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57年6月,秦大平出生於北京。1974年,高中畢業後參軍,於成都軍區空軍政治部文工團任鋼琴伴奏及部隊歌曲創作。
1978-1979年,秦大平被派往中央音樂學院進修,師從楊儒懷教授學習和聲與對位,師從杜鳴心教授學習作曲。1984年,從部隊轉業,同年出國赴芬蘭留學,師從E.海曼涅米(Eero H?mm?niemmi)、M.林博格(Magnus Lindberg)和P.赫尼寧(Paavo Heininen)。1992年畢業於西貝柳斯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獲碩士學位。
1997年和2003年他成功地在赫爾辛基舉辦了個人作品音樂會。其作品包括交響樂、室內樂、聲樂和電腦音樂。
從80年代到90年代,他先後獲得西貝柳斯(Sibelius)基金會、維胡里(Wihuri)基金會和赫爾辛基文化—圖書委員會作曲獎金。
代表作有“交響序曲”、交響詩“記憶”;(分別於1990年12月由著名指揮家湯沐海指揮芬蘭lahti交響樂團和1999年9月由H.Lintu指揮Turku交響樂團在北京“金秋國際音樂節”首演)。
自1998-2006年,他回國先後在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及北京大學,北京廣播學院,首都師範大學,廣西藝術學院,桂林教育學院,浙江大學藝術學院,杭州師範學院,紹興文理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江西師範大學,井岡山師範學院,贛南師範學院,貴州大學藝術學院,新疆師範大學,新疆藝術學院,青島大學藝術學院,曲阜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煙臺師範學院音樂系,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等24所音樂學院及大學講授現代嚴肅音樂及創作。
個人作品
出版物著作《透視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出版
獲獎作品
1.伴奏合唱“夏爾巴輪曲”於2000年在西班牙“第七屆拉古納國際作曲比賽”中獲一等獎;
2.《弦樂四重奏》和《手風琴與女高音》分別於1999和2000年芬蘭“PAN2000國際作曲比賽”以及台灣“國際作曲比賽”中獲二等獎;
3.《撒哈拉之聲-室內樂隊》於1997年芬蘭“新音樂作曲比賽”中獲三等獎;
4.“鋼琴變奏曲”於2003年在挪威“格里格國際作曲比賽”中獲評審特別提名獎,
5.《輪迴-鋼琴五重奏》於1998年加拿大SMCQ國際作曲比賽中進入決賽(參賽198人,6人進入決賽)。
6.“FC20–室內樂”於2005年芬蘭“Seinajoki室內樂國際作曲比賽”進入決賽。
其它作品
視頻 | 音頻 |
---|---|
李斯特《弄臣》 | 電腦音樂《四川方言片段》 |
交響詩《記憶》及相關文獻 | 電腦音樂《動物倫曲》 |
鋼琴五重奏《輪迴》 | 電腦音樂《1976之聲》 |
鋼琴小品五首 | 室內樂“Fliano - 長笛與鋼琴” |
《撒哈拉之聲》 | 室內樂“Mens - 手風琴與中提琴” |
女高音獨唱《The bloom》 | 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Op.15 ) - 第二鋼琴:安尼卡(Annikka Konttorri) |
室內樂隊《Red abthem》 | 電腦音樂《Luna》 |
學術活動
第三屆“成才杯”科技學術節之第二十一期名師講壇2011年4月19日晚七點,由校團委主辦,校研究生會承辦的第三屆“成才杯”科技學術節之第二十一期名師講壇在藝術學院219成功舉辦。來自藝術學院的作曲系教授秦大平講述了他的父輩以及他自身的成長曆程,並與參加講壇的各個院系同學分享了他自己對音樂與人生的獨特感悟。
秦大平教授不僅用一系列的照片講述了一個個時代,也現場播放了許多屬於不同時代的音樂,同時還現場演奏了一些經典的鋼琴曲目,讓同學們全方位地領略到不同時代音樂的魅力,以及不同人物身上演繹的音樂與人生,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本次講壇,秦大平教授特意穿著他當年的軍裝到了現場,綠色的軍裝與紅星軍帽,在秦教授看來這是他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從17歲至27歲的軍裝年代;而第二個黃金時代便是來到威海,來到山東大學威海分校與同學們共處的今天。
秦大平教授出生音樂世家,父親秦西炫是我國成就卓著的作曲家與著譯家,母親也曾多次隨總政歌舞合唱隊赴蘇聯等國進行演出。秦教授給同學們展示了他父輩人的許多珍貴照片,並現場播放了他父親創作的歌曲;歷史繼續講到了秦教授的青年時代,將其親身經歷的歷史用照片與音樂展現了大家的面前,還有他在芬蘭西貝柳斯音樂學院的八年留學時光,留學期間他還走訪了埃及、以色列、義大利等國,秦教授用自己的相機記錄下那些時光,給同學們帶來的不只是音樂的享受,還有歷史的記憶。
隨後,秦教授現場播放了一首他親自創作的歌曲《重任在肩》,其中也蘊含著他自己的一種情懷。最後,秦教授用鋼琴伴奏,全體同學合唱了《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至此,第二十一期名師講壇在歌聲中落下了帷幕。
講壇結束後,現場來自各個學院的學生們紛紛與秦教授合影,以表自己的敬仰之情。秦教授帶給大家的不僅是一次講座,還是一次歷史與今天的對話,音樂與人生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