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方陣

秦軍方陣

秦軍方陣是指秦軍擁有一種步兵方陣,手持7米長矛,將它端平,靠它很長的優勢刺傷敵兵。秦朝的弩,有效射程可達10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精準的武器,甚至還擁有一套自己的瞄準系統,秦人在作戰時,在沒有短兵相接的時候,就通過秦弩重創敵人的主力,是秦國集權管控和強力軍事制度的集中體現,方陣中弩、步、車、騎的規則分布,讓人聯想到現代企業的組織結構圖。根據地形地勢,敵我方力量優勢對比,方陣的統帥擺陣布兵,時而嚴陣以待,時而機動靈活地調整著陣法的變換,以最有效的方式調集著內部組織資源。

基本信息

簡介

秦軍擁有一種步兵方陣,手持7米長矛,將它端平,靠它很長的優勢刺傷敵兵。秦朝的弩,有效射程可達15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精準的武器,甚至還擁有一套自己的瞄準系統,秦人在作戰時,在沒有短兵相接的時候,就通過秦弩重創敵人的主力。

裝備

1974年,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發現大量兵器,這些兵器讓人們看到了秦軍鮮為人知的一面。一條6.3m長的矛柄遺痕,加上矛頭,整個長矛接近7m。這種長度的刺殺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秦軍是怎樣用來作戰的呢?如果用來單兵作戰,7m的長矛根本無法自由格鬥。但是,在古代希臘,亞歷山大的軍隊就以擁有7.2m的長矛而聞名,由長矛組成的方陣曾經使他們戰無不勝。專家推測,秦步兵中應當也有類似的長矛方陣,長矛的威力在於集體的力量。

在兵馬俑坑,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另外兩種長柄刺殺兵器——戟(jǐ )和鈹(pī )。戟的長度在2.8m左右,它實際上是在戈的前邊加裝了矛頭,可以鉤砍,也可以直刺。與長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單兵格鬥,對於他們來說,掌握自由搏擊的技巧和發揮個人才華是最關鍵的。鈹很像插在長桿上的短劍,長度界於戟和長矛之間,約在3.5m左右,持鈹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種隊形去衝擊對手。 從不同的殺傷距離來看,長矛、鈹和戟長短之間既有專業分工,又可以互相保護。

根據猜測,秦軍的步兵方陣中,長矛手起到拒敵的作用,利用長度優勢殺傷敵人,抵抗戰車——當時主要的突擊部隊;鈹手在長矛手身後,當長矛手的陣型被打亂的時候,以較小的突擊陣型,利用極強的突刺能力將突入的敵人推出去;戟手則是在方陣陷入混戰時,以單兵為單位加入戰鬥,肅清陣內之敵

作戰方式

不論發生什麼情況,這些士兵都要挺著長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後排立即補上,保持方陣不變。可以想像:為了將幾千人、幾萬人變成一個銅牆鐵壁的方陣,士兵們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從武器和作戰方式來看,長矛手是殺傷力最大的步兵兵種。槍頭如林,方陣如山,巨大的衝擊力不可阻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