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

穆修(979~1032)

正文

宋代散文家。字伯長。鄆州(今屬山東)人,後居蔡州。曾師事陳搏,傳其《易》學,又長於《春秋》之學。大中祥符二年(1009),登進士第,為泰州司理參軍。早年“心壯氣銳”,“不能與俗相俯仰”,以致“毀官喪祿”。後遇赦,為潁州文學參軍。世稱“穆參軍”。
穆修推崇韓愈柳宗元。曾親自校正、刻印韓愈和柳宗元文集。他提倡韓柳古文,首先推崇“古道”。他說:“夫學乎古者,所以為道。”又說:“道者,仁義之謂也。”(《答喬適書》)不過,他雖衛道,卻不似韓愈那樣闢佛,例如他寫《蔡州開元寺佛塔記》、《亳州法相禪院鍾記》,雖以儒者自居,卻承認佛氏“亦善導於人者”,認為儒講禮義已難引人為善,而佛說禍福卻能勸人為善。他同僧人也有往來,有詩《送靈師歸吳》寫道:“靈師殊可尚,頗不類浮屠。托跡雖依佛,留心獨喜儒。”
穆修的文章存者不多,但頗有深度。如《亳州魏武帝帳廟記》稱讚曹操“伐謀制勝,料敵應變”的才能,很有見識。其文風受韓愈影響較深,如《送李秀才歸泉南序》、《祭第二子文》,筆法、姿態都與韓文相近。穆修也長於吟詠,曾有詩歌流傳禁中,頗有晚唐風格,其中《燭》1首,且接近“西崑”,與其文章風格不類。
所著《河南穆公集》3卷,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