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治空間的張力

科技政治空間的張力

《科技政治空間的張力》由徐治立所著。本書在科技中性論、科技決定論、社會建構論及互動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科技與政治關係的一種生態張力論。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本書在科技中性論、科技決定論、社會建構論及互動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科技與政治關係的一種生態張力論。

作者透過科技政治空間這一獨特視角,發現了這個空間所存在的三種基本作用力:價值張力、權力張力、契約張力,並著力對這三種張力的規律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科技政治空間的張力分析,進一步探索了科技政治空間張力的和諧機制以及科技與政治良性互動的路徑。

作者認為,當代科技與政治的互動呈現出良性與惡性的兩極性;科技政治空間價值張力的本質在於二者價值取向的離合,價值相合或相離都存在是否良性的問題,須以人類根本利益分野,而權力張力主要存在於自由與干涉兩極之間,契約張力則表現為政治主體與科技主體間委託代理的內在矛盾;實現科技與政治良性互動的根本條件,就是使科技政治空間整體上保持協調的張力。

作者簡介

徐治立,男,1962年生,河南商城人。1984畢業於信陽師院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5年於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副研究員、研究生導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未來與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曾參與或主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發表學術論文約40篇,合作出版專著6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多項。近年研究方向為科技政治哲學、科技政策與戰略管理。

目錄

序言

摘要

Abstract

引言科技與政治的互動及其規律探索

第一章科技政治互動作用空間及其張力

一對科技政治空間性質的探討

(一)科技政治空間及其性質

(二)科技中性論的絕對空間

(三)喪失交互空間的“無縫之網”

(四)有機生態空間觀念的萌生

二科技政治空間的結構與張力

(一)價值、權力、契約三要素和張力

(二)科技政治空間的價值張力:取向的離合

(三)科技政治空間的權力張力:干涉與自由

(四)科技政治空間的契約張力:委託與代理

三價值、權力、契約三張力的相互作用

(一)三張力分層次的作用

(二)科技與政治互動水平的進化

第二章科技政治空間的價值張力

一科技與政治共同的價值取向

(一)人類利益的創造者與代理者

(二)科技理性與政治合法性

(三)科技與政治的相互依賴性

二科技與政治的價值背離與衝突

(一)科技與政治對人類價值的背離

(二)政治對科技價值的扭曲

(三)政治對科技負面價值的消解

(四)科技對政治價值的僭越

三科技與政治價值取向的歷史統一

(一)科技價值與政治價值的相對獨立性

(二)科技與政治價值取向的具體妥協

第三章科技政治空間的權力張力

一關於科技政治間於涉與自由的論爭

(一)科學與政府關係的演變及其早期的爭論

(二)20世紀三場著名的論爭

(三)目前關於複製人研究的爭執

二自由研究的意義

(一)作為科技發展動力的好奇心

(二)學術自由的價值與“不問政治”的態度

(三)自由研究的限度

三政治干涉的作用與程度

(一)科技活動政治干涉的不可避免性

(二)對科技活動的計畫干涉

(三)干涉之外的科技活動空間

第四章科技政治空間的契約張力

一科技政治空間的經濟契約關係

(一)政治主體對科技功利價值的認同

(二)“社會與科學的契約”

(三)科技活動市場機制的體現

二戈斯頓的委託者一代理者模型分析

(一)委託者一代理者角色的定位

(二)求實與效益問題

(三)增添有機性的“邊界組織”

(四)科技與政治線性關係的突破

第五章走向科技與政治的良性互動

一科技政治空間張力的協調

(一)科技政治空間的適度張力

(二)三種張力之間的協調

(三)科技政治空間張力的保持

二中國科技政治空間的張力問題

(一)價值張力問題

(二)權力張力問題

(三)契約張力問題

三實現科技與政治良性互動的途徑

(一)科技政策活動中的公眾參與

(二)科技與政治的主體際協商

(三)有效的“邊界組織”機制

(四)科技基金會的彈性作用

(五)完善的科技市場及法律體制

結語科技政治空間張力論及其延展

附錄著名的當代政治科學現象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