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秦淮雜詩·青溪水木最清華》
【年代】清代
【作者】王士禛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秦淮雜詩
青溪水木最清華①,王謝烏衣六代夸②。
不奈更尋江總宅,寒煙已失段侯家③。
作品注釋
①青溪:東吳時所開溝渠,泄玄武湖水入秦淮河。水木最清華,語本晉謝混《游西池》詩:“水木湛清華。”謂風景極清秀美麗。
②王謝烏衣:金榮注引《方輿勝覽》:“烏衣巷,在秦淮南,去朱雀橋不遠,(東晉)王、謝子弟所居。”後人詠金陵詩詞,多用此典。六代:即六朝。
③“不奈”二句:宋朝段侯家已消失,更不必尋找南朝的江總宅矣。不奈,即不耐。奈,通“耐”。江總,南朝人,仕陳,為僕射尚書令,世稱江令。段侯,宋人段約之。張敦頤《六朝事跡類編》:“江令宅在秦淮,今段大夫約之宅,即其故第也。”王安石《招約之職方並示達甫書記》:“昔時江總宅,近在青溪曲”,“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
作品格律
這首七言絕句的用韻方式為首句入韻平起式;其韻腳是:下平六麻(平水韻)。
青溪水木最清華,○○●●●○△
王謝烏衣六代夸。⊙●○○●●△
不奈更尋江總宅,⊙●⊙○○●●
寒煙已失段侯家。○○●●●○△(說明:○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作品簡析
秦淮河流貫南京城中,明末河畔歌館舞榭特盛。公元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王士禛以揚州推官奉命至南京讞獄,居河側,感秦淮舊事,作此組詩,抒盛衰興亡之感。詩流麗悱側,情韻悠遠。原作二十首,《漁洋精華錄》刪六首,傳世十四首。此乃組詩之第六首,詩寫秦淮河畔昔日的世家皆蕩然不存。
此詩前兩句優美、繁華,後兩句荒涼、衰敗,對比鮮明,以抒發興亡之感。後兩句為主,前兩句為賓,以賓襯主,從而增添了感慨滄海桑田、豪華短暫的情感分量。
作者簡介
王士禛(1634~1711)清代文學家。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晚號漁洋山人。清初濟南府新城縣(今山東省桓台縣)人。出身於世代仕宦之家,自幼聰穎。順治(清世祖年號,公元1644~1661年)進士。死後謚“文簡”。他是繼錢謙益、吳偉業之後,康熙(清聖祖年號,公元1662~1722年)時的文壇盟主,被譽為“泰山北斗”。詩、詞、散文皆善,傳世著作達數十種。創“神韻說”,稱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詩之最高境界,強調“興會神到”,“神韻天然不可湊泊”,提倡清新淡遠、蘊藉含蓄的詩風。著有詩集《帶經堂集》、《漁洋山人精華錄》,詞集《衍波詞》。另有《居易錄》、《池北偶談》、《香祖筆記》、《分甘余話》、《漁洋詩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