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種子生理生態學》第七章《草本種子傳播與萌發生態學》和第八章《樹木種子的傳播與萌發生態學》全由作者新構建內容,討論了各類種子的特性、傳播與萌發,植物化感物質與土壤種子庫關係的生理生態學新課題。
作者簡介
管康林,生物學教授,男,1935年11月出生,浙江省台州人。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植物生理學專業,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從事呼吸代謝基礎和農林生物學套用研究達21年之久。
1981年8月後任教於浙江林學院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等課程並從事種子生理學和發育生理研究。他擔任過林學系副主任、植物生理生化教研室主任、院學術委員等職;兼任浙江省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命科學項目申請課題的專業評議專家。
他本人具有廣博的生物科學和農林科學的基礎知識與實踐經驗。發表過農林、生物各類論文60多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其中《難萌發樹木種子的休眠與解休眠方法的研究》獲1994年度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主要著作有《生物農林科學通論》(2005)和《自然吟》詩集(2003);本書《種子生理生態學》是作者一生的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它是在1993年選修教材基礎上進行的全新的編寫。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種子與人類及動物
一、種子的概念
二、種子與人類
三、種子與動物
第二節 種子科學的發展
一、初創時期
二、20世紀的發展
三、新世紀的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種子發育與形態結構及化學成分
第一節 植物的有性器官與種子發育
一、裸子植物種子的發育
二、被子植物種子的發育
第二節 種子的形態與基本結構
一、種子形態多樣性
二、種子的基本結構
三、果實型種子
第三節 種子的化學成分
一、種皮的化學成分
二、種子的貯藏物質
三、種子的特殊有用成分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種子的貯藏與壽命
第一節 種子的壽命
一、種子壽命長度的劃分
二、長壽種子史料
第二節 正常型種子和頑拗型種子
一、正常型種子
二、頑拗型種子
三、中間型及短命種子
第三節 影響種子貯藏與壽命的因素
一、影響貯藏壽命的內在因素
二、影響種子貯藏的外部因素
三、超乾貯藏
四、超低溫貯藏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種子活力與衰老
第一節 種子活力概念及其測定
一、種子活力概念與意義
二、種子活力測定指標
三、種子活力測定技術新進展
第二節 種子活力基礎與衰老的生理變化
一、呼吸量和能量釋放變化
二、酶活性與合成能力變化
三、內源激素的變化
四、膜脂過氧化作用
五、膜與細胞器功能的變化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種子萌發生理
第一節 種子萌發條件與表現
一、水分
二、溫度
三、氧氣
四、光
第二節 種子萌發過程中的物質和能量代謝
一、呼吸強度和呼吸商
二、氧化還原酶類變化
三、主要貯存物質的轉化
四、呼吸代謝途徑與能量轉化
第三節 種子的需光萌發
一、光敏素的發現與生理作用
二、種子感光萌發的幾種表現
三、影響種子需光性的外部因子
四、感光種子的科屬分布與生態學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種子休眠生理
第一節 種子的外致性休眠
一、豆科硬實粒
二、非豆科種子種皮的不透水性和機械阻礙
三、種皮不透氧性
第二節 種子的生理性休眠
一、胚發育未完成
二、胚生理後熟
三、抑制物質的作用
四、複合休眠與二次休眠
第三節種子層積後熟與生理變化
一、層積技術
二、層積過程的呼吸速率與貯存物質變化
三、層積過程的內源激素變化
四、層積過程的呼吸代謝途徑變化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草本種子傳播與萌發生態學
第一節 農田雜草種類及其生物學特性
一、農田雜草種類與分布
二、雜草種子的生物學特性
三、田園雜草種子傳播與繁殖
第二節 雜草土壤種子庫
一、雜草土壤種子庫構成
二、雜草土壤種子庫的動態變化
三、植物化感作用與土壤種子庫
第三節 草地牧草種子生態學
一、牧草種子學的研究
二、某些禾本科牧草種子的休眠與萌發特性
三、牧草土壤種子庫和種子傳播
第四節 水生植物種子萌發生態學
一、水生植物種子發芽的一般特性
二、睡蓮科種子發芽
三、眼子菜科的種子萌發
四、金魚藻科的種子萌發
五、水鱉與鳳眼蓮種子萌發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 樹木種子的傳播與萌發生態學
第一節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種子
二、頑拗型種子
三、寄生樹與附生植物種子
四、榕屬及其他植物種子
五、熱帶森林土壤種子庫
第二節 亞熱帶天目山區的樹木種子
一、天目山珍稀樹木種子萌發的生態性
二、瀕危樹種的繁殖
三、經濟樹種的繁殖
四、大柳杉林衰退與更新
第三節 東北林區樹木種子的生態性與傳播
一、東北林區主要樹木種子的生物學特性
二、東北林區種子的動物傳播
三、動物傳播種子與其生態學意義
第四節 沙生植物種子傳播與萌發
一、檸條、楊柴種子
二、籽蒿種子的萌發
三、梭梭種子
四、寄生植物肉蓯蓉
五、吸水劑預處理對沙生種子萌發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有關種子的圖片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