他們再也不可能深入中原內地。此後,中國史籍中的突厥事跡逐漸消失,而在波斯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和後來的西方人的史籍中,一批批名為“突厥人”的部族卻在中亞大地上縱橫馳騁,給世界歷史留下深遠的影響。

失敗後的突厥

失敗後的突厥西遷失敗後的突厥西遷
突厥內部支派複雜,他們的社會形態尚處於較低階段,社會結構十分不穩,他們居住的中亞地區民族混雜、播遷頻繁、動盪不安,很多地區文明發展程度很高,具有強大的融合和**他族的能力。這些因素都使突厥社會迅速發生著變化,使他們與其他民族混雜融合。因此,活動在中亞的這些“突厥人”,已經不是同一個民族或部族集團。
把生活在歐亞大陸上一批不同民族(部落或部族)的人統稱“突厥人”的應該首先是阿拉伯人。當阿拉伯人在征服這些地區的部落、部族或民族時,面對一個個從沒見過、又在一些方面表現出共同特點的群體,無法將它們互相區別開來,只好先入為主,把他們統統稱作“突厥人”,把他們居住和活動的地方稱作“突厥斯坦”(突厥人居住的地方)。阿拉伯人的這種稱呼逐漸為其他一些民族所接受,成為習慣沿用下來。
後來,使“突厥人”這個指稱所指代的對象不斷擴大、並真正在他們之間建立起相互關係的,在相當程度上來說,是18世紀以來的語言學家。從那時起,東西方國家的語言學家對這些部族、部落和民族語言進行了研究,他們把這樣一批從歷史上看可能有共同來源、或是發生過密切接觸關係的語言群體,劃歸為阿爾泰語系中的一個語族,稱為“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一般稱為“突厥語”、“突厥諸語言”或“突厥語族語言”。
隨著歐亞大陸越來越多民族的語言得到研究,那些和已知的“突厥語”結構和特點相同之處較多的語言,就不斷被歸入到該語族中。也就是說,學者們基本上是依據語言特點,把一些操相關語言的民族歸入到“突厥諸民族”這個群體中的。從上述情況看,中國史籍中記載的“突厥人”,和現代西方語言的Turk(突厥)一詞所包含的內容和所指對象是完全不同的。當西方學者把這一語群及其使用者稱作“Turk語族”和“Turk民族”之後,中國學者用“突厥”這個現成的辭彙來翻譯它,並賦予它新的含義。由此延伸,用“突厥民族”、“突厥諸民族”或“突厥語民族”泛指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各個民族。研究這一多民族群體語言、文化、歷史、
突厥人突厥人
風俗等方面的學科被稱為“突厥學”。
這些操突厥語的民族或部族成分混雜、起源多樣,在亞洲大地上的各種活動持續了十幾個世紀。本文擇要敘述他們的一些史跡,從中可以看到它們的流變過程和地域分布,也可以看到它們並未形成過統一的民族或國家。為簡便起見,仍將它們統稱為“突厥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