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各種感官所產生的各種感覺,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互有聯繫,某種感官的感覺可以引起另一種感官的感覺。反映在詞語的運用上,可以把描寫某種感覺的詞語用於另一種感覺。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這種修辭手法就叫移覺,也叫通感。
相關用例
在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中有這樣一句:“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濃黑”即“極黑暗”,本是形容當時“非人間”的社會的,現移來形容“悲涼”(心情),就把“濃黑”的非人間與作者“悲涼”的心情聯繫在一起了,渲染了陰沉的氣氛,揭露了現實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極大的哀痛。根據“移覺”的定義,顯然這是運用了“移覺”手法。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光與影有著和諧的鏇律,像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縷縷清香”應是香味,而歌聲無味,但
作者為使抽象的清香給人具體的感覺,就把嗅覺的感受寫成聽覺的感受,把清香寫得像歌聲一樣婉轉悠揚、忽隱忽現,讓這種美甜蜜地傳到人的心田,給人勝似“清香”的美的享受。光與影怎樣和諧?我們不易感受到,但作者把視覺中光與影的和諧比作人們熟悉而又容易陶醉的名曲,令人欣然忘返。我們再來體會幾個通感的句子:(1)那笛聲里,有故鄉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有太陽的光明。
(2)快樂或者好的思想,/都變成聲音飛到四面八方去吧。/不管它像風,或一片陽光。(先比喻,後通感)
《荷塘月色》文中的“移覺”:
①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清香”只能用嗅覺來感知;“歌聲”只能用聽覺來感受。但作者卻巧妙地以“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比擬荷的“縷縷清香”,收到了聲色俱佳的絕妙藝術效果。請體會,歌聲來自“遠處”,又出自“高樓”,自然不會聽得真切,但它畢竟是歌聲而不是竊竊私語,所以那繚繞斷續的餘音還能似有若無地在耳邊縈繞;風是輕輕吹過的,香是“縷縷”飄來的,儘管它不濃烈撲鼻,但它畢竟是香氣,所以它那斷斷續續的幽香雖淡,然而還能不時嗅到,這是確定無疑的。可是,香氣的感受程度意會之尚可,言傳之則不易。故而作者移之以歌聲,這樣,就聲味相移地使人意會到香的濃淡醇薄,聯想到風的疾徐剛柔,並給人留下歌聲縈繞,可以想像捉摸的餘地。
②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鏇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這是把視覺器官上的感受、移到聽覺器官上來表達。因為“梵婀玲”(小提琴)有著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輕重緩緊的節奏,拉得好,鏇律就悅耳動聽;光和影也有疏密起伏和輕重濃淡之分,調得好,色彩就悅目動人。但是,光和影是否和諧相稱,是很不容易言傳的;琴聲是否和諧好聽,卻是可感可辨的。所以,作者利用人們積累的經驗,去揣度難懂或難論的事物,就很容易產生感覺轉移的修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