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 樂 書 院 宗旨:
【承禮樂文明·築文化自信·志兼濟天下】
致力於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偉大中國夢。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誠然,在時下的中國,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有人認為,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誠信缺失、道德缺失、文化缺失,已然禮崩樂壞。雖然情況非人們所說的那么嚴重,但確實就像《國歌》中所言“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舉國慶幸的是,新一屆國家領導人治國理政以來,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復興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我們獨有的戰略資源,實為斯民之幸也!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中國古人講求“道德、耕讀、詩禮”傳家,歷朝歷代,都把讀書看作一等一的大事,於是在千百年的歷史流轉中,中國歷史上的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等四大書院,無不承載著中華千年文明和不朽的思想之光。“書院”在中國歷史上是重要的教育和文化傳播機構,那么在當下,我們所提出的“書院”的概念更加豐富多彩。
“禮樂”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禮樂文化”奠定了中國成為“禮樂之邦”,也叫“禮儀之邦”。“禮樂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創造了人類的輝煌。禮樂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養性,體悟天道,謙和有禮,威儀有序,這是我國古典“禮樂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所在,也是聖人制禮作樂的本意。《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禮是天之經,地之義,是天地間最重要的秩序和儀則;樂是天地間的美妙聲音,是道德的彰顯,禮序乾坤,樂和天地,氣魄何等宏大!所以,“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反覆強調“禮、樂”的重要性,認為一個國家興衰的重要標誌在於“禮、樂”。首先在大的方面,如治國安邦,孔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和諧、穩固,必合乎禮、正乎樂。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禮這裡是作為治國的一個基本要素來提出的。禮樂於小處看,則在於“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陶冶人的境界、情操,使人眼界豁達、心胸開朗,同時也知道該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知道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因此,“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禮”在孔子的構想中,無疑是能夠使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途徑。又稱,“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應該說也確實是頗有道理的。譬如讀書雖有可能讓人變的更加精明、賦予機謀,但總的來說,還更主要還是使人更加知禮,重仁義道德、溫文爾雅、謙恭禮讓。
“禮樂”的表達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玉帛薦獻、進退揖讓;黃鐘大呂、乾戚羽旄是禮樂之美,但是欣賞盛美的儀式並不只是為了滿足耳目之歡,更重要的是體會禮樂文明引領人向善的本義。孔子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禮記·樂記》說:“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這些論述旨在說明,“禮樂文明”美的形式是為了表達善的內容,而其中美是次要的,善才是主要的。孔子說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在這裡,他就是把“仁愛”作為“禮樂”引領人們向善的一個目標提出來的。因此,認識禮樂文明,重要的在於把握其中的要義。
先秦禮樂文明經過歷代沿革,具體內容有變而主旨不變。摒棄舊禮中的貴賤之分,汲取禮樂文明的秩序、和諧的理念,對於中國,對於世界,都很具有現實意義。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當代中國,禮樂文明的主旨具有值得開掘吸取的價值。禮樂文明的秩序與和諧理念,既有內在的源於自覺意識的道德規範,又有外在的帶有約束性的行為規範。用一定的禮儀形式來調節人們的行為方式,可以加強社會的親和力,並對人的社會化施予積極影響。禮樂內在的道德修養,可以達到人性的平衡、升華,生髮“禮”尚往來、以“誠”相待、以“信”相許、以“義”相重的情操,從而實現主體與外界的和諧,群體的和諧,社會的和諧。
改革開放的中國正敞開胸懷,面向世界,與各國人民一道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而努力。禮樂文明的秩序、和諧理念,無疑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於實現各國人民建設和平、穩定、繁榮的新世界的追求。我們相信,優秀的中華禮樂文明,定會逐步影響世界,為全世界的和諧作出更大貢獻。
在黨的十九大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並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更為堅實,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為繼承和弘揚至聖先師孔子的學說和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的實踐“禮樂文明”,推廣“禮樂文化”,我們以敬畏的虔誠,以學生的渴望,開辦“禮樂書院”。
禮樂書院包含十二個板塊,即 【禮樂書院】專注於成人禮樂培訓、國學教育、傳統文化推廣、傳統禮樂的傳承、研究和發展; 【禮樂私塾】即禮樂文化國學學校,具有正規辦學資質,專注於幼兒及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和培育“詩書傳家”的精神氣質,使之從小樹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觀;包括全日制私塾(國學學校)、周末體驗式私塾及夏冬令營; 【禮樂詩書畫院】薈萃和培養詩歌、書、畫方面的藝術家、專家、學者等,為中國文化大發展奉獻微薄之力; 【禮樂中醫養生院】致力於發展傳統中國中醫、中醫藥,找回中華失散多年的兒子-中醫與中醫藥,從《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等祖國傳統醫學、中醫文獻中挖掘營養,以“不治已病治未病”為使命,關注全民養生大業; 【禮樂逸裳-中國衣裳】:結合中國各民族傳統服飾特色及五行、養生、天人合一的理念,以打造更適合中國人穿的服裝為己任; 【禮樂天下酒業】以弘揚中華傳統酒文化為宗旨,“酒乃萬藥之引”謂之養生,“無酒不成席”謂之吉慶,“斗酒詩百篇”謂之豪邁。 【禮樂培訓】:琴棋書畫詩酒茶花禪武(太極少林功夫)養生等培訓,包括古琴、古箏、圍棋、象棋(西洋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茶藝、花藝、禪修、武術、國樂、養生等培訓; 【禮樂養生宴】:開啟養生新概念,以藥食同源之理念,關顧國人大健康,有“琴棋書畫詩酒茶花禪”等人生九雅各個風格迥異的包間,供大家研究養生理念,實用養生食材等; 【禮樂客棧】:打造最具特色的傳統民宿; 【天下第一洞房】:依據北京故宮博物院內部坤寧宮(古時皇帝大婚的居所)打造的具有傳統特色的洞房,白天辦婚禮,晚上入洞房,而且為客人提供體驗式入住。 【禮樂博物館】:以弘揚中華禮樂文化為核心的禮樂用品,內有古代樂器館、古錢幣展館、陶瓷展館、古燈具展館、古代農具展館、文房四寶展館、家文化四寶館等。 【六藝研學坊】(君子六藝廣場):讓中國青少年熟知“禮樂射御書數”等君子六藝內容,真正的讓青少年血液中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激活。
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 習近平強調,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奮鬥,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是始終深深植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日俱新、與時俱進的。
當然,涵蓋國學、國醫、國禮、國樂、國術等國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無論採用任何一種形式都不能將她細緻的分割開來,無論是四書五經、還是經史子集,抑或是琴棋書畫、詩酒茶武、中醫,還是儒釋道百家等等,她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我們在吮吸母親的乳汁的同時,更要愛護我們的母親,並將這種的偉大的母愛世代傳承和弘揚下去,我想,這就是我們的使命。
我們每個人未必能夠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盡吾志也,尚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禮樂書院邀請全國各地的國學名師、專家及各行業人物前往書院傳道授業解惑,定期舉辦讀書會,定期講授禮樂經典,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放下手中的工作,讓我們的腳步慢下來,等待一下我們靈魂深處的呼喚:讀經典,研禮樂,舞文弄墨,品茗飲酒,打坐問禪,習學國粹,其樂何極?
禮樂書院旗下禮樂國學學校·私塾業已籌備完畢,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中小學生。
在禮樂書院裡,可以承辦各種人生禮儀:出生禮(過九、滿月禮)、開筆禮、成人禮、射禮、婚禮、壽禮、拜師禮等人生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