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塔

福塔

福塔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鹿城東山之巔。由楚雄州政協倡議社會捐資,在明代古塔遺址上重建。2003年3月開工,2004年10月告竣。塔為八角九層樓閣外廊式建築,高59米。是中國第一座以彩畫木雕石刻銅鑄藝術展示中華福文化深厚內涵的景觀古塔。

基本信息

介紹

楚雄福塔 楚雄福塔

福塔廣集福之內涵,一層外壁是紅岩雕刻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圖案和唐太宗、宋徽宗、清高宗、清宣宗手書福字。塔內每層展示福的一個主題,一層財源茂盛、二層事業興旺、三層學績長進、四層家庭和睦、五層子孫成才、六層平安吉祥、七層從善積德、八層健康永駐、九層延年益壽。一層大廳置放一枚由兩個青銅送財童子扶托,直徑3.66米,重3.6噸中國最大的銅鑄古錢幣“萬福通寶”,牆面鑲有墨玉大理石雕刻鎏金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手書福字。二至八層各立一尊不同形態銅鑄樂施彌勒,九層懸掛高1.48米,重1.2噸百福銅鐘。每層的斗拱、樑柱、藻井彩繪各種福吉祥圖案。一層有四道刻有雙園福字的銅門,二至九層均有椴木雕刻福字及圖案的門窗。塔外有三層青石浮雕憑欄,憑欄是108塊福雕圖案。塔內塔外,各體福字和各種福圖案不勝枚數。塔內每層高掛數盞木雕福字宮燈。塔外飛閣安裝現代燈光,夜幕降臨,流光溢彩,奪目蒼穹。

福塔正南是一塊500平方米的紅岩石廣場,廣場兩層十七級青石圍欄台階下,立有塔碑,碑座高1.5米,四方為各7米長的石雕憑欄,碑座上矗立6.9米高青石福碑,正面鐫刻毛澤東手書福字,背面是楚雄福塔記。塔的東面是古典四合院“福苑”。碑的南面是由青龍河拾級而上的福道,數百米福道立有三道高10餘米的青石“福門”牌坊。

上東山,行福道,進福門,覽福苑,觀福碑,入福塔。登塔賞景,秀美鹿城盡收眼底,入塔品福,千姿福韻盡現眼前。人在塔中,福在心中,心曠神怡,各得其所。

楚雄文化標誌

每一座有文化素養的城市必然有自己的城市標誌物,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是3000多年前伍子胥建的“龜城”;福建福州是明初附馬爺建的“榕城”,在海邊的泉州是一座“鯉魚城”;美麗的長沙是上應天上“長沙星”的星城;雲南彌勒縣城是滇東南的“佛城”;杭州附近的仙居縣城是“白魚城”;溫州是“北斗七星城”;西安(長安)是一脈相承的“四塞為固、八川分流”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城;龍盤虎踞南京城,金馬、碧雞昆明城,等等。

在祖國的大地上每一座有生命活力、有歷史文化傳統,也即有氣質、有個性的城市,都必須有自己的城市文脈傳承中的標誌物。可喜的是,在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熱愛楚雄的人民民眾集資興建了楚雄的標誌物——中國第一福塔。

“中國第一福塔”的建立,也標誌著從此楚雄地區就建立起了凝聚山川靈氣與人文靈氣的文化標誌物,她成了楚雄立於天地間的、頂天立地的福文化精神。

中國古塔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的文化古國。古塔建築是我國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經公布或備案的縣、市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中,古塔就有2000多座。若加上尚未列入縣、市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各地古塔總數,可達萬計。塔在藝術家、畫家和詩人的創作中也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形成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

塔原是佛教的建築物,始於印度,也就是說,塔文化是一種外來文化。據佛經上說,公元前五世紀左右(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567年;逝世於公元前485年)佛祖釋迦牟尼“滅度”後,他的弟子阿難陀(Anada)等人將屍體火化後,有許多堅硬的“五彩晶瑩”的舍利(Sarlra)。弟子們將骨灰和舍利分為八份,分別埋葬在釋迦牟尼生前活動過的主要地方。各自建塔,內藏舍利、經卷、佛像、法器等以供奉,外以七寶裝飾,成為對佛祖的紀念建築。塔的印度古梵文為Stūpa;巴利文叫Thūpa。傳入我國後,漢文譯做窣堵波、或譯為塔婆、兜婆、浮圖、佛圖等等,俗稱“寶塔”或“塔”。

