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私鑄議

《禁私鑄議》是唐代文學家崔沔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禁私鑄議

夫國之有錢,時所通用,若許私鑄,人必競為,各徇所求,小如有利,漸忘本業,大計斯貧。是以賈生之陳七福,規於更漢令;太公之創九府,將以殷貧人。況依法則不成,違法則有利。謹按《漢書》,文帝雖除盜鑄錢令,而不得雜以鉛鐵為他巧者。然則雖許私鑄,不容奸錢;錢不容奸,則鑄者無利;鑄者無利,則私鑄自息。斯則除之與不除,為法正等。能謹於法而節其用,則令行而詐不起,事變而奸不生,斯所以稱賢君也。今若聽其私鑄,嚴斷惡錢,官必得人,人皆知禁誡,則漢政可侔,猶恐未若皇唐之舊也。今若稅銅折役,則官冶可成,計估度庸,則私錢無利。易而可久,簡而難誣,謹守舊章,無越制度。且錢之為物,貴以通貨,利不在多,何待私鑄,然後足用也?

作者簡介

崔沔(673~739),祖籍博陵(今河北蠡縣南),北周時遷居雍州長安(今陝西西安)。唐代官吏。武則天執政時,崔沔應制舉,獲對策第一,任陸渾主簿。秩滿調任左補闕,遷祠部員外郎。景雲(710~711年)年間任中書舍人。因母年老,奏請調任,以虞部郎中住東都洛陽養母。後檢校御史中丞,監察御史宋宣遠恃宰相盧懷慎的權勢,多有違法行為,崔沔奏聞皇帝。“又姚崇之子光祿少卿彝,留司東都,頗通賓客,廣納賄賂,沔又將按驗其事。姚、盧時在政事,遽薦沔有史才,轉為著作郎,其實去權也。”開元七年(公元719年)任太子左庶子,受中書令張說賞識,拜中書侍郎。因不滿張說專權,遇事常與張說爭論,引起張說反感,被排斥出朝任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刺史。在魏州頗有政績,復被召回朝,“分掌吏部十銓事”。後任秘書監、太子賓客。其熟通《禮經》,朝廷每有禮儀之事皆取決於其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