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名:科學形態論
ISBN:703017279
作者:李春泰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定價:19
頁數:0
出版日期:2006-9-1
版次:
開本:32開
包裝:平裝
簡介
本書藉助於科學史與科學論兩個方面的研究,發現客觀上存在著科學形態,它是人們無意識創造的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思想體系。本書所提出的科學形態,從一個方面避免了科學發展成為任意的主張,為科學理性找到了一個實在性的基礎。這種基礎有效地制約了科學選擇的方式和結果,使科學發展表現出其固有的內在規律性。本書討論了科學形態的基礎、科學形態的發展趨勢、科學形態的理論和科學形態的意義。
本書可供科學技術哲學、科學史研究人員和相關領域的科技管理者(如經理、政府官員)及大專院校的師生、中學教師參考。
目錄
《科學探索叢書》總序
序
前言
一、科學形態的基礎
(一)思維的四個維度
1 引言
2 研究對象的選擇
3 研究方案設計說明
4 精神產品產生的過程Ⅰ
5 精神產品產生的過程Ⅱ
6 精神產品產生的過程Ⅲ
7 精神產品產生的過程Ⅳ
8 以方法表征的人類思維過程系統綜覽
(二)科學推理與認識
1 引言
2 假說
3 賦值
4 背景知識
5 結語
(三)科學的外在表達——質與量的規定性在認識功能上的差異
1 探索的緣由
2 現狀與問題
3 質與量的規定性在認識功能上的意義
4 結語
(四)方法與學科的區別及其在科學認識論上的意義
1 引言
2科學與方法的通常理解
3 科學史方面
4 哲學方面
5 方法與學科
6 在科學認識論上的意義
(五)歸納推理問題Ⅰ
1 邏輯與經驗的混淆
2 歸納推理的虛妄性
(六)歸納推理問題Ⅱ
1 引言
2 爭論的條件和非邏輯性
3歸納主義假設及歸納的種類和條件
4 反歸納主義的虛構
5 結語
(七)科學知識數學化基礎
1 科學知識數學化的幾種主張
2 數學化:科學發展水平的標誌
3 數學、量與肯定描述
(八)形式化的適用範圍
1 引言
2 迴避直觀悖論
3 定義:由顯到隱
4 三個基本問題對理論的普遍意義
5 認識程式的波動性
6 適用範圍:邏輯與歷史方面
7 適用範圍:翻譯、賦值、解釋、實現
8 結語
二、科學形態的發展趨勢
(一)邏輯、數學和科學發展的形式化趨勢
1 科學形式化問題的提出
2 科學形式化問題的實質
3 數學與邏輯發展的趨勢
4 科學發展形式化趨勢的意義
(二)物理學發展的形式化趨勢
1 引言
2 傳統科學認識論的不足
3 物理學發展的階段
4 物理學的進步與公理學的進步
5 形式公理學的方法論意義
(三)形上學與現代科學的興起
1 引言
2 形上學:從哥白尼到克卜勒
3 形上學:伽利略
4 最後的注釋
(四)對科學進步標準和現代科學起源的再認識
1 引言
2 科學史的誤解
3 哥白尼革命:科學與非科學兩個方面
4 伽利略的創造——控制實驗方法
5 清除覆蓋率的影響:以方法演化方向為標準重審科學史
三、科學形態的理論
(一)統一科學
1 引言
2 微化及其條件
3 化歸的可滿足性
4 化歸的條件
5 統一科學的必要條件
(二)“帶頭學科”問題
1 引言
2 T=200/2n:凱德羅夫對帶頭學科主導期的定量描述
3 凱德羅夫所謂歷史上的帶頭學科
4 按T=200/2n,在2000年前帶頭學科瞬息萬變
5 帶頭學科的主導期並不等於科學革命的間隔期
6 帶頭學科缺乏速度要求:發展水平低者如何決定發展水平高者
7 水平與速度的關係
8 一定類型的科學革命與帶頭學科之間的關係
9 結語
(三)科學史的幾種形態——依據方法對科學史分期的結果
1 “時代”的含混性
2 科學進步的內在動力
3 以方法作為科學史分期的根據
4 以方法作為科學史分期的結果
5 幾點說明
(四)波普的猜測
1 引言:必然性崇拜
2 波普的全稱項在實證主義科學史觀中的意義
3 波普開拓可能世界——再墜歸納陷阱
4 人工語言與自然語言界線模糊
5 一個與演繹和歸納不相容的可能世界
6 結語:在無邏輯世界中掙扎
(五)庫恩的範式
1 庫恩的出發點是什麼?
2 庫恩的科學發展範式Ⅰ
3 庫恩的科學發展範式Ⅱ
4 真理
(六)費耶阿本德的無政府主義認識論
1 作為工具的歷史與邏輯
2 現象的多與本質的一
3 歷史與邏輯的一致性
四、科學形態的意義
(一)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
1 世紀末的衝擊:麥可遜-莫雷實驗
2 關於導致相對論的幾種主張
3 探索性的演繹法
(二)麥可遜實驗
1 光速測定提出的問題
2 超驗性的以太
3 物理學晴空中的烏雲
4 清除烏雲的種種嘗試
5 對麥可遜實驗的意外解釋
(三)形式化公理學之認定
1 悖論研究的興起
2 悖論研究的原因,方法及其結果
3 悖論在幾何學形式化進程中的作用(Ⅰ)
4 悖論在幾何學形式化進程中的作用(Ⅱ)
5 悖論、形式化和辯證法
(四)控制論在原蘇聯——一個值得深思的歷史教訓
1 從反對到承認
2 爭論的若干問題
(五)從個人知識增長結構看美國教育改革失敗的必然性
1 最佳化程式的探求方案
2重演律的啟示
3 人類認識史——基於方法的總結
4 關於方法在學習中的套用
後記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