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同洛

秦同洛

秦同洛,石油開發工程專家,教育家。負責制定大慶油田注水開發方案和第一個大型實驗區開發方案,作為主要完成者的科研成果“大慶油田長期高產穩產的注水開發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我國石油開發教育的創建人之一,培養眾多碩士、博士生。華北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創辦人之一。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秦同洛 秦同洛

秦同洛(1924-2000年12月18日 ),江蘇無錫人。194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貴州分校(即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礦冶系。曾會玉門油礦助理工程師、廠長。建國後,歷任延長油礦採油工程師,北京石油學院石油開發系主任、科研處處長,石油工業部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中國石油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中國能源研究會第一屆副理事長。四十年代最早把岩心分析和試井技術引進國內,是我國第一個注水開發油田--玉門油田的主要設計人之一,也是大慶油田分區注水開發設計的負責人之一。撰有《油田開發穩產條件的討論》、《中國微生物採油現狀》等論文。

人物生平

確立人生目標

秦同洛,1924年出生在風景秀麗的江南名城無錫市一個書香門第之家。1940年,年秦同洛

僅16歲的秦同洛以優異成績考入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學校所在地被日寇霸占。同學們冒著生命危險逃出日本侵略軍占領區,異地求學。看到列強鐵蹄踐踏下滿目瘡痍的國土和水深火熱中的同胞,學子立志要救國。同學們本著“工業救國”這一共同目標,各自選定了自己的方向。秦同洛決定“我要採礦”,經多方周折轉入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今西南交通大學)礦冶系,自此與礦產能源的開發利用結下了不解之緣。

秦同洛於1944年畢業後,毅然報名到我國第一個石油礦區玉門油礦工作。他帶上書籍和行李,搭乘一輛運送石油物資的卡車,從貴陽出發,出重慶,過蘭州,冒著日本侵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經受各種關卡的軍警盤查,一路上風餐露宿,歷盡艱辛。使秦同洛沿途目睹汽車動力靠木炭,哪個車上能配有一些酒精做引燃劑就算是奢侈的了。坐這種車“一去二三里,拋錨四五回,下車六七次,八九十人推”,當時燃料奇缺可見一斑。秦同洛深深感到肩上擔子的沉重,也暗自為此去將成為一個石油人而自豪。

推動石油科技發展

解放後,玉門油礦建成了我國第一個採油廠,作為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基地,承擔了我國工農業生產和國防用油的重任。1950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秦同洛,是第一任廠長,他組織大家恢復生產,將生產管理規範為採油、輸油、保溫、日常維護四部分。組建了修井大隊,從油藏地質研究入手,認真調查重點井井況,制定修井計畫,最大限度地使死井復活。同時為生產井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千方百計增加產量。當年生產原油9萬多t,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國的經濟建設。

1952年,秦同洛調到延長油礦任主任工程師。當時油礦的生產很不正常,產量忽高忽低,鄰井間差別很大。針對這一情況,他首先建起了試驗室。儘管當時的打井只能靠頓鑽,但仍設法取得了岩心,在試驗室完成了岩心分析和油、氣、水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判斷水的來源,結合生產動態,確認了該油礦的產層屬於緻密的裂縫性油藏。緻密油藏需要人工造縫,提高地層導流能力,方可提高油井產量。由於當年國內沒有大型壓裂設備,不具備施工能力,他同工程技術人員一道提出了井下爆破的方案,並土法上馬,自製井下專用炸彈,規定了安全操作規程和施工程式,爆破後用小型修井機清理爆炸產物。形成了一整套施工工藝,增油效果好,經濟效益顯著。

1956年,國家調集一大批專家,由陳毅副總理總負責,開展了制定國家12年科技發展規劃的工作。石油工業部門由翁文波、侯祥麟負責,在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任教的秦同洛協助。時年32歲的秦同洛是眾多制定規劃專家中最年輕的。他分擔了鑽井、採油、油氣集輸規劃的起草工作。整個規劃由國務院討論通過付諸實施。同時按照這個規劃成立了石油科學研究院,推動了石油科技工作的發展。

