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稚松
zhì sōng ㄓㄧˋ ㄙㄨㄙ 稚松亦作“穉松”。小松樹;松樹苗。 宋 陸游 《雲門感舊》詩:“稚松看到偃霜蓋,廢寺憶曾開寳坊。” 宋 陸游 《游雲門諸蘭若》詩:“古寺宛如昔,穉松森已行。”
文學作品:稚松
基本信息
篇名:稚松體裁:現代詩
作者:聞一多
作品原文
他在夕陽底紅紗燈籠下站著,他扭著頸子望著你,
他散開了藏著金色圓眼的,
海綠色的花翎—— 一層層的花翎。
他象是金谷園裡的
一隻開展的孔雀罷?
作品賞析
全詩僅六行,精巧別致,而又耐人尋味詩人以絢麗繽紛的彩筆細緻勾畫,熱情洋溢地讚美了一棵在夕陽餘輝中傲然獨立,生機盎然的“稚松”形象。因而,全詩以整體化的擬人手段描繪了一幅具有童話色彩的絢美畫面。“在夕陽底紅紗燈籠下”稚松“扭著頸子望著你”。“紅紗燈籠”這充滿自然童趣的暗喻,不僅為全詩奠定了色彩明朗的基調,而且為“稚松”的形象布置了一個鮮艷美麗的背景,使其尚未出場就引起了讀者美的感受。接著,稚松“扭著頸子”亮了相,一個“扭”字,一下子就勾畫出了一個獨立倔強的主體形象。稚松是剛正的,但又是生機鼎盛、郁郁青青的。在接下四句中,詩人以飽滿的熱情和鮮艷的筆墨,將這小小的松苗置於一片溢彩流光的色彩中。“他散開了藏著金色圓眼的,/海綠色的花翎——一層層的花翎。/他象是金谷園裡的/一隻開展的孔雀罷?“金色的圓眼,海綠色的花翎,用冷暖色彩的巧妙搭配,使“稚松”的美顯得那樣濃烈;那樣豐厚。平凡常見的綠枝在夕陽美麗的光輝中被鍍上一層奇異的光彩,顯示出一片光彩照人的神奇景色。詩人敏銳地捕捉了這道光影,這霎那間的形象,並用文字精美、凝鍊、韻律悠揚自如的語言加以描摹,展現。在詩人筆下,稚松雄姿英發,平凡的形體下卻蘊含著高貴的內在菁華。
在中國傳統美學中,松象徵著力量,象徵著堅貞,而在聞一多詩作里,則更增添了一層聖潔的美的光華。濃郁的民族風格與剛正的主體精神相融匯,凝聚成了“稚松”這一優美堅貞的形象。在聞一多作品中,松的意象反覆出現,無論在《二月廬漫記》和《松賦》等散文中,還是在《口供》、《園內》等詩作中,松始終是詩人鍾情於斯的對象。聯繫詩人一生的剛正不阿,我們不難發現,“稚松”實際上正是詩人崇高的主體精神的凝聚,象徵了詩人正直美好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