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榆次古剎福雲寺始建於唐代,該寺位於榆次市烏金山鎮河底村大寨頂。從太原出發的話,向南經武宿上通往壽陽的216省道,到烏金山鎮,也就是原來的鳴謙鎮,向北有路約3公里向西到河底村口,向北穿過河底村一直向北即到。在太榆路、216省道都有福雲寺的路標。從榆次城區晉華站坐7路公車到河底村下車往北即可到達福雲寺。福雲寺變遷
吉地演古寺榆次河底村北里許處有一土梁名曰大寨頂,為罕山南延之脈。土梁長逾千米,寬約百米,中現兩束,狀如葫蘆,吊於東西走勢形如巨秧之罕山,堪稱“金線吊葫蘆”。“金線吊葫蘆”本是吉祥地,其東、南、西三方,又被東之李窯溝河與西之直河溝水交匯環抱,成“碧水灣懷,玉帶纏腰”與“兩河夾一梁,必出富豪家”之吉祥富貴地理風水格局,可謂吉上加吉。自古名山多建寺,吉地亦如此,故人稱大寨頂之“金線吊葫蘆”地舊時亦曾建佛寺矣!然歲月滄桑,時空更迭,寺毀碑失,其史已不可考.
三建福雲寺吉地生髮自旺。公元二OO二年秋,善士趙新福、白保雲虔心佛教文化,出資四十萬元,在大寨頂的古寺原址復建大雄寶殿三間,內塑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像。建辦公用房十二間,大殿須彌座台階與山門台階共三十六級及寺牆,復寺舊制,次年農曆三月初八古廟會之日,工程竣工,佛像開光,廟會復興,宗教合法活動場所掛牌,四鄉歡動,觀者雲集,廟之四周更是山宇寧和,祥雲繚繞,筆者觸景生情,為寺起名“福雲寺”,並撰碑文,記述盛況,傳承功德。
吉地弘法,效應速彰,善士趙新福虔心受勉,決意開發佛文化旅遊,擴建福雲寺。公元二OO三年農曆四月至二OO五年農曆三月初八,趙新福、白保雲又出資二百餘萬元,增建大雄寶殿之東、西耳殿各一間,菩薩殿五間內塑觀音菩薩與十八羅漢像,地藏殿五間內塑地藏王與十殿閻王像,天王殿三間內塑四大天王、阿彌陀佛、韋陀像,鐘樓鼓樓各一座。菩薩殿東增建窯洞式精舍六眼,辦公室、齋堂、禪堂二十四間共為偏院。寺與偏院之南增建窯洞式居士林二十眼,再南建護法殿三間。總計建築面積達二千餘平方米。此外,寺院地面全鋪石磚,台階青石砌築,最長者一百零八級,為榆次寺廟台階之最。寺院與土梁全部綠化,植松、柏、柳、棗等樹千畝。至此福雲寺遂有規模,初一、十五、佛節及農曆三月初八廟會之日,信士雲集,香火不斷,成榆次最怡人之佛教清淨道場之一,令人感慨,筆者遂為寺撰著《福雲寺》一書,印刷萬冊,廣播功德,傳承寺史,留存史料。
福雲寺香火興旺,善士開發信念更堅,公元二OO五年農曆四月至二O一一年農曆三月初八廟會日止,善士趙新福、段海林出資二千餘萬元,請代縣古建築隊總經理鄭燕辰協助設計彩繪,再修福雲寺,打造佛教文化旅遊精品。在保存寺內菩薩殿、地藏殿、天王殿及居士林、護法殿基礎上,又重建寺內大雄寶殿二層五間,融古今佛寺建築文化風格於一殿;重建偏院精舍三層四十八間,納僧舍、五觀堂、禪堂多種功能於一樓。重塑寺內天王殿之四大天王像。增建窯洞式閉關洞六院十二眼,增建西苑(噴泉花園)、東湖(放生湖)、蓮花池,水泥硬化入寺路一公里,平整寺後地基二十畝,奠定後續發展基礎。並邀筆者再撰碑文,記述第三次擴建過程。至此,福雲寺歷經復修、擴建、精建三次九年建設矣!歷經三次九年建設,歷史上僅有一殿一山門組成的福雲寺,現已成由主寺、精舍、居士林、閉關洞、護法殿、西苑、東湖、千畝果園、蓮花池十部分內容組成的頗具規模的榆次著名佛教寺院,面貌煥然,尤其出資一千多萬元新建之大雄寶殿,殿高十六米又一百八十厘米,寬三十米又二十厘米,深十三米又六十厘米,規模宏偉。殿內正塑高四米又八十八厘米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金像,佛座四周嵌青蘭石浮雕吉祥花鳥瑞獸圖。東、西側塑青蘭石雕八大菩薩像,菩薩座前嵌青蘭石浮雕五百羅漢。殿牆懸制彩色掛牌,上鑲八十二成就者像。殿地鋪黑色大理石,地闊可容四百人頌經。殿之外觀,下為須彌座與石欄桿,上為大殿。須彌座與石欄桿為青蘭石制,座周與欄桿雙面均嵌浮雕二十四忠孝圖與吉祥山水人物花鳥圖共一百零八幅。須彌座前平台中蹲青蘭石浮雕大香爐,東西兩側與正南均有台階。正南台階中嵌青蘭石九龍縷雕石堵。台階兩側各立一尊青蘭石獅像,獅座四周嵌青蘭石浮雕吉祥山水花鳥圖。大殿四周二十四根青蘭石圓柱支撐重檐,殿前八柱縷雕盤龍威風凜凜,東西兩側與殿後的磨光青蘭石柱與殿牆之間,懸制四十八軸精美轉金桶,金光閃閃,環繞殿周,氣勢恢宏。殿門兩側分嵌青蘭石縷雕石堵。殿頂重檐金瓦,檐頂塑金色法輪與金鹿,殿脊聳金頂、大鵬金翅鳥與瑞獸,重檐八角均飛金龍,斗拱吊柱亦均制金象金龍,可謂造型宏偉,用材珍貴,製作精細,壯麗輝煌,堪稱北方佛寺大殿建築之最,榆次佛教文化旅遊之精品。
九載建設,古寺生輝。三世金佛,慈祥莊嚴。青蘭石雕,精美絕倫。古建民俗,文化厚重。時空為筆,彰善詠寺。福雲寺兮,殊值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