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七十空性論》
《七十空性論》,又稱《七十論》,大乘佛教論書,作者為龍樹。 內容講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 梵文本已失傳,古代未傳入中國,現存版本來自藏傳佛教,民國時法尊...
-
七十空性論
無,亦不從因生,以無故。 答:無生時無滅,不從自他生,是故生非有,無生則無滅。 若無知者,則不應有識性,故亦是他性空。
-
五部大論
五部大論,為五部在印度所造的大乘佛教的論典,所指的有二者,一為註解唯識經典的彌勒五論,另一是藏傳佛教佛學院僧人必讀的的五部大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
戒律 俱舍 因明 中觀 般若 -
彌勒五論
彌勒五論,即彌勒菩薩(一雲,彌勒為與無著、世親同時代或稍早的一位論師)所說的五部論典。但漢傳與藏傳有所不同。漢傳彌勒五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
簡介 《辨法法性論》 《辨中邊論》 《寶性論》 《大乘莊嚴經論》 -
菩提道燈論
中國藏族佛教噶當派的一部主要論著。概括了顯密大小乘的重要義理,並解決了許多“大小相違、顯密相違”等問題。這部論是偈頌體,全論有六十九頌半,除第一頌禮敬三...
七個問題 正論梗概 五種方便 三增上學 總體評價 -
中觀理聚六論
中觀理聚六論,龍樹菩薩所作。分《中觀》、《回諍論》、《七十空性論》等六論。
-
龍樹的中觀諸論
龍樹的中觀諸論:龍樹為公元3世紀時印度人,為中觀學派的開創人,中觀學中主要講諸法緣起性空之理。 他的著作有《大智度論》、《七十空性論》、《中論根本頌》、...
-
中觀派
了空性真理,他們還提出兩種真理說(二諦)。認為在最高夫理(真諦)空之外,還應承認相對真理(俗諦),對修持佛法的人應該說真諦,說空性真理,對復蓋...《中論注》,清辨作《般若燈論釋》,與當時流行的另一種思潮唯識論開展了“空有...
理論基礎 理論發展 傳播 相關解釋 -
《十二門論》
三論宗要典之一。一卷。相傳為龍樹(Nagarjuna)所著,鳩摩羅什於弘始十一年(409)譯出。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冊。梵文原典及藏譯均已不傳。內容分十...
內容簡介 參考資料 -
《藏密大手印探奧》
的。龍樹在其名著《七十空性論》一書中對現象為何是自性空有詳細的解釋。他說....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 內容介紹顯宗、密宗的修持都離不開空性,因為只有體悟空性才能得到成就,別的道路是沒有的。為此,學密行者必須明白空性的原理...
內容介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