大慶會戰

1960年,大慶石油會戰開始後,秦同洛奉命趕赴大慶,擔任大慶石油會戰地質指揮所副指揮、黨委委員,兼任採油指揮部總地質師。開發大慶這樣大的油田,當時我們還缺乏經驗。如何才能使大慶油田保持長期穩產高產?如何搞好開發這樣一個世界級大油田的巨觀決策?余秋里、康世恩等會戰領導聽取了李德生、童憲章、秦同洛等專家的建議,將薩爾圖油田中部32km作為油田開發的第一個生產試驗區。秦同洛是這個試驗區的主要組織者和參加者之一。通過開闢試驗區,取得了油田開發的經驗,避免了在大規模的開發中走彎路,為確定大慶油田開發方案發揮了重要作用。1961年,石油工業部黨組決定秦同洛與童憲章、李德生、譚文彬為編制薩爾圖油田146km面積開發方案的負責人。1962年5月該方案在大慶油田開發技術座談會上討論通過,並很快得到石油工業部黨組的審批。這個開發方案和一整套開發方針、技術政策,是在沒有外國人參加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制定出來的,並在實施後獲得了成功,創造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走出了中國自己的路子,這個方案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培育人才

1976年,在秦同洛任石油部石油勘探開發規劃研究院(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前身)副院長期間,華北油田發現第一口千噸井。奉石油部的命令,他赴華北油田(兼)任研究院院長,並協助管理生產和工程技術。油田開發初期,條件十分艱苦,這位“院長”沒有安置小家,沒有辦公樓,他一直住在一個臨時招待所里。他帶領大家完成了開發方案編制,注水、壓裂、酸化等一系列工程技術的研究與套用。親自到每口井的井口量油測氣,監督每一個施工方案的實施。靠他那廣博的知識與豐富的經驗,以及事必躬親的嚴謹作風,帶出了一支高素質的科研生產隊伍。直到華北油田建成1000萬t的產能,他才撤出華北油田。

1978年,石油工業部成立了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秦同洛任副院長。他除了進行科研工作外,主要負責石油科技情報和培訓工作,為石油工業培養高級人才。他多方努力,親自奔波,經石油部、教育部審批,在研究院成立了研究生部。現在,這個研究生部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建立了博士生授權專業點3個,碩士生授權專業點4個,還建立了博士後流動站。已培養了碩士研究生15屆430人,博士生15屆55人。畢業生分配到石油行業各個單位,其中有的已經成為對國家有貢獻的專家、教授,有的已成為局、處領導幹部。此外,為了促進科技交流,擴大科研人員視野,在秦同洛的建議下,《石油勘探與開發》期刊於1974年創刊,在國內外發行。他擔任主編,帶領編輯部工作人員,認真辦好每一期。《石油勘探與開發》以其嚴謹的學風,權威的文章,成為國內外石油專業人員的重要刊物,曾為多家國外有關雜誌摘錄,獲得國家科技期刊一等獎。

任職

秦同洛曾擔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學會副秘書長、石油工程委員會主任、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委員會特邀委員等,為國家的能源開發和石油工業的發展奉獻了他畢業的精力,受到了業內人士的愛戴。

2000年12月18日秦同洛因病逝世,享年76歲。

成就及榮譽

我國油藏研究的先驅

秦同洛在油藏工程基礎試驗、生產動態數據的測試方法、結合動、靜態資料進行油藏動態分析方面所做的開創性工作,對開發好一個油田及發展油藏工程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初到玉門,秦同洛在童憲章領導的工程室工作。自1946年始,他用玉門油礦的第一支進口壓力計、溫度計、鑽井測斜儀和與童憲章共同組裝的地層測試器等儀器設備,開始了地下資料的錄取及儲層、流體物性的分析工作,並取得了第一批數據。此前的玉門油礦,由於油井自投產以來一直在自噴,所以,生產管理的範圍僅限於地面。秦同洛不僅將著眼點由地面擴大到地下,且地上也開始測量並記錄產出液的氣油比、採油指數。這些參數的變化,直接反映了地下油藏生產動態的變化。他深知測量參數的重要性,每次測參數前,都要校準儀器設備;每次上井他都親自帶隊,從不馬虎。利用自己記下的大量數據資料,地面與地下參數相結合,深入單項分析,全面綜合對比,1947年寫了《老君廟油田動態之初步研究》一文,開了國內油藏研究的先河。該文受到了領導的重視。根據文章的分析結論和提出的建議,擴大了打井範圍,改變了井位集中於構造頂部的狀況,對重新認識油藏,改善開發效果,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2年,秦同洛調到位於陝西省的延長油礦任主任工程師,主抓採油工程。當時的延長油礦開發層位淺於200m,屬緻密的裂縫性油藏。根據油藏現狀和當時的測試手段,他聯繫實際,因地制宜,想出了一個辦法,靠低產井確定地層壓力。即把井內原油抽空後,按一定時間間隔,記錄液面恢復與時間的關係,根據這一關係曲線,確定油藏壓力及儲層基本參數。這種方法後來發展為生產試井方法,屬油藏工程理論的一個分支。所得出的結論對研究油藏和生產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慶會戰的成就

