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茨瑪利安蚓

科茨瑪利安蚓,顫蚓目線蚓科動物,在海洋的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粗沙中生存,分布在膠州灣、香港。

科茨瑪利安蚓

目名:顫蚓目 (Tubificida )
科名: 線蚓科 (Enchytraediae ) ()
屬名: 瑪利安蚓屬 (Marionina Michaelsen,1889 )
種名: 科茨瑪利安蚓 (Marionina coatesae Erséus, 1990 )

分布描述

膠州灣、香港。海洋,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粗沙中。

主要鑑別特徵

體長2.1-3.6mm,24-35節。Ⅻ節寬0.23-0.33mm。剛毛(圖Ⅱ-39a)35-90µm,較直,單尖,具有內鉤,通體剛毛每束2條;但是Ⅻ節背腹剛毛均缺失或出現。環帶位於Ⅻ-ⅩⅢ節。受精囊孔成對,位於4/5節間側面隔膜皺褶中。腦後端稍微平截。背血管起始於ⅩⅢ節。消化道逐漸由食管變為腸道,食管無盲囊。隔膜腺(圖Ⅱ-39b)3對,前部4/5、5/6節間的2對隔膜腺的背葉聯合,腹面具有耳垂狀突,第3對背葉未聯合,但在Ⅵ節具有非常大的腹耳垂狀突。體腔球(圖Ⅱ-39c)卵形,扁平,具核粒和顆粒。腎管(圖Ⅱ-39d)位於少數幾節中,隔膜前部分由少量腎小管組成。貯精囊出現,向前延伸至Ⅹ或Ⅸ節。精漏斗(圖Ⅱ-39c)長為寬的1.5-2倍,領部與漏斗部幾乎等寬。輸精管無肌肉層,大約寬9-10µm,具有幾個Coils,局限於Ⅻ節。陰莖球(圖Ⅱ-39c, pb)簡單,相對較小(與M. levitheca Erséus, 1990比較),圓而緻密,寬35-45µm。ⅩⅢ-ⅩⅣ節的腹神經索具有一團腺狀細胞環繞,(ⅩⅣ節較ⅩⅢ節更發達)。受精囊(圖Ⅱ-39f-g)具有短的外囊管,其附近具有規格不同的耳垂狀腺體,開口附近的較大;卵圓形囊腔具有不規則的內腔,精子排列成明顯的環狀,分散於囊腔壁處;一些鬆散的精子亦散布於內腔中央。每次出現2個成熟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