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記載,積玉橋這一帶原來確有座橋。《江夏縣誌》記為“鯽魚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是座內室一丈多的石橋。後來這裡成為運送鑄造銅元材料的車輛至銅元局必經之地,便取堆金積玉之意,將鯽魚橋諧音雅化為“積玉橋”。
清末,張之洞督鄂期間,將武昌作為輕工業、商業、文化教育等產業的開發地。曾經,積玉橋有林立的教堂,歷久的醫院,異域風情的西洋小樓,獨具特色的江夏民居,閱盡滄桑的古舊城牆……成為武漢不可多得的人文雅致之地。
建國以後,這裡又成為國有紡織企業雲集之地,國棉四廠、五廠、六廠、武漢印染廠都曾在此駐足,此地紡織企業發展欣欣向榮,為武漢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積玉橋的輕工業漸顯失色,積玉橋片區也漸失以往的繁榮景象。
概況
積玉橋泛指武昌解放路北端以東之中山路南北兩側地帶。這一帶原來有座橋,每年夏季湖水上漲時,附近的居民就在橋孔處捕魚撈蝦,所捕之魚多為鯽魚,遂稱此橋為鯽魚橋,並泛指附近之地。
後來這裡成為運送鑄造銅元材料的車輛至銅元局的必經之地,便取堆金積玉之意,將鯽魚橋諧音雅化為積玉橋。1931年石橋毀壞,1934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墩、木頭橋面的橋樑,1938年又毀,現僅殘留橋基,尚可依稀辨認。積玉橋作為區片名稱則沿用至今。
傳說
積玉橋地區曾經有四座橋,即堆金橋、積玉橋、多子橋、多孫橋。昔時這四座橋取“堆金積玉、子孫滿堂”吉祥之意。這四座橋在1931年前後,原武昌城護城明渠改暗渠後,已不復存在。
傳說有一書生進京趕考未中,感覺無顏回家視人,就住在武昌武勝門外一客店苦讀,日子一長,坐吃山空,已身無分文,客店老闆天天逼帳。他就到客店旁邊的一座小橋上準備投水,忽見河中有一閃光碧綠的石頭,撈起後頓覺精神百倍,便打消尋死念頭。懷揣石頭回來後,竟不吃、不喝、不知疲倦苦讀。半月後,老闆見書生精神好轉,又來逼帳,並要告到官府評理。書生說:“我只有一身衣服和這塊石頭,哪有錢還債”。爭執中,一位珠寶商看到這塊石頭,便替書生還了債,並驚嘆說:“這塊石頭是三國時周瑜佩帶的寶石,有了它可以多日不吃不寢。周瑜病重時,不願它落入別人之手,就把它投入長江。”話畢,經書生同意,便高價買下這塊石頭。書生有錢後,他念寶石和小橋救了自己,就拿出一筆錢把小橋改建成用石鋪砌的大橋,親筆題名為積玉橋。後來這座橋又變成了這一帶的地名。再後來,這一帶的居民又在積玉橋兩側修建了堆金橋,在積正橋東側的東城壕處修建了多孫橋,在螃蟹甲至沙湖處修建了多子橋。從此,每逢春季,武昌城內的達官商埠、布衣百姓便走出武昌城武勝門外經過這四座橋到沙湖邊踏青觀景,以求“堆金積玉,子孫滿堂”的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