1960年至1964年秦同洛參加大慶會戰期間,兼任大慶會戰地質指揮所副指揮、採油指揮部總工程師,建立了測壓制度,每月組織一次測壓會戰,繪出一張油井等壓圖,解決了取得單相油樣的難題。他確定了大慶油田的飽和壓力等一系列重要參數。飽和壓力是地下油氣體系固有的一個特性參數,它決定地下油氣呈單相或多相。當地層壓力高於飽和壓力時,呈單一液態,滲流阻力最小;當地層壓力低於飽和壓力時,呈游離氣和飽和原油兩相存在,造成油氣共同參與滲流,原油的有效滲流量大幅度減小,對生產不利。油田開發過程中,保持地層壓力水平的最佳狀態應是不低於飽和壓力。像大慶那樣一個規模巨大的油田,飽和壓力不是到處都一樣。特別是大慶油田飽和壓力和地層壓力差別較小,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取得油藏的飽和壓力,當時是個難題。為此他研究了一套取得飽和壓力的技術,分區分塊取得了飽和壓力的數據,並建立了一套飽和壓力的確定方法和技術。他關於飽和壓力的分析和結論,對全油藏確定保持的合理壓力水平和單井工作制度,以及開發過程中一些重要問題的決策至關重要。

大慶會戰期間,秦同洛對油田動態分析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重大突破。康世恩指揮認為秦同洛提出的油田動態分析很重要,從而加強了這方面的工作。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秦同洛根據蘇聯經驗把油藏中水驅油的“非均質、非活塞”的理論推廣套用於大慶油田,具有很普遍的指導作用。由他制定了油田動態定期分析制度並組織了一支隊伍。他對大慶油田開發方案的確定,做了紮實並卓有成效的工作。

秦同洛在轉戰於各個油田的實踐中,豐富了油田動態資料的錄取經驗,形成了一套測試方法;充實了油藏動態分析方法,這些方法對指導後續油田的開發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小型注水開發的嘗試到大型開發的成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油田開發方案的編制剛剛起步。秦同洛是玉門油田和大慶油田第一個開發方案編制工作的負責人之一。