“窣堵波”在印度是半球形的墳墓,墓前有“開”字形的石質或木質標記。西漢末年,塔隨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遲至東漢初(約公元68年),我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中即已出現木塔建築。外來塔的建築形式即被當時中國懸山構架、斗拱雕飾的建築風格所改造,脫穎而成具有鮮明漢族特徵的單層亭閣式墓塔。進而和我國木結構的樓閣建築結合,衍生出一種完全不同於印度窣堵波的中國高層多級寶塔。使之具備了樓、閣、闕、觀的結合,並有地宮、塔基、塔身和塔剎的總體結構。

塔的外形中國本土化的同時,塔的標誌性紀念性意義也不僅只是用來做“肉身舍利”的墳墓;而演進成為“法身舍利”,即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種理想的標誌性紀念物。從埋藏人的骨灰到紀念人的精神、標誌地方的文化與精神,這是一個很大的升華。《法華經·法師品》中說:“經捲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這是因為“佛有真身與法身”,而其法身就是佛的精神與文化。這樣,塔的中國本土化使得塔的形狀樓閣化、塔級增多、“直逼青靄雲霄”,也使塔由紀念性佛祖墳墓,變成為精神、文化的標誌性紀念建築物。這當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古就不拒絕外來的文化,而是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對於外來文化兼收並容,將其吸收進來,消化之後,從形態到內涵都又重新創造出新的品位與價值。這也說明中華民族對於外來的文化吸收必須有一個本土化的過程。這與“全盤西化”,“不破不立”、“剷除中國舊文化達到現代化”把外國摒棄的垃圾放在自己國家的祖先牌位上頂禮而拜的態度不同。

楚雄福塔的建造體現楚雄人民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又學習世界先進文化的精神。

來到滇中高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楚雄的“中國第一福塔”,真是“一塔標晴眺,千里送朝暉。”

福塔,是楚雄矚目的景觀,是楚雄和諧時代的象徵,也是楚雄精神文化的標誌性建築。福塔常威鎮山川,供萬眾欽仰。福塔,有孤高挺拔的形象,讓人們登高遠眺、產生極目山川的功能。如登上臨江古塔之頂,則“登高壯觀天地寬。龍江茫茫去不還”,“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達到登高望遠、開闊胸懷的作用。福塔是地方精神、地方文化的物質體現。福塔的所在地則匯聚人物,交流文化。所以,一方水土有一方文化;而一方文化又有其地方文化相適應的獨持建築,其中楚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福塔。

楚雄福塔還有“導航引渡”的作用。在群山起伏的滇中高原之上,大地蒼茫,需要有標誌以指明方向。“建福塔標燈,以為來往之眺望”,塔是遠望的中心。自古以來導化人心和諧,“指引千帆夜競航”、“行路夜泊,以燈塔為指南”。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茫茫的天地中,有一高塔以“福心”吸引視覺,人們就不會迷失方向。

福塔還裝飾山河、美化風景形成楚雄城市設計的構圖中心。楚雄福塔是天、地、人三者之間,理、氣、形的結合體。她體形優美、玲瓏迷人,爭寫天上之姿,競模滇中山中之影。福塔立地高聳、直入雲表。迎晨曦、送晚霞,以接納天地之靈氣。

龍脈入首之處

水口也稱氣口,是一個地方的門口、也稱門臉。一個人有一張美麗的臉面,就是一個人精神氣質的象徵。福塔選址使楚雄壯觀美麗。建塔之處,是大地龍脈入首風水生氣出露的關鍵位置。福塔雄據水口,建在楚雄的一個高山頂上,那裡就是楚雄的“百會穴”。楚雄地區有了福塔的屹立,就融洽了天地自然與人文環境的關係。她有如高聳在西湖寶石山上的保淑塔,使得西子湖增加了秀色。又如北京玉泉山的玉峰塔,是聯繫北京西郊“三五園”的視角中心和景觀樞紐。此外還有厭勝塔的作用,她也是鎮邪的塔又稱鎮塔。這種作用的塔建在地形的“龍首”之上,普陀山、天台山皆有之。水口塔,位於“天門”“地戶”的水口上。福塔又是“文峰塔”,象徵文運昌盛。

