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74年9月~1976年7日在黃岡農校讀書。1976年8月~1977年10月在大冶市農牧局任局團委書記;1977年11月~1980年10月在大冶農科所任所長;1981年11月~1983年7月在大冶棲儒橋原種場任書記、場長;1983年8月~11月在大冶市大箕鋪鎮任鎮黨委書記;1983年12月~1992年12月任大冶縣副縣長;1993年1月~1996年12月任大冶市市委副書記。1997年1月~1999年3月在黃石市農林局任局黨委書記、局長。他長期從事農業領導和農業技術工作,對該市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技位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較大貢獻,組織指導農村深化改革工作,促進了農副產品的大幅度提高,推進了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探索適合該市發展的"公司(企業)+農戶"等多種產業化模式,為該市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個人貢獻
大步推進科技進步,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推廣農業科學技術,農業科技含量由"八五"末的28%提高到現年的42%左右;組織實施了生態農業縣(市)建設,使大冶躋身全省四個農業生態大縣(市)之列,重點抓了大冶農村生態農業工作,被省政府評為全省五個"生態農業精品示範村"之一;組織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得到省政府肯定;1996年被評為全市防汛抗洪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