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公眾行為與國家政策研究叢書
平裝: 39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20
ISBN: 7509719445, 9787509719442
條形碼: 9787509719442
尺寸: 23 x 15.4 x 2.2 cm
重量: 522 g
作者簡介
樊明,1957年生,江蘇揚州人。1982年春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1988年獲美國俄勒岡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1997年獲美國北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Ph.D.)。現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系主任、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學教授。
李小雲等25名本科生分別來自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金融學院、財政稅務系、會計學院、文化傳播系、物流與電子商務系、工商管理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學院、哲學與社會學系以及資源與環境科學系。王寧同學來自中原工學院。
內容簡介
《種糧行為與糧食政策》主要內容簡介:中國糧食政策面臨的最大選擇是:糧食生產和流通主要應由政府主導還是市場主導?這在學術界分歧很大,政策走向也不明朗。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研究農民的種糧行為,尤其是對價格等利益信號的反應,分析糧食生產的外部性和弱質性,以及糧食市場的競爭性。為此,《種糧行為與糧食政策》調查了1976~2008年農民的種糧行為。研究發現,價格等利益信號直接影響農民對糧食生產的投入從而影響產量,農業的弱質性經不起嚴格考證,糧食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性,農業具有弱負外部性而非流行的正外部性。由此得出結論:中國的糧食生產和流通應主要由市場主導。《種糧行為與糧食政策》的研究還發現,中國的糧食安全是一個被誇大了的問題,糧食有過量儲存之嫌,確定國有糧食企業為流通主渠道是對糧食市場中其他參與者平等競爭的限制,從而影響流通的成本和效率,支農政策有悖論性質,土地集體所有制和城鄉分隔的戶籍制度是諸多“二農”問題的根源。
目錄
代序
第一部分 糧食政策:歷史與現實
第一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政策及評析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糧食生產及政策
第二節 本書研究的主題和方法
第三節 以後各章要覽
第二章 中國古代糧食生產及政策
第一節 中國糧食生產的起源及發展
第二節 奴隸社會的糧食生產及政策
第三節 土地私有農業社會的糧食生產及政策
第四節 土地兼併的史實及其與農民起義的關係
第三章 中國近現代農業改良思想及農村改造運動
第一節 晚清農業改良
第二節 孫中山的土地思想及台灣的土地改革
第三節 民國時期的鄉村建設運動
第四節 毛澤東的土地思想
第四章 美國等國家的糧食生產及糧食政策
第一節 美國的糧食生產及政策
第二節 法國的糧食生產及政策
第三節 以色列的糧食生產及政策
第四節 日本的糧食生產及政策
第五節 韓國的糧食政策及新村運動
第六節 印度的糧食生產及糧食政策
第五章 蘇聯及東歐國家的糧食政策及改革
第一節 馬克思的農業思想
第二節 蘇聯及東歐國家的糧食生產及政策
第三節 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農業體制改革
第四節 國外糧食生產及政策觀察
第二部分 種糧行為分析
第六章 糧食生產產出行為
第一節 調查及數據
第二節 糧食生產函式估計
第三節 中國糧食產量的行為分析
第七章 糧食生產要素投入行為
第一節 土地投入行為分析
第二節 勞動力投入行為分析
第三節 資本投入行為分析
第四節 其他生產要素投入行為分析
第五節 農業中的水
第八章 糧食生產規模化研究
第一節 糧食生產規模化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中國糧食生產規模化的必然性
第九章 種糧如是說
第一節 專家話語
第二節 網路話語
第三節 訪談手語
第三部分 中國糧食政策研究及建議
第十章 中國農業土地制度及改革
第一節 土地非市場配置的效率損失
第二節 中國農業土地私有化
第三節 土地權利束的安排
第十一章 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第一節 糧食流通體制演變
第二節 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第十二章 糧食補貼政策研究
第一節 糧食補貼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節 糧食補貼政策的經濟學分析
第三節 中國糧食補貼政策研究
第四節 支農悖論及支農政策選擇
第十三章 糧食安全研究
第一節 糧食安全的內涵
第二節 自然災害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第三節 糧食儲量模型
第四節 中國最佳糧食儲量估計
第五節 糧食安全的國際化戰略思考
第十四章 中國城鎮化中的戶籍制度與城中村
第一節 戶籍制度改革
第二節 城中村的形成及解構
第十五章 中國糧食政策研究
第一節 糧食政策制定的基礎
第二節 中國糧食生產的市場化選擇
第三節 中國糧食生產流通市場化路線圖
第十六章 總結
參考文獻
後記 “我已不再是原來的我
作者分工
同學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