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領

秦領

秦領,男,1974年生,漢族,遼寧義縣人。中學美術講師。現為中國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意象油畫協會秘書長,遼寧省雕塑協會理事,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錦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教育部頒發 “優秀指導教師”。入編《義縣誌》1985-2005最高藝術成就。

簡介

秦領,男,1974年生,漢族,遼寧義縣人。中學美術講師。現為中國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意象油畫協會秘書長,遼寧省雕塑協會理事,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錦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教育部頒發 “優秀指導教師”。2007年入編《義縣誌》1985-2005最高藝術成就。

個人經歷

學習經歷

1994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藝術分院美術專業。
2001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

藝術活動

1994年任中學美術教師。
1995年創建“秦領美術工作室”。創作大中型油畫/壁畫/雕塑,正規輔導初、高中學生美術聯考。
1997年參加“慶香港回歸千米長卷”大型繪畫創作。
2000年受到國家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優秀指導教師”稱號的表彰。
2003年加入遼寧省美術家協會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
2003年加入遼寧省雕塑協會,在“遼寧省雕塑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上,作為會員代表發表講話。
2005年組織舉辦“遼寧省中學生雕塑習作比賽”。
2005年當選遼寧省雕塑協會理事。
2006年加入錦州市美術家協會。
2006年中國畫作品《佛》參加義縣建縣2200周年大型畫展。
2007年入編《義縣誌》文化藝術卷(1985 — 2005年最高藝術成就)。
2008年應邀出席魯迅美術學院70年校慶活動。
2008年與王仁祥、張寶驤成立遼寧省意象油畫協會,任秘書長。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2009年加入中國青年美術家協會
2009年召開遼寧省意象油畫協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並作工作報告。
2010年專題節目人物專訪《畫中求索,以教為樂》,在電視台《新聞茶座》中播出。
2011年油畫作品《剪子胡同》系列參加義縣國慶美術作品展,並在電視台新聞頻道報導。
2011年召開遼寧省意象油畫第三次全體會議,改選石龍為副主席,張寶驤為理事,產生第二屆協會主席團
油畫作品《生活在並不象我想像的日子裡》1999年獲國家教育部全國教師繪畫比賽二等獎。2008年選送中國美術館“第三屆全國青年美展”。
油畫《我的幸福生活充滿了每一天嗎?!》、《左右為難的啤酒主義者》、《小時候的我、老了以後的我和現在的我同時出現在我的畫室里》2003年入選遼寧省美展,遼寧省第五屆青年美展。
油畫《雪後》2008年成交於北京大唐國際拍賣會。
油畫《海》2009年成交於北京建達國際拍賣會。
雕塑《並不真實的世界》2004年獲遼寧省雕塑展一等獎。
巨幅中國山水畫《險峰飛瀑》,中國畫《生當作人傑》,油畫《蒼山如海》被收藏。

藝術教學

1994年至今任教於遼寧省義縣第二初級中學。
2001年受聘於瀋陽航空工業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設計系,講師。
2003年受聘於吉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美術學系,講師。

藝術成就

油畫

油畫作品《生活在並不象我想像的日子裡》獲國家教育部全國教師繪畫比賽二等獎。2008年選送中國美術館“第三屆全國青年美展”。
油畫《我的幸福生活充滿了每一天嗎?》、《左右為難的啤酒主義者》、《小時候的我、老了以後的我和現在的我同時出現在我的畫室里》入選遼寧省美展,遼寧省第五屆青年美展。
油畫《雪後》成交於北京大唐國際拍賣會。
油畫《海》2009年成交於北京建達國際拍賣會。
油畫《蒼山如海》被遼寧義縣第二初級中學收藏。

雕塑

雕塑《並不真實的世界》獲遼寧省雕塑展一等獎。

中國畫

巨幅中國山水畫《險峰飛瀑》被遼寧義縣天光影樓收藏。
中國畫《生當作人傑》被遼寧省義縣教師進修學校收藏。
中國畫作品《佛》參加義縣建縣2200周年大型畫展。

著作

2010年,與恩師王仁祥合作出版《金牌美術基礎教材系列——素描石膏掛像教程》(上海大學出版社)。

代表作品

作品介紹

其中油畫系列作品《我的幸福生活充滿了每一天嗎?!》是在遼寧美展上的優秀作品,這一組畫一共有三幅,是秦領的自畫像,通過“橙”、“綠”、“紫”三間色以及背景的“具象”、“抽象”、“寫意”手法,把“我活著呢”、“我活得很快樂”到“我活得快樂嗎?”表現得入木三分。

作品評價

該作品得到了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馬光主席以及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東宇美術館館長王易罡先生的高度評價,稱其為“很有想法”的作品:秦領的作品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表達他對現實生活的理解。這和他以往以技法語言探索為主的作品有所不同。在這組自畫像中,他用單純的色彩告訴人們,生活是這樣,或是那樣,也希望找到一種合乎情理,具有哲學化的答案。作品中含蓄地強調了生活的使用價值,生活中作品中唯一的主角就是自我。對生活的回顧與展望的同時,又對周圍的一切無動於衷,這實際是在一種無形的世俗中冷靜而深刻的思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