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改土葬為火葬”為核心的殯葬改革的深入,人們已經或最終會面對“無墓可祭”的窘狀,傳統文化特別是祭拜文化也或將缺失。即使在尚未全面禁止土葬的農村,由於人口流動帶來的交通壓力和明火祭拜等傳統落後祭拜方式帶來的安全和環境污染問題,已不容忽視。故此早在年民政部就發出綠色祭拜,平安清明的號召。網際網路正全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情感表達方式。網際網路以永恆的時間和無限的空間,給人類情感的表達和生命的延續賦予了一種新的形式。在此背景下,網上祭拜套用而生。

用戶可在本網站為已故親友建立永久陵園、紀念館,讓散居各地的親友能夠突破時空的阻隔,隨時隨地深情祭拜,獻花、點燭、上香,敬獻各種供品、祭品,發表紀念文章,進行追思留言等,情感體驗豐富,思懷得以表達,陰陽兩界溝通。祭拜網提供穩定性、保密性高的網路存儲空間,用戶可以把逝者的生平介紹、回憶照片、紀念文章、個人作品、視頻影音等具有珍藏價值的史料永久存放在紀念館內,供後人緬懷追憶,讓生命千古流芳。此外,用戶可以創建族譜,存儲家族信息,既查詢方便快捷,又使子孫後代了解家族血統,學習先輩精神,從而受到應有傳統教育。祭拜網具有重大的檔案價值和歷史意義。
我國祭祀故人的傳統都是採用焚燒各種各樣的祭祀物品,如燒紙錢、放鞭炮等,這樣會導致紙錢亂飛,灰燼遍地,甚至會因此引發火災,會對環境會產生大的污染,因此,祭祀的需求和森林防火、環境保護出現了巨大的衝突。

祭拜網是一種全新的祭祀方式,它藉助網際網路跨越時空的特性,將現實的紀念館或陵墓“搬”到網上,方便人們隨時隨地祭奠己逝親人。是傳統祭祀方式和傳統孝文化的繼承與延伸。
把我們的先輩“請”到網上,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在陵前或進入先輩的紀念館,去感受他們的音容笑貌,回顧他們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重溫他們的諄諄教誨;也可以在親手為他們建造的網墓前燃上一支燭,獻上一束花,留下一段話……我們在精神上將得到巨大慰藉。在先人的注視下,表達我們的崇敬和懷念之心,釋放我們平時壓抑的情愫,完成心靈的充點!