1953年,石油管理總局根據蘇聯專家的建議,決定編制玉門油田注水開發方案,29歲的秦同洛負責工程部分,地質部分由老地質家陳賁負責,另外還有韓大匡、黃劍謙、楊通佑以及陳鍾祥等。這是我國油田開發第一個注水方案設計,可供參考的僅有蘇聯杜依瑪茲油田的注水設計,以及接任務前不久到羅馬尼亞參觀所獲得的感性認識。在方案設計中用物質平衡法論證了玉門油田開發主要靠水驅。這也是我國第一次的有關論證。實際開發數據資料表明,地層壓力的變化與水驅理論的論證計算基本一致。這個方案的實施,使地層壓力逐漸恢復,年產油量增加到80萬t以上,採收率得到提高。實施過程中不斷加深認識,由邊外注水調整為邊內注水。這些工作為以後大慶油田的注水開發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大慶會戰初期,面對這樣世界級的大油田,如何搞好油田開發的巨觀決策是一個重大課題。余秋里、康世恩等會戰領導聽取了秦同洛、李德生等有關專家建議,確定了建立生產實驗區的技術政策和措施。會戰領導小組於1960年9月決定將薩爾圖油田中部22km作為油田的第一個生產實驗區。秦同洛是這個實驗區的負責人之一。在此基礎上,1961年4月,石油工業部黨組決定秦同洛與童憲章、李德生、譚文彬為薩爾圖油田146km面積開發方案的編制負責人。這個開發方案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油田其他區塊的開發,進而影響大慶的全局。因此,他們率領方案組逐層落實儲層參數、展布面積及構造形態。計算了開發區的地質儲量和可采儲量。對油田地質特徵、流體物性、油層分布規律、油水壓力系統做了深入分析和評價,提出了開發層系的劃分和井網安排原則。根據玉門注水方案的經驗,結合開發區的具體特點,制定了開發區的內部切割注水方案,即注水井位於油田內部,與油井交錯排列,構成各種均勻形狀的規範化格線,把油區“切割”開,格線間形成有規律的油水井對應關係。這一方案開創了我國油田內部注水的先例。這一設計方法被編入了石油院校的相關教材。隨著對油藏特性認識的不斷深入,秦同洛憑藉多年來從事油藏資料錄取、動態分析、生產管理的豐富經驗,針對大慶油田地層壓力係數不高、氣油比不高的特點,與有關專家一起向領導提出了“大井距、小油嘴、早注水”的指導性實施原則的建議,得到了余秋里部長的批准。經過一年的緊張工作,他們完成了編制開發方案的草案。1962年5月在大慶油田開發技術座談會上討論通過。石油工業部黨組很快審查並批准了薩爾圖146km面積的開發方案。方案的實施取得巨大成功。

余秋里在評價這個方案時指出:“大慶油田第一個開發方案和一套開發方針、技術政策,是在沒有外國人參加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制訂出來的。在大慶油田的開發中,實施這套方案和方針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創造了當時世界上的先進水平”,“走出了中國自己的路子”,“大長了中國石油工作者的志氣,增強了搞好石油工業的信心”(《余秋里回憶錄》第781頁)。經過實踐檢驗,1985年薩爾圖油田北部146km開發方案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大慶會戰時,為了解決油田開發中的問題,大搞地層對比,一口井一口井地對比,一個小層一個小層地對比,把各油層的特點搞得一清二楚。在《余秋里回憶錄》中寫道:“地質專家李德生、教授秦同洛、地質師閔豫和其他地質技術幹部,白天上井指導工作、收集資料,晚上在‘乾打壘’房子裡整理資料,大搞油田地質研究工作,對油層進行逐井分小層的對比、分析。有的同志沒有辦公桌,就把行李一卷,在鋪板上工作。沒有電燈,就點著蠟燭乾。不分節假日,經常工作到深夜。最緊張的時候,一天要對比300多層,計算3萬多次。這么大的工作量,全

桃李滿天下

1954年,秦同洛被調到成立不久的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工作,任採油教研室主任,與教研室的中外專家一道擔起了培養新中國石油開採人才的重任。時年29歲的秦同洛,是所有教研室主任中最年輕的一位。除了 《油層物理》 、《採油工程》等專業課外,他還開了一門新課《油田開發設計》 。他把生產實踐經驗濃縮升為理論,同時把他孜孜以求、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培育並薰陶了一批又一批求知若渴的大學生。採油教研室主任他一乾就是10年。此後幾易工作崗位,除“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任教以外,直到退休前其工作性質都不同程度地與育人有關,而他帶研究生幾乎未斷。

1954年,秦同洛就和蘇聯專家合帶研究生,兩年後,開始獨自帶研究生,從此擔起了教授的擔子。“秦教授”這一尊稱,上到石油部領導,下到研究院和各油田普遍知曉,他帶過的研究生有的已成為帶研究生的導師,如石油大學校長葛家理,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所長王廉身,大慶石油管理局總工程師王德明,西安石油學院副院長李等。在他擔任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主抓培訓工作期間,成立了研究生部,該部與中科院研究生部是國家教委批准的首批非大專院校具有授予學位資格的單位。研究生部成立後,本著教學質量第一,精挑細選人才的原則,不斷發展壯大。近20年來,為石油工業各條戰線輸送了大批精良才幹。