所以楚雄福塔是楚雄和諧幸福的時代標誌。

統一性

楚雄的福塔,一望而知和全國眾多的寶塔一樣,有其統一的外貌形狀,方圓結合、多層多級、斗拱出檐,磚雕浪漫,使千千萬萬不同地方的“塔”身段色調都渾然一體。中國的古塔一般部有統一的結構。在地下有地宮,內貯舍利、經卷、法器等。地面上有基座,塔身和塔剎。塔身的塔級一般都用陽數即奇數也稱天數,為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等等。塔的平面一般都用偶數、陰數即地數,為四、六、八、十、十二邊形狀。這樣取天數配地數,象徵著“天高地厚,天覆地載”、“博厚配地,高明配天”、“天地相合以成萬物”。 塔剎部分又可分為剎頂、剎身和剎座三部分。剎頂由寶珠、寶蓋,仰月、圓光組成。剎身由相輪、剎桿組成。剎座由仰蓮和基座組成。

在這統一性之下,塔的形狀又氣象萬千,楚雄福塔表現出了自己鮮明的、五彩繽紛的個性。在中國古代,人們早就認識到,人群分居各地,有山川湖澤之隔、土地物產之異、禮節宗教的不同,於是就形成了各地文化風俗的不同。每一地方的文化都有其鮮明的個性。楚雄福塔,又是與楚雄周圍的自然人文環境、山川地理景觀交相暉映並成為地方文化的突出標誌物。在楚雄地區公共性建築中,體現文化個性的最突出標誌,就是福塔。她以其獨異的狀貌,獨立於人間,體現了地方獨異的骨氣與性格。在中國數以萬計的古塔中,很難找到與福塔完全相同的塔。

建築形式

福塔是樓閣式塔:它氣勢雄偉高大,塔的每一層相當於一層樓的高度。每層塔身有門、窗、柱、額枋與斗拱。每層塔身都有塔檐。塔內有樓梯可供上下。著名的樓閣式塔有大雁塔、蘇州虎丘塔、北寺塔、瑞光塔、羅漢院雙塔。上海松江方塔、西林塔。杭州六和塔。河北涿縣雲居寺塔、定縣料敵塔。北京良鄉吳天塔等。楚雄福塔集以上古塔的精華,在軟體設計上又將中國古代自甲骨文、金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彝文、東巴文、滿文、蒙古文、朝鮮文、維吾爾文、藏文、水族文字、傣族文字等各少數民族文字的“福”文字中有關“福”字的精品薈萃於一塔之中。此塔真是中國“福文化”的大觀。所以塔內的“福文化”,可謂盡天下之大觀了。

福塔又吸取了金剛寶座密宗塔的優點:反映了我國高台建築的傳統特點,各雕刻以福為中心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還飾有白、青、黃、赤、雜色,以示五輪金剛。著名的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塔、西黃寺金剛寶座塔、昆明官渡妙湛寺金剛寶座塔及內蒙呼和浩特慈燈寺金剛寶座舍利塔等的文化精髓都匯集於福塔一身。

總之,楚雄福塔有自己鮮明的體態個性。既千姿百態,又個性突出。楚雄福塔是由各地數以萬計的塔匯集起來的文化結晶,表現出多姿多彩的時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中國象徵

楚雄福塔集中了甲骨文、金文、周、秦、漢、唐以及中國許多民族文字,幾千年間“福”字文化的內容,一筆一畫都渲染著鮮明的歷史文化色彩。中國“福”字形體之豐富,如萬紫千紅的花園,薈萃於塔中。這塔成了古今“福”體字形的聚寶盆。

現存地區文物之中,高大的福塔十分引人注目。她是中華文化崛起、楚雄文化新生巍峨不朽的豐碑。

楚雄未來的興盛就像那百花盛開的文苑一樣,將會進入了相當繁榮的時期。福塔的壯麗就是當今社會文明的一個象徵。今天,人們還可以透過福塔那清朗簡括的身影、秀麗多姿的塔體,來窺視21世紀楚雄城的點滴遺貌,體悟楚雄未來的文化精神。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楚雄。

登臨出滇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山峰,臨虛為神工。

四象參天地,九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新風。”

楚雄福塔的文化象徵意義,塔上還留下了全國文化名人的書法藝術,四面半圓形的門楣圖案,也是易經地理環境、人事滄桑的歷史見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