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劉珺珺教授在《科學社會學的人類學轉向和科學技術人類學》(《自然辯證法通訊》,1998/1)一文中嚴格定義了科技人類學:訓練有素的人類學家,運用人類學方法,對科學技術進行的研究。
由於第一個定義太過”嚴格“,不久,劉珺珺教授又對科技人類學下了更寬泛的定義:科學技術人類學作為一個學科,是社會人類學或稱為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另一方面又成為從社會角度研究科學技術的一個領域,既科學技術的社會研究,或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STS)的一個領域。
劉珺珺教授的定義大致可以理解為:
1.人類學家進行的,在人類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田野調查和民族志方法,以文化為關注中心,對於科學技術的研究;
2.科學知識社會學家進行的,以科學哲學家庫恩的理論為指導,以科學知識的社會內容為關注中心,運用田野調查和民族志方法的研究;
3.科學社會學家進行的,以默頓範式為指導,以科學技術的內容與外部社會關係為重點,運用田野調查方法的研究。
廣西民族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STS)萬輔彬教授積極支持並且熱情回響科技人類學的發展。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可以而且必然向科技人類學方向發展,科技人類學有能力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少數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類學》,《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2)
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專業博士韋丹芳女士顯然對科技人類學能否形成獨立學科抱有謹慎態度。科技人類學是研究的新方向,至少到目前為止,要形成新學科還有很大的困難。
相關詞條
-
醫學人類學
醫學人類學,屬於醫學套用學科,由凱博文提出,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以病人對疾病的社會心理反應為重心,而不是以疾病本身為重心,主要關注生病行為,即病人對疾病...
簡介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
人類學[學科]
人類學(Anthropology)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 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最早見於古希臘哲學家亞...
詞源 分析方法 起源 理論流派 歷史 -
語言人類學
語言人類學是人類學和語言學的交叉學科。它從語義出發研究語言的社會文化功能,以內在的認識體系和外在的使用方法為基本課題。關於語言的結構究竟是由其共生的文化...
一、語言人類學的學科發展 二、中國的語言人類學研究 三、語言人類學研究在中國的現實意義 -
人類學
人類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人類的本質的學科。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最早見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及行為的人的描述中...
學科簡介 分析方法 起源 理論流派 歷史 -
《西藏藏族人類學研究》
《西藏藏族人類學研究》從體質人類學、分子人類學、法醫人類學和醫學人類學等方面,從線性測量、脂肪分布、體型、膚紋、骨齡、青春發育、血清學、常染色體、mtD...
基本資料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文摘 -
復旦大學文化人類學數字博物館
復旦大學文化人類學數字博物館以典藏中國56個少數民族的民俗文物為主要特色,其中高山族文物系列是由已故生物系教授、著名人類學家劉鹹先生所捐贈,為大陸地區同...
概述 功能 作用 意義 -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於2008年12月由原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和人類學系聯合組建,其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及濃厚的底蘊,諸多國內著名社會學、人類學學者任...
學院概況 教學理念 專業簡介 師資力量 科學研究 -
人類學視野下的傳統工藝
三、傳統工藝的調查 三、人類學的傳統分類 二、科技與人文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張鵬[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原教授]
張鵬,男,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生態學、社會學方向)、中共黨員。兼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委員,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理事、廣...
人物經歷 社會兼職 人物成就 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