積極參與中國石油界與國外的交流

1953年,秦同洛從延長油礦調到北京,第一項工作是參加在羅馬尼亞召開的中羅科學技術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這是石油系統第一次與國外進行交流。在羅馬尼亞期間,除了完成共同研究項目外,他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參觀了幾個油礦、煉廠。從地質、鑽井、實驗分析方法、採油機械、修井機等各方面進行了廣泛交流。1957年,他作為“科學技術代表團”中石油組的顧問,赴蘇聯進行“科學技術長期發展規劃”的交流。期間,他專程到蘇聯的羅馬什金和杜依瑪茲油田參觀其內部切割注水,進行油田開發、生產管理、增產技術等多方面的交流,這些交流對當時國內油田開發方案的編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7年以法國石油科學研究院院長巴拉包紐為團長的代表團訪問我國,秦同洛接待了這個代表團,並於1978年代表我方與法方簽訂了第一個與西方國家石油科技交流方面的協定。

1980年,秦同洛作為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Attiga先生的特邀嘉賓去科威特,在會上介紹了中國石油工業的情況,使中東國家對發展中的中國石油工業技術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反響十分強烈。

在與國際石油界的交往過程中,秦同洛深深地感到讓世界了解我們,讓我們認識世界,推開一扇交流的視窗,迫在眉睫。中國石油學會成立不久,便以秦同洛的名義(當時任中國石油學會副主任)給國際石油工程師協會(SPE)寫信,與他們建立聯繫。此後,SPE在我國召開了第一屆研討會,秦同洛任學術委員會主席。為了促成這次研討會的成功召開,秦同洛親自進行多方聯絡,同時還承擔了近一半文章的翻譯及全部論文的校對工作,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可謂是嘔心瀝血。此後,在我國召開的SPE學術性會議由秦同洛主持的就有三次,影響也越來越大,標誌著我們的對外石油技術交流在逐步加強和擴大,在國際石油學術論壇上,中國石油界獲得了與已開發國家同等的地位和發言權。

秦同洛在任石油勘探院副院長期間,作出了全院技術人員輪訓英語的安排,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這一舉措使石油勘探院在對外交流、派人出國進修學習方面獲益匪淺。

“不用揚鞭自奮蹄”。退休後的秦同洛仍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諮詢中心特邀專家。病中,他起草了“關於國家能源政策的建議”,提交給中國能源研究會。他那拳拳之心和對國家能源發展的牽念躍然紙上。這位石油界頗具影響的業餘書法家正將其心力注於筆峰,運到最後一筆的盡端。

秦同洛於2000年12月因病逝世,他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我國的石油事業。

人物歷程

1924年 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

1940-1944年 在交通大學貴州分校礦冶系學習。

1944-1952年 任玉門油礦採油廠廠長。

1952-1953年 任延長油礦主任工程師。

1954-1960年 任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採油教研室主任。

1960-1964年 任大慶石油會戰地質指揮所副指揮,兼採油指揮部總地質師。

1964-1965年 任勝利石油會戰地質指揮部副指揮兼第三室副主任。

1965-1972年 任北京石油學院科研處處長。

1972-1978年 任石油勘探開發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1978-1994年 任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2000年12月 因病去世。

主要論著

1 秦同洛,陳元千.實用油藏工程方法.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6

2 秦同洛.關於提高原油採收率問題及對玉門油田開採的意見.玉門石油科技動態,1984(2):141-149

3 秦同洛.關於劃分儲層有效厚度的意見.石油勘探與開發,1988,15(2):38-40

4 秦同洛.小斷塊油氣田的幾點規律性認識.中原油氣,1989

5 秦同洛.尋找大氣田更快更好地開發四川天然氣.天然氣工業,1991,11(4):47-51

6 秦同洛.建立我國天然氣工業中注意的幾個問題.西安石油學院學報,1995,10(3):9-13

7 陳立滇,秦同洛.磁性處理阻垢抑蠟—值得重視的技術.油田化學,1986(3):191-196

8 李克文,秦同洛.測定油水相對滲透率曲線的穩態法.石油勘探與開發,1989,16(4):41-46

9 何艷青,秦同洛.石油工業多學科工作組和信息技術的現狀及展望.石油信息報,1996.7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